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关: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及转型之初探发布时间:2011-09-0411:19作者:高福关字号:大中小点击:6021次前言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寿终正寝;同时甲午战争的失败催生了近代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反而被封建保守势力镇压;当清朝统治者主动“立宪”变革时,等待他们的却是辛亥革命。回忆这段历史我想说的是,我国33年的改革开放好比那时的洋务运动,因为两者只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经济,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当前中国大地上人们渴望的政治体制改革类似于当年戊戌变法想要做的事情;而我国如果错过这次政改机会,迎接我国的将会是21世纪另一场“辛亥革命”。历史惊人的相似,这绝非危言耸听,当前中国早已出现了需要改革的端倪,而以李承鹏为代表的独立候选人要求参选基层人大代表说明了民主意识开始觉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前苏联政改及解体以及其继承者俄罗斯的转型值得我国反思和直面;而我国台湾放开“党禁”成功实现两(多)党制和越南国会直选给我国政改提供了借鉴的典范。我国何去何从?唯有政改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且必须抓紧进行!笔者大胆设想,在政党制度、议会制度和政权制度几个方面冲破了一些禁区,反映了竞争、分权与制衡和宪政等思想,各制度之间相互配合、前后呼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政改方案。强调渐进式政改,分5个阶段进行。而政改方案中一些“人为”的规定却值得注意。比如,1、2016年只允许社会党一党组建,我国只是有限放开党禁,还不允许其它政党组建,直到2043年开始才完全放开党禁,允许自由组党。2、社会党直到2033年开始才可和共产党竞争执政权,而2018年~2032年之间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3、相对固定比例制的议会制度中“人为”规定各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比例,而不是靠各政党竞选获取等。所有这些“人为”规定,一方面显示了渐进式改革的原则;另一方面显示了主要保护共产党(同时对其它党派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意图,因为共产党是政改的领导力量和主要依靠力量,保护了共产党就是保护了我国的平稳转型。而这些“人为”规定的实施是政改方案重要的一部分,其有赖于共产党执政的现实条件和各政治派别与社会力量的妥协。正文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以及最近发生的北非西亚政治风暴向人们昭示:没有民主的政权是不可持续的。在新中国成立62年,改革开放33年之际,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问题也不少:贫富两极分化、官员腐败、政府公信力下降、潜规则盛行、官民矛盾突出、暴力事件不断。其中任何一个事件的暴发蔓延都可能危及政权。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国内有专家预测,如果我国不进行政改,在未来10年内也许还可维持现状,10年以后暴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由于风险加大和不确定性增强,有可能提前到来。我国如果发生局势失控,不单单是我们党会不会失去政权的问题,而且是国家会不会分裂的问题。所以我国要抓紧时间进行政改。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条件1、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是政改的先决条件。2、社会稳定是政改的保障。3、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政改的中坚力量(领导力量和主要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今天的政改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取得成功。4、经济改革出现了混合经济并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使政改有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独资经济以及这些经济和公有制之间相互联姻,打破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我国出现了公有制、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经济的多元化产生了利益的多元化,是我国政改的经济基础。与此相应我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他们脱胎于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先富起来的一批人,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该阶层聚集了中国相当部分高收入者,他们当中大部分是非中共人士,有相当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的政治诉求逐步增强。新的社会阶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2006年统计,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以及从业人员人数超过1.5亿,约占总人口的11.5%,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每年吸纳着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是我国政改的“阶级基础”之一。5、在政治思想领域我国坚持一元化领导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居主流地位,有效避免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局面,为我国政改争得了主动;同时我国也没有过度打压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而是允许它们存在,又为我国即将启动的政改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6、包括党政干部中的开明派、新的社会阶层及广大老百姓的支持是政改不竭的动力。7、良好的国际环境。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及转型(一)政党制度之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政党制度的改革1、我国现阶段政党制度及其弊端现阶段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由于这种政党制度竞争机制缺失,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难免有消极颓废之时;由于监督机制不到位,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旦犯了错误,其内部不能及时改正,各民主党派也没有办法制衡纠正。2、两党制或多党制的优点及目标政党制度两党制或多党制相较于一党制来说,有竞争监督机制,使在位执政的党不敢松懈消极,同时执政党也不容易犯错误或犯了错误容易及时纠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流亡海外期间,曾认真研究过欧美各国实行宪政和政党制度运作的经验,他指出:“文明各国不能仅有一政党。若仅有一政党,仍是专制政体,政治不能有进步。我国皇帝亦有圣明之君,而吾国政治无进步者,独裁之弊也。故欲免此弊,政党必有两党或数党互相监督、互相扶持,而后政治才有进步。”他又说,各政党在竞争中虽有“在位党”与“在野党”的区分,但都对推动政治进步不可缺少。政党“为代议机关或政府之脑海”,“凡一党秉政,不能事事皆臻完善,必有在野党从旁观察,以监督其举动,可以随时指明”,错误才能得到纠正。所以,孙中山指出,各政党既是“对党”又是“良师益友”,彼此相待应如兄弟(姜平《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在东京留日三团体欢迎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二卷)。孙中山先生的这些话阐释了两党制或多党制的优点。至此我们有一个基本共识:一党制虽然效率最高,但其谈不上竞争监督,应放弃;两党制相较于多党制效率较高,但其竞争不太充分,不能充分反映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反之亦然。在两党制还是多党制上我们选择何者抑或其它?通过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未来的中国应选择“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作为我国的目标政党制度。从理论上分析,两党主导比较而言在竞争监督中有利于形成统一意见,效率也较高,多党又能竞争比较充分,全面反映各阶层的要求。这样它吸收了两党制和多党制各自的优点,既提高了效率又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各阶层的利益。从现实来看,选择这样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社会阶层变化和政治发展的要求。在我国的社会现状中,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利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结构开始变化,出现了阶层分化,如前所述产生了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新阶层。虽然中国共产党顺应社会阶层变化,在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的时候就允许私营企业主入党,并在16大上从以前称中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称中共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从理论上讲,如此之多的阶层,利益会多元化和多样化,各阶层之间利益难免有冲突,中共作为他们的代表,很难一一照顾到,很可能会顾此失彼。现实情况是新的社会阶层如此庞大的人群,他们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比如中小企业很难同国企一样进入垄断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生存环境恶化等。即使是工农大众,他们的利益也时有受到侵犯,比如强制拆迁,专门为领导子女量身定制的招聘等。所有这些事情的发生是我们的政党制度和其它政治体制出了问题。仅从政党制度来看,当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和中共竞争并发挥监督作用,显然在目前体制下民主党派做不到这一点。现实呼唤我国再产生一个政党,笔者以为以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中产阶层人士为主体,吸收其它阶层人士组建一个新的政党是可行的。新的社会阶层天然具有成立政党的特质,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稳压器,是推进民主变革的积极力量。以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组成新的政党是现实中国的必然要求。笔者给她取名为“中国社会党”。社会党代表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其它阶层的利益。也许有人会对新的社会阶层认识上有偏差。虽然他们是高收入者,但那也是通过辛勤劳动赚取的合法收入,他们也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至于担心让他们组建政党会不会代表有产者的利益,这大可不必担心,在未来竞争性的政党制度下,选民可以用选票让政党代表选民的利益。相反由于缺乏竞争监督,一直宣称代表工农利益的中共有蜕变为代表权贵阶层的倾向。新的社会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6个方面的人员。而2005年2月2日中国网把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分别是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在这十大阶层中,共产党党员主要来自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任职的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任职的人员。而未来社会党党员主要来自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阶层中在私营、外资企业任职的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中在私营、外资企业任职的人员。共产党集中代表工农两个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社会党集中代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人员。而且在未来橄榄型社会中,中产阶层会成为主体,意味着新的社会阶层也将发展壮大,社会党代表人群会成倍增长,社会党也会逐步强大起来。未来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的政党制度中的两党已跃然纸上,即共产党和社会党。现阶段除了共产党外,我国还有八个民主党派,他们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在未来政党制度改革中,民主党派要从现在的统一战线组织转变为现代意义的政党,成为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中的多党。至此,我国未来的政党制度已经呈现在面前。在政改正式启动之前,我国要抓紧制定《政党法》等相关法律,使各政党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活动。社会党于2016年建党,在此期间我国还不能完全放开党禁,除了社会党以外不允许成立其它任何新政党,社会党的组建是适应社会阶层变化及我国现实的政治状况的。直到2043年开始,我国才可完全放开党禁,允许自由组党。而我国台湾放开党禁,实现一党制向两(多)党制转变,并成功实现两党轮流执政,启示我们:我国从现在的政党制度向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的转变是可行的。3、我国各时期的政党制度我国的目标政党制度是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社会党于2016年建立,并不意味着我国马上在2016或短期内就能建立起两党主导的多党竞争合作制的政党制度。社会党从建立、成长壮大、参与政权到执掌政权有一个过程,政党制度的演变也需要时间。我国的政党制度改革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转型的一部分,局部是要服从和服务整体的。从现在到政改启动一直到政改完成,我国各时期的政党制度是不相同的,相应的各政党在各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1)2012年--2017年,政改论证准备阶段;参与政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时期包括政党制度在内的政治体制没有发生任何改革和变化,仍和2012年以前的相同。政改论证准备阶段,要进行政改可行性和路线图、时间表的研究,制定政改原则,出台《政党法》,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进行社会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其中在2012年下半年召开的党的18大上要做出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