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人文昆仑、凡间天宫——崆峒山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张忍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摘要:崆峒山与昆仑山在人文方面的渊源极深,不论是历史,还是神话,它们之间都、纷乱朦胧、但又扯不断的关系。本文旨在初步理顺这种关系,使它变得较为清晰而明白。与其他道教名山相比,崆峒山具有模拟昆仑天宫的最佳的自然与人文条件。在《山海经》到《淮南子》以及其后的一些道教典籍中,描述了幻想中的昆仑山的山川大势以及帝居天宫的形象。地质时代的构造运动使崆峒山的山脉形势与传说中的昆仑山相似。崆峒山位居“西极之地”东界上,这一古地理区位最接近秦汉及上古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以至于黄帝问道广成子这一最早的道学思想活动和早期的帝王巡视西部边疆的活动都发生在崆峒山,并且随后都进入了昆仑山神话系统。崆峒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这在西北干旱地区是少有的。在形态、颜色、生态环境氛围等方面的地形及美学特征也与神仙世界的昆仑山非常相似,具有被道教名流用来营造仙话世界以及天宫帝居的蓝本的功能,与仙话传说中的昆仑山大致相同。尤其是崆峒山三级九层,支岭衍延,二水环护,2九河分流,五台环护,四面丹崖等山水大势及地貌类型,更与对神话昆仑山的描述相对应。崆峒山的山体尺度非常合适于营造凡间天宫。因此,崆峒山的山容水态为在人间缔造昆仑帝居,提供了自然实体的客观基础。经过千百年来的坚持与精心营造,在明代,崆峒山建筑群已基本模拟成仙话中昆仑山的概貌,建成昆仑天宫的人间具象。关键词:崆峒山昆仑丹霞地貌神话仙话天宫道家黄帝1,引言当今称呼的昆仑山是世界最有名的大山脉之一。它矗立在我国西部,横贯青藏高原,并绵延於中华大地。从山川地形的分布大势看来,它正是我国中部与东部各大山系的发脉之处。但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中,昆仑山有着现实与神话的双重身份。以它为核心,形成了我国最有名的昆仑神话系统。神话、仙话中的昆仑山,并非今天地理学确指的昆仑山。昆仑山作为一条伟大的山脉,和我国古代的传说与典籍中记述的某些地理实体一样,如瑶池、弱水,其地理位置往往是游移不定的。早在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就明白地指出昆仑山的这个特点。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在篇末,他又引用战3国时代的古籍《禹本纪》的记载:“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并说:“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关于昆仑山的真实性和具体位置,学术界争论了两千多年。根据清代万斯年的研究,古代已经有十几种说法了。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现代。清朝毕沅说:“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之。”有的学者还把这看做神话昆仑山不断移动的证据。根据现代科学,神话中的与地理学的昆仑山是根本不同的。但若认为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在文化史和宗教史上也是错误的[1]。它忽略了两者之间的人文意义上的联系以及古人探索昆仑山位置的意义,割断了中国昆仑山神话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古人不断追寻昆仑山踪迹的文化情怀。这一点暂不在本文在展开。显然,在传说或神话仙话中,昆仑山是幻想中超世间的仙山乐土。那么,昆仑山的幻象是个什么样子?它有没有具象?在古代典籍与道藏里,对神话昆仑山的描述可谓汗牛充栋,令人眼花缭乱。下文只能引用主要的部分。我国西部名山——崆峒山,在神话和仙话中,从而也在文化史中,与它有密切的关系。42,神仙世界中的昆仑山及其天宫帝居的形象2,1神话昆仑的位置简析《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山海经·大荒西经》谓:“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山海经·大荒西经》对昆仑山位置的记述比较简略,说昆仑山在西北方,近流沙的地方。西海、流沙、赤水、黑水几个上古地名也和昆仑一样难以确指。但显然,是以黄河流域的中原为参照的,昆仑山在西北方的高处。昆仑山在哪里?近现代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限于篇幅,在此甚至不能作起码的讨论。仅举出与本文有关而很少为人引用的《淮南子》的记述。到了汉代,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对中国地理的认识与描述出现了“五极说”。《淮南子·时则训》曰:“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日月之所道,江汉之所出,众民之野,五谷之所宜,龙门河济相贯,以息壤堙洪水之州,东至于碣石…”。“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沉羽,西至三危之国,石城金室,饮气之民,不死之野”。这里对昆仑位置的描述要比《山海经》清晰多了。昆仑已居于中央之极与西方之极的分界上。向东是中央之5极,向西才是西方之极[2]。流沙、沉羽(弱水)、三危等地均在“昆仑”的西方。汉水、龙门、济水、碣石等地均在中央之极,即在“昆仑”的东方;长江、黄河流域所谓“息壤堙洪水之州”,亦即它们易被洪水淹没的中下游平原地区,也属昆仑以东的中央之极。显然,汉代这个昆仑的位置,即是西方之极与中央之极的分界。那么,它究竟在哪里?根据中国的山文状况,按照上文“昆仑山”东西两方山脉、沙漠、水系及地名的分布,分隔中央之极和东方之极的只能是我国西部那条南北向延伸的六盘山——陇山山脉。而崆峒山就正好属于这条山脉。尽管对流沙、沉羽(弱水)、三危等地名确指的所在有不同的看法,但均位于六盘山——陇山以西,当无太多争议。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昆仑山位置的研究者们没注意到《淮南子》的这条记述。2,2神仙世界的昆仑山势在那些古老的神话和传说中,昆仑山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山海经·西次三经》曰:“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尔雅·释丘》曰:“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崐崘丘”,郭璞注:“崐崘山三重,故以名云。”疏:“《崐崘山记》云:‘崐崘山,一名崐丘,三6重,高万一千里’是也。凡丘之形三重者,因取此名云耳。”成,就是层,重。《淮南子·地形训》曰:“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十洲记》曰:“昆仑有三角。其一角正北,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阆风即凉风。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曰:“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即增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拾遗记》卷十云:“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有云气,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九河分流。南有赤陂红波,千劫一竭,千劫水乃更生也。”东晋时的道书《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曰:昆仑山“其北户山、承渊山,并其支辅。”附著于东方朔、刻意模仿《山海经》的《神异经•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燃,得暴風不猛,猛雨不滅。7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云:“昆仑之墟,……其外绝以弱水之深,又环以炎火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育滋长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南有丹密云,望之如丹色,丹云四垂周密。”由上述可见,昆仑山是上帝在地上的居住地,前后各有一条大河。高高的昆仑山大致分为上中下三层,细分可为九层,而且越来越高,耸入云霄。昆仑山分出许多支脉。山中有九条河流,分别流向周边。昆仑山还有铜质的天柱,直通天庭,四周都是如削的陡崖。山顶较平坦,建有庞大的天宫建筑群。从下界仰望或远处瞭望,昆仑山大火熊熊,光焰万丈,气势恢宏。而且外围有水深火热的弱水炎山环绕,与世隔绝。火山永远燃烧,燃烧的烈度不因大风而加剧,也不因大雨而熄灭。其上的鸟兽树木,与火焰为邻,竟不怕火烧。更有意思的是从南边望去,悬崖峭壁尤为雄伟,红色的云霞下垂,连水塘也是通红的。山石与树木都被“朱露”染成红色,宛如下了一场“红雪”。昆仑山是一片红彤彤的世界。2,3神仙世界的昆仑宫阙是谁在昆仑山上居住?上帝或群仙的居所又是什么样子?《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处之。……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8《穆天子傳》曰:“天子遂宿于昆侖之阿,赤水之陽,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侖之丘,以观黃帝之宮。”《竹书紀年》曰:“周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侖丘,見西王母,王母止之”。《淮南子•地形训》谓为“太帝之居”。《十洲记》和《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也说昆仑山为“西王母之所治也”。《河图括地象》曰:“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拾遗记》曰:“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可见,居昆仑山之主神当为天帝或黄帝。西王母也住在上面。还有数量不清的神仙也居此胜境。他们役使着各种灵物来来往往。《楚辞·天问》曰:“昆仑县圃,其凥(居)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县圃即玄圃。《山海经·海内西经》曰:“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毕沅曰:“开明门之兽也。”《汉唐地理书钞》辑《河圖括地象》曰:昆侖之墟,五城十二樓,河水出焉。”《十洲记》曰:“昆仑宫。其处有积金,…城上金台五所,9玉楼十二。”《史记·封禅书》曰:“黄帝时为五台十二楼,以侯神人。”《淮南子·地形训》曰:“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之]。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内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拾遗记》卷十曰:“昆仑山者,……上有九层,…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种耨焉。旁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最下层有流精霄阙,直上四十丈,”《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曰:“昆仑山一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台五所,玉楼十二。……并其支辅。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流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神异经·中荒经》曰:“昆仑之山……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看来,中国古代人相信,神仙在天上的居所应与人间帝王的居所一样,也是楼台亭阁,高大巍峨,富丽堂皇。神话昆仑山上有巨大的城阙,城有四面,每面有九门九井。井槛也是玉做的。城内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大门对着东方,门口有10一个身如老虎、长着九个人头的开明兽守卫。在九层高处的中心,有重门叠户的天墉城,上有五台十二楼。那十二座瑶台也是富丽堂皇,连台基也是五色玉做的。由中心向外伸展出若干条支脉,上面也有相似的墉城和金台玉楼。各层都有雄伟的宫阙。而且在山体及悬崖峭壁上,有许多大岩洞,也是仙人们的居所。2,4神仙昆仑的生态《淮南子·地形训》曰:昆仑山“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拾遗记》卷十曰:昆仑山“亦有朱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赭然,如朱雪洒焉;以瑶器承之,如饴。昆仑山者,……上有九层,第六层有五色玉树,荫翳五百里,夜至水上,其光如烛。第三层有禾穟,一株满车。有瓜如桂,有奈冬生如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第五层有神龟,长一尺九寸,有四翼,万岁则升木而居,亦能言。《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曰:“昆仑山上生金银之树,琼柯丹宝之林,垂苏瑰以为枝,结玉精以为实。……上楼紫燕、凤鸾、白雀、朱鹗、鹍鸡、灵鹄、赤乌、青鹊,下则飞禽游兽,与昆仑同生”。看来,古代的中国人同样认为,神仙居住的天上环境也和地球上最宜居的的理想生态环境一样,森林覆被,遍山11琪花瑶草,琼浆仙果,满林好鸟灵兽,和风不息,甘霖普降。昆仑山有极佳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上述就是神话中的、又被仙话化了的昆仑山及其光辉美好的仙境形象。3,崆峒山的地质地貌特征3,1崆峒山的山水大势崆峒山位于华北地台的西南边缘,是贺兰山——六盘山褶皱带的南延部分,也是祁连山——吕梁山山字型构造的脊柱。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这一地区间歇性上升,形成了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