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顺差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对外贸易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蓬勃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外贸转入顺差。如今,日益扩大的顺差已经给我国的经济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增多、导致国内经济结构不平衡等。如何认识外贸顺差,如何解释不断扩大的顺差,又应当如何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收集各种相关资料,整理个专家学者的相关论点和研究成果,认为我国的外贸顺差固然有其历史因素,但是,不断扩大的顺差跟近几年经济过热,不断进入的外资,和美国的有关政策有很大关系,而且外贸顺差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存在。想要改变顺差的状况,达到收支平衡,只有从根本上对我国的经济进行干预和宏观调控。关键词:贸易顺差、现状、理论发展、对策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TradesurplusStatusTheory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正文目录第一章前言……………………………………………………………1第一节选题背景…...............................................................................................1第二节选题意义…..............................................................................................1第三节研究思路...................................................................................................2第二章国外贸易顺差理论……………………………………………3第三章我国外贸顺差现状……………………………………………6第一节顺差现状……………………………………………………………………6第二节顺差成因……………………………………………………………………6第三节顺差带来的问题……………………………………………………………8第四章我国外贸顺差对策分析………………………………………10第五章总结……………………………………………………………13参考文献………………………………………………………………14致谢……………………………………………………………………15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随着我国的经济一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从1994年开始,我国的外贸就连年处于顺差状态。尤其是近3年,顺差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状态。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要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进而交换,就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利。在自由贸易的前提下,这些理论证明,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很多经济学家也认为各发展中国家应当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其贸易战略的理论基础。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违背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发展的绩效就会很差,将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反,发展中国家如果选择了遵循比较优势的战略,经济就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将有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劳动要素和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也即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仅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额达11996.1亿美元,其中90%以上属于工业制造品。随之而来的,是2006年1774亿美元的贸易顺差,2007年的顺差更是达到了2622亿美元。巨大顺差下的中国,已经突现出种种社会和经济问题:人民币升值压力,中美、中欧持续不断的贸易摩擦;在内,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带来的流动性过剩,股市的动荡,楼市的飞速上涨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使我国的贸易恢复平衡,已经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之一。第二节选题意义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2007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3.5%。其中出口为12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0.8%。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了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4.26倍。但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倍。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中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过大的贸易顺差也加剧了中国国内流动性过剩的状况,增加了经济过热及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作为世界贸易顺差大国,我国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我国的贸易顺差进行研究,以求解决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各种相关问题。本文参考了各种学术文献,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主流观点,提出自身对我国贸易顺差现状和解决方法的认识。第三节研究思路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首先,第一部分从研究贸易顺差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我国外贸顺差的基本现状:我国面临这不断增长的巨额贸易顺差。其次,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以及顺差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各种挑战。文章的第二部分,重点分析研究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对策问题。既然贸易顺差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将存在,那么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出发,我们可以从调整进出口结构,妥善处理贸易摩擦,限制某些产品的进出口和完善进出口贸易体制等方面应对贸易顺差带来的各种问题。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第二章国外贸易顺差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是实行保护贸易还是实行自由贸易一直是争议很大的焦点问题,一国是否应追求贸易顺差则是从属于这一争议的问题之一。提倡贸易顺差的主要是重商主义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1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除了开采金银矿以外,对外贸易是货币财富的真正的来源。因此,要使国家变得富强,就应尽量使出口大于进口,因为贸易出超才会导致贵金属的净流入。一国拥有的贵金属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因此,政府应该竭力鼓励出口,不主张甚至限制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进口。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17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他们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能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其实,贸易顺差与国内投资是不同的:投资增加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使供给增加,而贸易顺差增加实际上是出口相对增加,它本身并不能形成1(瑞典)马格努松,王根蓓、陈雷译:《重商主义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1日。中国最大的论文知识平台生产能力。因此,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等同。现代贸易理论2进一步补充了贸易的动态效应。比如,更大的国际市场准入所带来的产出扩张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由于比较优势会随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国际贸易还能为幼稚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规模,使其接触到封闭状态下无法接触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促使其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等。其理论观点虽然也主张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但其目标已从贸易顺差或逆差转移至一国产业的成长、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在现代贸易理论之中,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R·克鲁格曼以及以色列经济学家埃尔赫南·赫尔普曼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规模经济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有两个假设: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都是同质性产品,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规模经济理论的假设为:国际市场上的商品都是异质性产品,国际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这两个假设比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假设,更符合实际。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是指所有投入平衡增长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平均成本下降,大公司能够生存下去,就是其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规模经济又分为两种形式:外在规模经济和内在规模经济。外在规模经济是指一般存在于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行业中,企业的个数多,但企业的规模较小。内在规模经济是指是指厂商通过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生产率并降低平均成本,是企业边际报酬递增。一般来说,垄断竞争企业、寡头企业或垄断企业,可以通过自身扩大企业规模获得内在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厂商具有内在和外在规模经济,以及面临垄断竞争的国际市场的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市场需求量则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