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A.《共同纲领》B.《人权宣言》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2、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DA.七届二中全会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A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5、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是A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③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6、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D。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国民党成立C.中华民国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A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的胜利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完成8、过节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初期的是B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D.世博亚运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9、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BA.20年B.28年C.38年D.60年10、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CA.渡江战役的胜利B.新中国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CA.1949年新中国成立B.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12、方寸之间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邮票发行于D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1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歌,开始了C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抗美援朝D.台儿庄战役14、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A.抗美援朝B.越南战争C.科索沃战争D.中东战争15、抗美援朝战争中,视纪律重于生命,在烈火中永生的战斗英雄是CA.黄继光B.董存瑞C.邱少云D.罗盛教16、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1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A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8、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8、下表为l950年、l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A1950年1952年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地主、富农14.554.87.98.6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19、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A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20、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与成就有关的是CA.“大跃进”B.863计划C.第一个五年计划D.第二个五年计划21、我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C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22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C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23、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A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C.大跃进运动以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4、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B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A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6、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CA.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B.建立股份有限公司B.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D.转变为国营企业27、以下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行业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农业87.8%参加合作社手工业91.7%参加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文革”时期经济的增长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8、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BA.“一五”计划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29、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C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30、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B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31、“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A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32、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见图4),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B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B.当时“浮夸风”盛行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33、“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CA.抗日战争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34、某地一家院门上有一幅对联:“放开肚皮吃饭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大致出现在CA.土地改革运动期间B.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C.“大跃进”运动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期35、右边图中的现象的出现是因为CA.遵循了客观规律B.解放了思想C.违背了客观规律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36、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是CA.土地改革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7、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车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年与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时间1949年1957年1960年1962年1970年人均数量202263212228289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文化大革命”D.“五四”运动38、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A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袁隆平39、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AA.王进喜B.焦裕禄C.邓稼先D.袁隆平40、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不当..的是DA.邓稼先——两弹元勋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C.王进喜——铁人D.张謇——状元实业家41、“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B①艰苦创业②国际主义、人道主义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小敏同学准备作一个题为《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在发言提纲中的是DA.民主法制遭受践踏B.国民经济破坏严重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D.外交事业停滞不前43、“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B.大批干部被打倒C.“二月逆流”D.四五运动44、口号是历史的浓缩,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CA.新中国成立初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5、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46、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①马文革②李援朝③张跃进④刘开放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47、下图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老百姓购买生活物品所需的票证。它体现了这一时期我国BA.小农经济体制特征B.计划经济体制特征C.市场经济体质特征D.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特征48、中国共产党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一次是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另一次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A.中共一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49、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50、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立下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这种“包干到户”的生产形式,发展成后来的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51、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