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临汾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正常情况下,人体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中含量高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是A.胰岛素B.渗透压C.CO2浓度D.O2浓度2.生病后,医生给你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500mL后,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和淋巴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250mLC.Na+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组织细胞时,一般需要消耗ATP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能使机体适应各种多变的外界环境B.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维持稳定有利于酶促反应的顺利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功能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必然导致Na+内流,引发下一个神经元兴奋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来源:学+科+网Z+X+X+K]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哺乳动物进食时会分泌唾液,但铃声刺激不会。巴普洛夫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参与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调节过程B.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6.关于人体内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酶可以供应化学反应2所需的活化能C.一般情况下,激素和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或降解D.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均分布于靶细胞膜上7.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8.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营养物质时均消耗ATP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胞吐作用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9.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B.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C.下丘脑通过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控制机体全部内分泌腺的活动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10.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13.1-6.8pmol/L胰岛素225.0-20.0mIU/L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代谢加快B.肝糖原分解加快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11.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⑤湖泊污染程度对鱼类死亡数量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1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B.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渗透压变化的功能13.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则A.乙肝疫苗能被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及抗体特异性识别B.浆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并合成分泌相应抗体与疫苗特异性结合C.溶菌酶和抗体均可被蛋白酶水解D.效应T细胞可与乙肝疫苗侵染的肝细胞密切接触14.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可能会出现尿糖现象C.效应T细胞可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15.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A.艾滋病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染3B.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直接死因是由于艾滋病病毒大量增殖导致的16.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A.PAAB.NAAC.IAAD.IBA17.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18.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鲜花衰败的作用B.蔗糖可为花的氧化供能提供更多的底物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使鲜花衰败推迟[来源:Z-x-x-k.Com]D.第3天后,清水组花中脱落酸的含量逐渐下降[来源:Z-x-x-k.Com]19.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摘要》)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据《游园不值》)C.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D.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2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临汾一中校园内所有的银杏树是一个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农村某院落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滨河近岸区和河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1.大螳螂和小螳螂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螳螂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10个20m×2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30处小螳螂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螳螂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处理区小螳螂出现率的变化(﹪)定时灌溉不驱走大螳螂增加35驱走大螳螂增加70不灌溉不驱走大螳螂减少10驱走大螳螂减少2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A.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螳螂的活动范围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大螳螂影响小螳螂的活动范围D.小螳螂抑制大螳螂的数量增长22.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灌木呈镶嵌分布的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4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随母株散播所致23.PM2.5是指环境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长期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雾霾中的PM2.5颗粒从外界进入血液需跨越4层生物膜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C.吞噬细胞吞噬PM2.5颗粒,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D.PM2.5颗粒可携带病原体进入机体,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4.某草地有一些占地约2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可能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25.右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依然在上下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26.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光强等于140μ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μ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27.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5[来源:学科网]28.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鲈鱼同时占有三个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C.太阳鱼和幽蚊幼虫之间是捕食关系D.该食物网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群落2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生物种类和数量C.就食性而言,其他食性的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杂食性鸟类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物理信息30.下列有关实验方法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计数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数法和目测估算法C.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13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蛋白酶随食物进入小肠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说明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进行的。(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①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与胃腺细胞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促进胃液的分泌。②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有。③试写出头期胃液分泌过程中神经调节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的反射弧(写具体)。(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4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6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4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①步骤2中切除胃窦的目的是。②步骤3的目的是。③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④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过程中,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32.(5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得主,她的研究成果——青蒿素在疟疾治疗及预防方面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疟原虫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1)疟原虫经按蚊叮咬进入人体,直接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属于机体的免疫;(2)机体感染了疟原虫后,未被吞噬细胞清除的疟原虫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T细胞,T细胞发生的相应生理过程有。(3)从细胞的生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