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大学现状二、···········时间轴三、········三大学校校史四、········川大历史人物五、··············三大校区主要景点介绍六、······校训,校徽,校歌一、四川大学现状:四川大学(SichuanUniversity),简称川大,是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首批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计划”、“111计划”的高校之一,是国家32所副部级大学之一,教育部批准建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研究生自主划线的34所名牌大学之一,“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6万平方米。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和毛英才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0余位是川大校友;2001年评选的近代50位“四川文化名人”中,有36人是川大校友。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1个学科型学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4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本科专业133个,博士后流动站33个,国家重点学科4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是国家首批工程博士培养单位。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截至2013年年底,有专任教师488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1370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含“青年项目”14人,“外专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1人和讲座教授10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原A类),“973”首席科学家9人、牵头“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项目获得者21人(22项),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2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含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47人。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自由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9项、国家精品课程3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获得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1篇。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有9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5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4项。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0.15亿元,发表国内科技论文总数列全国第7位,SCI收录论文数列全国高校第5位。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四川大学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09年成为首批获得“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称号的4所高校之一。四川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2012年被评为国家A类(优秀)大学科技园,已孵化包括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科技企业50余家。近年来,学校与江苏、四川、西藏、新疆等50多个省(自治区)、市和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近百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学校接受了全国上千家企业委托进行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1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卫生部直属附属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1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港澳台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21所国际知名大学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联合培养体系。与韩国、美国的4所大学合作共建了4所孔子学院。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的国际和境外科研合作平台和中心有: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中德水环境研究中心、中英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日立环境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西部农村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中国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组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新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631万册,人文博物馆珍藏文物5.4万余套(8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84万余件(份),档案馆和校史展览馆收藏各类档案25万余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测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学院等,主办有49种面向国内外发行的学术刊物。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展望未来,四川大学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二)、时间轴: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的四川中西学堂,代表了近现代新式学堂为肇端的国立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发源于1910年的华西协和大学,代表了以西方高等教育为样板的西式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创建于1954年的成都工学院,代表了高等院系调整而组建的新型大学。因此四川大学不仅是灿烂中华文明尤其是积淀深厚的巴蜀文化与近代西方优秀文化结合的产物,而且囊括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类型。在学校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三次著名的三强合并:第一次是1902年和1903年四川中西学堂、尊经书院、和锦江书院合并组建的四川通省大学堂;第二次是1931年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第三次是1994年和2000年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四川大学。每一次强强合并不仅为四川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更创造了一个个新的发展奇迹。四川大学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同命运,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同进步”的文化传统,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1985年和1986年,邓小平同志曾经分别为四川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题写校名。一、历史渊源【1704—1895】四川大学的历史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的文翁石室。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翁石室,也是四川地区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世人将李冰与文翁并颂为“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自汉代两千多年,文翁石室弦歌不辍,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清代康熙四十三年,四川按察使刘德芳奉旨在文翁石室原址创办了锦江书院,成为四川大学主要历史源头之一。锦江书院在雍正十一年被御定为全国22所最著名的省级书院之一,世人赞誉为“石室云霞思古梦,锦江风雨读书灯”。作为“通省作育人才之所”,锦江书院在四川各大书院中居首位,规模和建制都非常宏大,名师云集,人才辈出。1875年由张之洞勤力兴办的书院正式成立,定名为“尊经书院”,成为四川大学的另一主要历史源头。与锦江书院等学习八股文的传统书院不同,尊经书院是当时改良书院的代表。尊经书院最有名的“石室重开”联是书院山长、著名的经学大师王闿运的集句联“考四海而为隽;纬群龙之所经。”上句出自西晋左思【蜀都赋】,隽即才智超群者;下句出自东汉班固【幽都赋】,群龙喻群圣。这幅楹联一直保留到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时期,华西协和中学的会议室也挂有此联,蕴含了川大人宏伟的志向和博大的情怀。二、草创奠基【1896—1910】(一)四川中西学堂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了四川中西学堂,倡导学习“西文西艺”,“分课华文、西文、算学”,成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结合点。1895年7月29日,四川中西学堂开始试办,仅仅招收了30名学生。1896年6月18日,四川中西学堂正式开学,四川大学的发展历史由此开启。四川中西学堂根据生员入学时的程度,将其划分为“学长”“学生”“附学”三个层次。学长程度最高,为“资性颖悟,易于造就”的有举人以上功名的人士。从学生籍贯来看,四川籍人士大约占56%,其他地区的学生大约占44%,这说明四川中西学堂一开始就是面向全国的新式学堂。(二)四川通省大学堂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2年,光绪上谕宣布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同时发布管学大臣张百熙所拟【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完整的以西方为标准的新学制。1902年,四川总督奎俊奉旨合并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组建了四川通省大学堂。同年,四川总督岑春煊转发清廷指令:除京师大学堂外,各省的大学堂一律改为高等学堂。于是,四川通省大学堂改名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1903年,锦江书院正式并入。这就是四川大学历史上的第一次三强合并。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如共和国元帅朱德就是1907年—1908年体育学堂的高材生;文坛巨匠郭沫若曾就读高等学堂正科二部九班。(三)四川通省师范学堂和五大专门学堂经过1903年的“癸卯学制”改革,高等学堂、专门学堂和实业学堂体制在四川逐步确立。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05年)和“五大专门学堂”即四川通省法政学堂(1906)、四川通省农政学堂(1906)、四川藏文学堂(1906)、四川通省工业学堂(1908)、四川存古学堂(1910)等应运而生,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以及1910年创办的华西协和大学的共同构成了清末四川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容。邓小平同志的父亲邓绍昌当年就是四川法政学堂的学生。经过重组和发展,这些学堂后来成为四川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辛亥革命前后,作为四川大学历史源头的锦江书院、尊经书院和四川各大学堂的师生始终市四川最活跃和最积极的力量。四川有名的“水电报”就是出自四川大学校友龙鸣剑之手,并且发生在今天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门外的九眼桥附近。成都优级师范学堂学生龙鸣剑(1877-1911),四川荣县人,1906年入成都优级师范学堂,在日本留学时加入同盟会。1909年创办成都四圣祠街法政学堂。1911年投身四川保路运动,曾经在成都城南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内制木板数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