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1)1951-1967教学大纲(Syllabus)狭义的“课程标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规定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进程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学大纲是英语教学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它规定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理念、方式方法、教材、测试等。近年来,它更多的是指对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及选材和排序的原则等。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1951-1967(1)•1.1951.普通中学英语科课程标准:教学目的除知识外还包括“养成阅读和练习英语的兴趣.”•2.1956.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仅包括知识和简单技能.•3.1957.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教学目的仅包括知识和简单技能.•4.1963.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草案):教学目的仅包括知识和简单技能,其中包括翻译能力.•5.1967.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规定英语课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有的学校也可以从初中一年级起开设.•第一阶段(1977-1990)•第二阶段(1988-2000)•第三阶段(1999-至今)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大纲的发展(2)1977-至今第一阶段(1977-1990)•1978--1980《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6《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0《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第二阶段(1988-2000)•1988《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199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1993《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1996〈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第三阶段(1999-至今)•〈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CurriculumStandards)•在国外,它是指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活动和内容。•在我国,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派的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考察和研究了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外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现状并广泛听取了各地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近三年的反复研讨和修改后制定出来的指导性文件。社会背景与课程的关系课程(媒介)社会学生第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1977-1990•第一、外语成为我国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第二、已经注意到外语教育的差异性;•第三、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第四、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第五、建议“根据中学不同的需要,编写出几套符合外语教学规律,受师生欢迎的好教材。”第二阶段英语教学大纲的特点1988-2000•科学•规范•开放•完整第三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1999-现在•1.突出素质教育思想•2.体现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3.强调语言的实践性•4.通过评价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进步•教学目标:1988199219962000•教学要求:19861993•教学观念和方法:交际能力;四项技能;•语言和文化;教师与学生的定位;•教学手段•教材:现代化;多样化•测试改革:198819922000教学目标•1988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明确提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1992年的义务教育初中大纲则增加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目标(续)•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要求。•2000年义务教育初中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目的部分,不仅提出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还提出了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开发等方面的要求,甚至把非智力因素(兴趣、信心、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放在首位。教学目标的进步•英语课程教育目标在由单纯传授知识向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方向转变。教学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必然由单一、封闭型向灵活、开放型转化。教学要求•在1986-1993年的五个大纲都提出了培养“在不同程度上通晓一些外国语的各方面的人才”,并反复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中学开设英语课的双重目的——升学与就业。•从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大纲开始规定分级要求,即初中分成一级和二级要求,初一、初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初三选修。•1996以后的普高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了一级和二级目标要求,高中一、二年级英语为必修课,高三英语选修。一级或二级要求为基本要求,“上不封顶”,意思是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超过大纲规定的要求。教学观念和方法•(一)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二)提出了四项技能综合训练,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三)强调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四)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五)重视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环境。教材•变化之一是现代化,主要反映在:•第一,英语教材的内容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渗透思想情感的教育(即大纲提到的“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或“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渗透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第二,教材多采用结构、功能、话题相结合的方法。教材(续一)•第三,教材的编写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特别是年龄的特征,重视从教材内容、编排体系到呈现形式等方面提高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力求符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注意调节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分量。•第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制多媒体教材教材(续二)•变化之二是多样化,主要表现在:•第一、鼓励“一纲多本”;•第二、引进多种外国教材,补充发达地区和外国语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的需求;•第三、编写不同起点的教材,特别是小学起点的英语教材。测试改革•1988•1992•2000中小学英语课程的存在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与开发英语课程资源?•学英语的最佳年龄是多大?•英语课程怎样进步提高灵活性、开放性和选择性?小结•1.教学目的的沿革•2.教学原则的沿革•3.教学内容的沿革•4.教学评价的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