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标准化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对策研究前言建国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已有国家标准19744项,备案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分别为3.4万项、1.2万项和86万项,基本满足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技术进步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尚未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标准化工作体系,标准化工作长期存在着意识淡薄、水平偏低、经费不足和重要标准缺乏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经贸委管理的传统工业的行业标准中,标龄超过10年的达30%,这意味着在这些领域仍在使用十几年前的技术来规范现在的产品。标准化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客观上为国外劣质和低档商品的涌入提供了便利,也制约了我国产品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标准体制、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制约机制目前还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瓶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标准化工作还面临着如何满足WTO有关规则和法律文件要求的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入世的有关承诺,我国进口关税的总水平将逐年降低,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壁垒将逐步取消,相关产业和产品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来自国外的冲击,而通过标准和技术法规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标准化工作被赋予了保护境内产业的重任。因此,如何解决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何完善国家标准体系、改变我国标准落后的局面,如何引导和促进标准化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是摆在政府、标准化机构、企业和标准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政府特别是标准化有关部门面临着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增加投入、规范管理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艰巨任务。作为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但是,标准化工作为什么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支持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重点支持哪些领域,怎样支持以及支持的力度如何,都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弄清的问题。为此,财政部委托国家经贸委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标准化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对策进行专题研究。本课题在综合分析我国标准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吸取标准化工作几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标准化管理模式,针对我国标准化工作长期存在的问题和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明确了我国标准化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对策和工作建议。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标准化工作获得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提供依据,供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标准化政策、特别是标准化资金预算时参考。二、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1.历史沿革与贡献率我国标准化工作真正开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中央技术管理局成立,内设标准化规格处。在1955年制定的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设立国家管理技术标准的机构和逐步制定国家统一技术标准的任务。1957年在国家技术委员会内设标准局,对全国的标准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同年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58年国家技术委员会颁布第一号国家标准GB1《标准幅面与格式、首页、续页与封面的要求》;1962年国务院发布我国第一个标准化管理法规《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196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制定了《1963~1972年标准化发展规划》。至1966年,我国已颁布国家标准1000多项。1978年,国家标准总局成立,同年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8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化工作开始进入法制管理阶段。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全国标准化管理工作以后,1998年改名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国务院领导,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同年成立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于标准已经从最初的具有保证产品通用、互换和配套的功能发展成为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这些生产要素的基本组织依据和管理依据,使得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必然对国家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标准也是契约合同、法律法规和产品检测等合格评定的技术依据,标准化工作能够通过影响对外出口贸易,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外贸出口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亮点,以采标产品出口创汇为例,广东省2001年采标产品出口额约35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山东省有138家企业的主导产品全部实现采标,采标产品出口创汇234.87亿美元;辽宁省采标产品7085项,出口创汇56.84亿美元,约占总出口额的一半。但是,由于标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间接的,无法用简单的投入产出来统计它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等经济指标的贡献率,因而人们往往忽视了标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根据美国商务部计算机科学技术标准研究所估计,使用标准后的效益与制定标准的投入比值约为25∶1。另据德国经济学家多年的研究成果,从60年代到现在,德国每年的GDP总值中,标准化所做的贡献约占1.1%。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人民币,我国的贡献率按同样的1.1%来计算,标准化的贡献将近1000亿元人民币,而同年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总投入还不足5亿元人民币。下面的4个实例可以作为标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的佐证。例1.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标准涵盖了从原材料选购直至形成产品的全过程,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效益。1994年贯标后生产的四台250000/500产品,材料成本每台节约36.1万元,每台每年节约电费45万元,综合效益324.4万元。例2.我国电动工具行业由于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标准,推动了电动工具产品的外贸出口,电动工具的出口总量和创汇金额增长迅速。已经成为第一大电动工具出口国,2001年出口创汇超过12亿美元,出口量也从1990年的60万台增长到2001年的9458万台。例3.海尔集团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构筑了适应技术创新和市场快速反映的企业技术标准平台。2001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额602亿元,出口创汇4.2亿美元。例4.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通信领域的高技术企业,积极参加标准化工作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2001年出口额达3.4亿美元,并出口到通讯技术发达的德国。2.基本概念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我国的标准化和标准的含义符合ISO/IEC导则2的规定,但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WTO/TBT协议)给出的标准定义不同。WTO/TBT协议规定,“标准是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标准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我国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次构成。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国家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制定行业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制定地方标准。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标准化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3.标准数量及构成截止到2001年,我国颁布国家标准19744项,其中国家经贸委管理的传统行业和服务业(以下简称“委管行业”)有国家标准11935项,占总数的60%;备案行业标准34000项,其中委管行业的行业标准22260项,占总数的65%;备案地方标准12000多项。截止到1999年,备案企业标准86万多项。图1.2001年底委管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占比重图2.2001年底委管的部分行业标准分布情况我国标准的构成一般按层次、性质和对象进行分类,习惯分为产品标准、工作标准、方法标准和基础标准。近年来,考虑到安全、卫生和环保的需要,最终将标准细分为产品、方法、基础、安全、卫生、环保、管理和其他八个类别。加入WTO以后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标准在国际贸易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确保了货物质量的一致性。为促进国际贸易,减少因技术性要求、产品标准的过分差异造成的不必要障碍,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各方达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WTO/TBT),包括了技术法规和标准、技术条例和标准的一致性,等等。协议要求各成员之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并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协议还规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形式不应给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所谓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制定标准法规及合格评定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进口的商品提出了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要求,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或者增加产品成本和拖延时间。虽然各成员国都承诺遵守WTO/TBT协议,但由于对技术要求合理性的界定比较复杂,而技术优势方“合理”提出的严格要求或高指标也会造成事实上的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非但没有被消除,反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合法保护。加入WTO以后,我国将遵守WTO/TBT协议,标准化工作面临一个适应规则和与国际接轨的问题,需要一个按协议要求实现标准化工作转型的过程。因此,研究WTO/TBT协议的有关规则,消除不符合规则精神的体制性障碍,解决标准水平偏低等滞后性问题,重视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建设,对于保护境内产业和扩大出口这一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法规和认证体系,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因此,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所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状况和体系构成,对于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具有借鉴意义。1.有关我国标准化的入世承诺及其差距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法律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及附件1A—过渡性审议机制条款要求中国提交的信息和附件9—服务贸易减让表以及《中国工作组报告书》中所做的承诺,我国所有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应符合WTO/TBT协议,并接受《有关标准制定、采纳和实施的良好行为规范》,使用国际标准作为技术法规基础的比例,在5年内再增加10%。实质性条款主要体现了国民待遇原则、无贸易障碍原则、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原则和透明度原则。按照这些承诺和原则的要求,我国的标准化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我国对技术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定位一直不明确,现行技术法规没有形成体系、存在管理混乱和透明度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