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你我共享AAAAAA分析幸福及其实现的社会心理学来源:教育论文网摘要:从幸福的渊源即快乐论和实现论入手,通过不同观念、不同研究取向的比较,分析幸福的概念。另外。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阐释幸福的本质及其要素,多取向地分析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理论模型。并结合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探讨实现幸福或提升幸福感的相关策略。关键词:幸福;心理机制;主观幸福感幸福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于幸福观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研究者从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积极心理学的崛起大大推动了幸福的心理学研究。自WannerWilson在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以来到现在,幸福的研究进程经历了从描述性阶段到理论建构阶段再到实证研究阶段。而近十年来,幸福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西方关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等主题的文章就有数千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个人对和谐社会的最直接感知,幸福作为热点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幸福不仅密切关系到个人自身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而且对于家庭的和睦、组织的建设、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团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国家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发展社会的目标,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与全世界对幸福研究的重视不谋而合。一、幸福的理解一)幸福的渊源从西方哲学传统上看,有关幸福的概念与理论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的类型:快乐论(hedonic)与实现论(eudemonia)。将幸福感等同于快乐主义愉悦或快乐的历史源远流长。快乐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伊壁鸠鲁。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虽然幸福感的快乐主义研究视角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许多西方的哲学家、宗教领袖和牧师反对将快乐作为幸福感的基本标准,并且提出了实现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亚里士多德。实现论哲学渊源认为主观幸福感不等于幸福,并非所有已经实现的期望都能增进幸福。实现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更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与显现Ⅲ剪。相对于西方学者而言,我国古代的先驱们关于幸福的见解显得有些零散,更多的是提出各种思想,并没有上升到完整的理论水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被认为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心灵体验,同时还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幸福与道德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例如,儒家强调心灵的泰然,幸福在于心灵而不在于外物。道家强调幸福在于心灵的自然。在道家看来,每个人都有其先天本性,只要自然本性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就是幸福,这是一种认知上的领悟与超越,进而会践行一种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佛家的幸福则强调心灵的超然,均从心灵上看幸福,所以有福无福也是由心而起,但这种幸福并不是心灵的反应性感受,而是一种心灵的修炼、一种智能、一种领悟”。幸福的不同理解.不同观念中的幸福讨论和分析了认知观、快乐观、情绪观和混合观中对幸福的不同理解。纯粹的认知或态度观认为,幸福观是一种认知状态,或者更确切地说,从这个术语的哲学意义看,幸福是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幸福仅仅是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自己的人生,赞美自己的人生。Haybron对这种观点持有最强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我们很少能够持有认知观理论所要求的人生整体态度,因为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没有事实能够简单地表明,他们在总体上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满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意。快乐观认为,幸福是快乐相对于不快乐(或“痛苦”)的差别程度。幸福存在于积极的或良好的情绪平衡感中的观点,可以认为是快乐观的一个特殊的版本。情绪观认为幸福是某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不需与某种特定的事情有关。Sumner¨刮将这种积极的情绪描述为精神上充满能量、活力和轻松的一种感觉,“一种乐观或愉快的情绪,它可以使你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的世界持有多姿多彩的观点与看法”。他还指出,这种感觉包括从表面上的满足感到内心深处的成就感。混合观认为幸福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状态,精品文档你我共享AAAAAA其中,一部分是认知的,一部分是情绪的。所谓幸福,可以概略地认为:(a)在认知上以积极的态度从总体上评价自己的人生;(b)具有良好的感觉。但这两种成分并不总是相互同步地发生变化。而且这两个维度是怎样组合在~起形成单一尺度的幸福,到目前为止还并不十分清楚。例如,假定A比B持有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但B却比A有更好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混合观,我们并不清楚A和B究竟谁更幸福。不同研究取向中的幸福基于不同的哲学传统,幸福感研究从一开始便存在不同的取向,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三种思路。对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评估构成了研究的第一种思路,即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从快乐论(hedonie)发展而来,它认为人的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对生活整体的满意程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而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作为一种心理反应,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存在一定的个人偏好和差异,但是主观幸福感取向认为幸福在本质上是指一种愉快和满足的客观心理反应”。而心理幸福感—Being,简称PWB)是建立在Aristode提出的幸福论或自我实现论(self~realizationism)基础上的,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更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即幸福就是人的自我实现。除了从微观层面研究幸福以外,还有一种从社会层面研究个体的幸福感,即社会幸福感(SocialWell—Beirtg,简称SWB),它为现代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主观幸福感(SWB)与心理幸福感(PWB)都以个体为中心,但主观幸福感(SWB)把快乐定义为幸福,侧重个人主观体验和感受;而心理幸福感(PWB)则把幸福感理解为人的潜能实现,从人的发展角度诠释幸福。社会幸福感从人的社会存在考察人的良好存在,关注公共领域,更关心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融合。不同幸福感取向的研究可以增进对幸福感的实质理解,这样才能体现幸福感是快乐与意义、享受与发展、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二、幸福的要素,提出幸福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感这三个要素构成。生活满意感是个体对生活幸福程度的总体判断,积极情感是指如愉快、高兴和轻松等积极的情绪体验,消极情感则是指抑郁、悲伤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三种成分的组合构成了对幸福总体感知的整体视角。—IMeto等认为幸福包括大量的成分,例如幸福、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成就和压力,其核心是情感和生活的认知评价。评价从特定和具体的延伸到总体和抽象的:从即时体验到对生活的总体评价?等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幸福的层级模型(见图1),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多面性。层级模型的最高一级是主观幸福感本身,它反映了某人生活的总体评价。下一级是四个特定的成分,它们有助于更精确地理解某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满意度和满意域这些成分彼此之间适度相关。当然这些成分问也存在很多细微的区别。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正在进行事件的基本体验。情感成分体现了人们对其生活状况的及时评价。情感评价表现为情绪和心情。尽管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和关系还存在争论。总体生活判断指某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满意域则是反映某人对其生活具体领域的评价。三、幸福感的心理机制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由于研究者采取了不同的角度,学术界逐步形成了各种理论模型,从不同方面解释了幸福形成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这些理论模型促进了对幸福感本质的认识,也引发了对幸福感本质的进一步思考。当然,目前幸福感理论模型还处于多元的探索时期,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整合与发展。一)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型.目标调节理论.目标调节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SWB)产生于需要的满足及目标的实现。目标种类、结构、向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影响个人情感和生活满意感。一般认为,正性情感与目标的出现和维持有关,也与趋近目标及实现目标有关;而缺少目标、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指向目标的活动受干扰则会产生负性情感,目标主要是通过自我效能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SWB)。成功的体验会使人们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强大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与这些理论有关的是人们选择的目标的结构与内容,与人们知觉的个人目标的关联过程一样影响幸福感的形成6J”-360目标与个人生活背景相适应才能提高主观幸福感(SwB)水平。生活背景重要成分之一是个人的生活文化背景。造成人们体验幸福感系统差异的特殊文化维度是个.——集体主义或自我独立——依赖概念。此维度定义特征是个人将自己看作自控的自我满足的个体的程度。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如美国和欧洲,个人倾向于精品文档你我共享AAAAAA区分自己与他人,与自我相关的情感如自尊,与主观幸福感(sws)尤其紧密相关;而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中,个人的主要目的并非区分自己与他人,而是与他人保持和谐一致,个人理想往往是所属群体的理想,有关自我的情感在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中对决定生活满意度显得不那么重要。此结论在美国大学的白人学生与亚洲学生中得到证实。。社会比较理论社会比较理论从早期仅强调对比的结果发展到近年来比较信息的多样性、比较方式的多样化,因此理论更为复杂。许多研究发现,与幸福的人比较(向上比较)会降低主观幸福感,与更不幸的人比较(向下比较)会提高主观幸福感。社会比较对许多领域内的满意感判断都具有较强的预测力。社会比较过程包括:获得社会信息、思考比较社会信息以及对社会比较作出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人格为社会比较涂上“个人色彩”影响比较的方式: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感到不幸的人既作向下也作向上比较;乐观者倾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而悲观抑郁者却相反。社会比较差距的感知来自内部即人格的影响,而非各比较项目实际情况,由于人格特质不确定,比较结果也不定,向上和向下比较都可能增加或减少主观幸福感(SWB)。个人的社会环境并不能通过社会比较对其主观幸福感(SWB)产生长期影响。适应和应对理论最初将适应定义为:对重复出现或持续的刺激反应性降低。人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会适应良性和恶性事件,以便不会始终保持狂喜或失望状态,情绪系统对新事件反应最强烈,随着时间推移反应逐渐减弱。正是因为人们对很多事情似乎都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适应,所以它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SWB)影响较小。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对事件的适应是理解主观幸福感(SWB)的重要因素。对残疾者、被监禁者及居丧者等等的研究为适应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支持性证据。但人们并不能彻底迅速地适应所有环境,很多情况如贫困和丧偶的适应相当慢;而另一些生活事件如收入增加、被监禁能很快适应;但对噪音饥饿几乎难以适应。随着研究的深化,适应是代表了情绪反应量的降低,还是个人目标和生活策略的调整,成为了关于适应现象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肢体残疾对人是破坏性的,它会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长期目标,但当个体学会如何应对这种丧失,相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时,就可能会适应。此时。个体并未像Helson的适应定义中那样,减弱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而是重新建构了有关刺激及刺激对自己生活影响的认识。这就涉及到了个人主动的应对过程。应对强调了个体的主动作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不再是习惯化中机械被动的生物过程。某些应付策略与较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SWB)有稳定的相关。在控制人格变量的情况下,这一相关依然保持。评价系统模型研究者认为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评价结果与其幸福体验及其后来的行为反应密切相关。诺贝尔奖得主(Kahne.及其研究小组对人们的各种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评价系统模型。该模型总结出在主观幸福感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四类效用,主要包括:即时效用、回忆效用(rememberedutility)、抉择效用和预期效用(e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