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铁中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成都铁中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它作为必修课,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为了有效地实施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我们特制定此方案。一.课程目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功。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和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为:(一)学生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通过自主参加此类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休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功,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在学习中,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引导学生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练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的意义与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教师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对教师而言,其具体目标是:1.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2.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3.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拓展学科知识,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4.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尤其是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二、课程设置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研究性学习课程在高一和高二两个非毕业年级学生中开设,其基本思想是组织学生开展在学科教学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每学期为一个研究的周期,每个研究周期由教师组织学生开展1项课题研究,两年共计4个周期,开展4项课题研究,这4项课题可以是层次递进的同一课题,也可以是不同选题的课题。在4个单元中,学生需至少完成3个研究课题,每个完成一个课题,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最多可获得5个学分。每个学生在高一、二年级阶段,必需通过研究性学习完成15个学分。全校教师必须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的培训;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形成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方案,并组织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不得拒绝学生聘请为导师。每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人数由4-8人组成,一个教师应指导多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但每个教师每学期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得多于30人或6个小组。研究性学习时间安排:每周统一安排周一第8节(1课时)作为研究性学习,另组织在学科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1课时,利用周末等课外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1课时。进程安排:每学期第1周至第5周,完成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选题、学生分组和开题报告;第6周至第15周由各班组织研究,第16周至第20周组织总结评价,并在年级开展结题报告会,每学期期末学校在年级结题报告会的基础上推选校级优秀课题进行表彰。三、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涉及学生主体和教师指导、课堂教学和课外发展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其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模式的流程图为:课程教学模式流程图说明:(一)前期准备1.学生动员及辅导。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动员会,充分细致地做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觉性。由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协调安排导师到各班为学生举行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辅导报告。导师的专题辅导报告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研究方法类,如:科研课题的选择、文献资料的收集、课题方案的设计、调查访问的要义、研究方法的确定、研究报告的撰写等;二是学科知识报告类,主要介绍各学科研究的重点知识及社会热点等问题。2.物质准备。确保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室全天开放;列出专项经费,保证课程的正常运行;学校各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各类方便。(二)选题与方案设计1.分析学校特色和传统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结合自身特点,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2.把握选题的原则。中小学生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生、科研人员的做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些区别。学生选题时注意以下原则:(1)科学性。选题不仅要符合科学常识,而且要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没有影响,尤其是要对中小学生有正面教育意义。(2)创新性。选题最好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能培养研究者的创新能力。(3)实用性。选题要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及社区生活的实际,能回答和解释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与问题,要力争研究成果不同程度地运用于社会实践,甚至为有关决策部门釆纳。(4)量力性。选题宜小不宜大,要考虑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及年龄特征,考虑本校教师的指导能力,考虑课题实施的客现物质条件等因素。提供背景知识前期准备选题与方案设计开题报告与论证小组独立研究活动成果总结与班级展示年级成果报告会学生成绩评定学生导师3.确定课题。学生一开始大多不知道从哪里去发现和寻找课题,其实课题俯拾皆是,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启发学生。例如:教材中涉及的与实践有联系的内容;学生个人生活、校园、小区中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分析一些习以为常的现象,社会热点向题:引发学生发现平常中的不平常:科学前沿的研究内容:学生的即兴灵感。4.明确课题类型。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可以区分力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课题研究以试说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例如:本校学生环境意识问卷调查与分析、学校实验室废气排放监测。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例如:本市外资企业人才需求调查、机器人的制作及遥控、某一设施的制作或改造的设计。5.研究课题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及专家提出。教师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其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选题论证(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课题特色、可行性研究等)、实施主要步骤(含周课时安排)、研究成果形式等。6.设立课题小组,设计研究方案。以课题为单位设立课题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各1人,每个课题小组一般由4—8人组成,采取自愿结合、适当调整的组合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每个课题组要聘请一至两名指导教师(鼓励学生邀请自己的家长、亲属、校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建组之后,每课题小组要根据研究课题设计研究计划(方案),以保证研究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为:1、课题名称和类型;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与过程安排;4、课题的主要方法与手段及可行性分析;5、课题的预期成果和表达形式;6、课题人员分工等。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导师要一起对研究方案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三)开题报告与论证课题组设计的课题方案,要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开题报告会。课题方案论证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课题方案论证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导师、教研组长(不固定到班级,而是釆取流动的方式,参与本学科相关课题的评价)和学生代表组成,一般由班主任任论证组组长。课题方案论证评审主要是听取小组的说明,并对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论征评审。课题论证评审的主要依据是《课题计划(开题)报告》的要求。不合格的小组,必须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论证评审。课题论证评审主要内容为:所选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探索、证明、制作、实践锻炼等);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进行的主要工作;活动设计的主要思路;预期的困难和问题,自己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预期的成果及其表达形式。课题论证评审的主要程序为:(1)小组汇报。各小组选一人为主陈述,小组其它成员辅助说明,共同回答论证评审小组的提问,小组成员要应尽可能釆用多种手段和途径说明自己的研究计划。(2)论证评审小组提出问题,小组成员回答问题。(3)教师评审,讨论论证评审意见,并确定是否通过论证评审,确定成绩。(4)反馈论证评审意见,向学生提供修改完善的建议。(四)小组独立研究活功1.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好相应表格。2.研究性学习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学生要定期和导师见面。寻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并评价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3.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学生手册》上随时记载实验数据的和书写“研究日记”,反映研究情况与研究的收获和体会。4.研究小组外出参观访问和进行社会调查,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如果外出访问要有访问提纲、社会调查要有调查提纲或向卷调查表),并以书面的形式报告班主任。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及时书写“研究日记”导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活动的情况,纠正学生的不恰当做法。(五)成果总结与班级展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2.成果形式不拘一格,小组研究成果可以采用文字、模型、图片、照片、录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成果总结的格式要规范,内容要具体,鼓励创新。导师要教育学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反对抄袭他人成果或对现有资料进行剪贴。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组研究成果一份。最终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应包括:课题意义、研究经过、结论与论据、效果分析。4.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结题报告会,展示各小组研究成果。各课题组可推选1—2名代表,规定时同内进行陈述和展示,并解答老师和其它学生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结题报告会或答辫会前成立班主任、导师、教研组长和学生代表参加的课题结题评审小组(一般匀开题论征评审小组一致)。报告会或答辩会的主要程序为:(1)课题小组代表进行主陈述,简要汇报开题报告通过后方案的实施这程,主要分工情况,介绍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活动过程中的主要收获。限定陈述时间。(2)课题评审小组就有关问题提问,可以要求小组推选回答人,也可以直接要求某一位组员回答。(3)每位评审小组成员现场填写好结题或答辩评价表,课题评价小组写出总结性评语。(4)汇总答辩成绩,在下一组答辩结束时宣布上一组的答辩成绩和评语,或全班结题报告完成后,集中公布答辩成绩和每一课题的评语。结题报告或答辩的评价的要素主要为:报告的结构如何、研究资料是否充分、主要观点是否突出、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成果、组员的仪态和表达能力等。5.在班级结题和答辩会的基础上,班级课题评审小组向年级组推荐优秀研究成果,实现研究成果共享。(六)年级成果报告会即年级组为单位,在完成一轮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之后举行本年级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报告会。成立年级课题评审委员会(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导师、教研组长和学生等方面的代表参加,也可聘请非本年级教师及有关专家组成,年级组长为课题评审委员会负责人,年级课题评审委员会人员要报教导处审批备案),对各班推选出来的研究课题进行评审答辩,具体操作程序和原则可参照前述班级报告会的有关规定。由年级成果评审委员会评选出年级优秀课题研究成果,学校根据情况进行全校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会,并对评选优秀成果给予表彰和奖励。学生成绩评定(详见“课程评价”部分)。四、课程管理(一)学校成立研究性学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