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复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岩石: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凝聚而成的自然地质体。2、岩体: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在其内部保留了各种永久变形和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形迹,例如不整合、褶皱、断层、层理、节理、劈理等不连续面。3、岩石与岩体的重要区别就是岩体包含若干不连续面。4、扩容:随着应力的增加,这种偏离的程度也愈来愈大,在接近破裂时,偏离程度是如此之大,使得岩石在压缩阶段的体积超过其原来的体积,产生负的压缩体积应变,称之为扩容。5、剪胀:在剪应力作用下,模型上半部沿凸台斜面滑动,除有切向运动外,还产生向上的移动。这种剪切过程中产生的法向移动分量称之为剪胀。6、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洞身的稳定性有影响的岩土体。7、围岩应力:指引起地下开挖空间周围岩体和支护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8、崩塌: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9、滑坡:指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结构面产生的整体滑动。10、岩石的渗透性:指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的孔隙和裂隙透过水的能力。11、岩石的软化性:指岩石在与水相互作用时强度降低的特性。12、平面应力:只在平面内有应力,与该面垂直方向的应力可忽略,例如薄板拉压问题。13、平面应变:只在平面内有应变,与该面垂直方向的应变可忽略,例如水坝侧向水压问题。14、蠕变:指在应力为恒定的情况下岩石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现象。二、1、反复加载与卸载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性(1)卸载应力水平一定时,每次循环中的塑性应变量逐渐减小,加、卸载循环次数足够多后,塑性应变增量将趋于零。(2)加卸载循环次数足够多时,卸载曲线与其后一次再加载曲线之间所形成的带回环的面积将愈来愈小,且愈靠拢而愈趋于平行。(3)如果多次反复加载、卸载循环,每次施加的最大载荷比前一次循环的最大载荷为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塑性滞回环的面积也有所扩大,卸载曲线的斜率也逐次略有增加。2、马克斯威尔模型——用弹性单元和黏性单元串联而成开尔文模型——由弹性单元和黏性单元并联而成。3、结构面按照地质成因的不同,可划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次生结构面三类。4、结构面的延展性可用切割度Xe来表示结构面的线密度K:指同一组结构面沿着法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结构面的数目。5、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变形性质(法向变形、剪切变形)与强度性质(抗压强度、抗剪强度)。6、Kn称为法向变形刚度,反映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的法向应力梯度。它不仅取决于岩石本身的力学性质,更主要取决于粗糙结构面接触点数、接触面积和结构面两侧微凸体相互啮合程度。Kno是结构面的初始刚度。7、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岩体地质力学分类(CSIR分类)压强度剪强度拉强度8、地应力:存在于岩体中未受扰动的自然应力或称为原岩应力。9、地基破坏主要有三种破坏模式:冲切破坏、折断破坏和弯曲破坏。10、坚硬岩基滑动破坏往往受到岩体中的节理、裂隙、断层破坏带以及软弱结构面的空间方位及其相互间的组合形态控制。三、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什么?哪些是主要因素?(1)结构面在边坡破坏中的作用;(2)边坡外形改变;(3)岩石力学性质的改变;(4)各种外力直接作用。主要因素:结构面影响、各种外力直接作用。2、岩石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有哪几种方法?极限平衡法的原理是什么?(1)圆弧法;(2)平面滑动;(3)双平面滑动;(4)力多边形法;(5)力的代数叠加法;(6)楔形滑动;(7)倾倒破坏。原理:组成滑坡体的岩块被视为刚体。用理论力学原理分析岩块处于平衡状态时必须满足的条件。3、岩石边坡加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1)注浆加固;(2)锚杆或预应力锚索加固;(3)混凝土挡墙或支墩加固;(4)挡墙与锚杆相结合加固。4、什么是新奥法?简述其要点。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地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的支护的测量,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要点:(1)开挖作业多采用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并尽量采用大断面或较大断面开挖,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2)隧道开挖后,尽量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支护作用。(3)根据围岩特征采用不同的支护类型和参数,及时施作密贴于围岩的柔性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初期支护,以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4)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地发挥支护体系的作用,保证隧道稳定。(5)二次衬砌原则上是在围岩与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修筑的,围岩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支护体系的安全度。(6)尽量使隧道断面周围边轮廓圆顺,避免棱角突变处应力集中。(7)通过施工中对围岩和支护的动态观察、量测,合理安排施工程序,进行设计变更及日常的施工管理。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