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第1页共5页我国煤炭产业进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李梦柔(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102班陕西汉中723000)指导老师:马静[摘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炭的进出口贸易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据2009年统计,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26亿吨,比2008年增长211.9%,出口煤炭2240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煤炭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这种改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国际经济趋势的变化发展,我国煤炭贸易政策以及我国国内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加,这也意味着我国煤炭出口量的进一步减少,但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市场份额。根据我国目前煤炭的进出口变化,我们应该在过去调整有关煤炭贸易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进口煤炭的检验和进口环节的监督,进一步稳定和提高进口煤炭的质量,规范进口贸易秩序,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增强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煤炭产业进出口贸易煤炭贸易政策引言煤炭资源是我国基础性能源,也是一次性能源的主体,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煤炭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我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仍然处于基础性地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国内煤炭市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煤炭市场总体是相对稳定的。目前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国际煤炭市场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我们应该深挖我国煤炭产业的潜力,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我国煤炭进出口现状分析作为世界上探明储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能源,人类利用煤炭有着悠长的历史,到目前为止,煤炭仍然是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就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也仍然居于主导性地位,其需求量呈现稳定而持续增长的趋势,这也促进了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同时随着国际经济的恢复发展,国际煤炭需求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对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条件。但就我国目前煤炭进出口贸易分析,由于近年来世界石油的价格持续走高,作为替代品,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在增大,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发生了很大的转变:2000年以前我国煤炭贸易结构主要以出口为主,煤炭进口量仅为其出口量的4%,但2002年以后,由于我国国内煤炭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煤炭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根据下面表一也可以明显得出我国目前煤炭的贸易结构主要以进口为主。且近年我国煤炭进口总量远远大于出口总量;就表二而言,据其中最新数据分析:2012年1-9月我国净进口煤炭15831万吨,同比增长34%,其中九月份进口14865万吨,较8月下降242万吨。受7月至9月下旬这一期间国内煤价低于国外煤价影响,自7月起,连续3个月煤炭进口量环比下降,但是从国际经济发展态势和我国国内煤炭需求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第2页共5页煤炭进出口的贸易结构仍然会以进口为主而续下去,不会有过大的变化。2002-2012年9月煤炭进出口总量及其同比增速(表一)2009-2012年煤炭进口量及其同比增速(表二)二、煤炭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问题及原因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且运输成本较高,促进了煤炭进口额的增加。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其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贵州,安徽五大省区,且据统计我国煤炭总储量的75%以上都储蓄这五个省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明显较为迅速,因此对电力的需求量自然就会相应的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地特点,且相较于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而言,东南沿海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匮乏,因此,煤炭资源要实现跨省市的销售就需要通过铁路运输完成煤炭的交易,但是目前我国铁路国内煤炭铁路运输却成为煤炭交易的一个瓶颈制约因素。也就是说铁路运输的增长缓慢的现状,已经成为影响目前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煤炭供需关系紧张的一个制约性因素。据统计,2006年,我国煤炭铁路运输总量同比增长仅4.6%,增幅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增幅比煤炭产需增幅低3.5个百分点。由于铁路运输的制约性影响,煤炭生产地区的产能增加并没有完全转化为满足消费地区需求的有效供给,这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局面:产地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第3页共5页煤炭相对过剩、消费地区资源较为紧张。因此煤炭从“三西”(山西、陕西、蒙西)地区到各主要煤炭转运港口的铁路运输成本也相应的提高;港口及东南沿海主要消费地区煤炭供应偏紧,导致海上运输费用也大幅提高。而相比之下,进口煤炭的成本却低于国内运输,与国内煤炭相比就具有更为明显的成本优势,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国际煤炭的市场准入政策发生了变化,进口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进口煤炭质量有较高的保证,因此很多南方沿海城市在煤炭的使用方面,自然是将目光转入了国际市场,这也使得我国国内煤炭市场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而随着国际经济的恢复,各国也不断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这也使得各国工业对于煤炭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煤炭在运输过程中成本的不断增加,煤炭出口后也不具有价格的竞争优势,因此使得我国进口煤炭更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导致我国出口量降低,进口数量增加。正如广东、广西等地区,由于毗邻东南亚煤炭主要生产国,因此在国内资源供给紧张,价格却居高的趋势下,越南、印度尼西亚的低价煤炭在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2.我国煤炭生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影响煤炭进出口额度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一直占50%以上的比例,其中发电、建材、化工、钢铁几个行业的需求量占煤炭需求的90%以上,其中煤炭主要用于发电。目前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除几个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外,例如神东神华集团等,我国还有众多中小煤炭企业。因此安全、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净成为煤炭行业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虽然政府一直也在致力于整顿那些小型煤炭企业以促进煤炭行业的整合,但是由于存在地方利益问题,我国煤炭行业的整合速度较为缓慢,影响了煤炭开采总量的减少,进而使得我国国内煤炭供给减少,显现出煤炭供给不足,需求过旺的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对煤炭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也是煤炭进口量增加的一个影响因素。3.煤炭行业与电力发展的问题:电煤供应短缺,国内煤炭需求量增加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有量有价的长期合同是国际上一般通行的做法。政府干预下的长期煤炭合同是中国解决煤电之间矛盾的一个方面。中国目前煤炭发电占总发电的80%,煤炭成本占发电成本的60%-70%,因此煤炭价格对电力供应有着直接的影响。山西是国内最大的电煤供应省,但是由于近年来电煤供应短缺的问题没有得到更好的解决,2010年1月5日太原供电分公司发布“限电令”,同时对市内40余家高耗能企业实行“开三停四”的限电措施。事实上并不是只有山西出现电煤供应不足,各港口煤炭价格普遍上涨,大多缺煤的省份都在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找煤炭资源已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也就是在电力装机充裕情况下的“软缺电”,这种缺电的成本更大),因此从更深层次角度来看,如果不尽快解决煤炭问题,电力供需就会失去平衡,“电荒”问题将会由各种原因引发并持续恶化发展(包括煤电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同时成为影响煤炭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潜在不可忽略的问题。4.国家宏观政策为满足国内需求增长影响煤炭进出口变化目前,由于我国煤炭行业正在逐步完成市场化进程,并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的煤炭价格也有所升高。但受国家重视环保以及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国家宏观政策对于煤炭进出口管理也相应提出了政策。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国内煤炭需求增长的问题,并缓解煤炭大量开采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消耗问题,缓解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能源供给不足,扩大从东南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进口煤炭,在煤炭出口方面停止了出口退税政策,通过对煤炭出口实行的配额限制来控制煤炭的出口量,以保持国内经济发展将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持续旺盛。同时,我国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制度,对于进口煤炭却没有太多的规定。这对于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5.国际市场煤价略显低迷.促进进口煤炭量成倍增加进口煤炭比国内煤炭价格有竞争力.加入WT0后,我国对国外煤炭的市场准入更加宽松。进口成本的减少.再加上进口煤炭质量的稳定性更有保障,于是沿海一些发电厂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国外市场,从而使国内煤炭企业面临着进口煤炭的激烈竞争。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第4页共5页6.煤炭净进口促进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近几年随着以电力、冶金等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炭行业产能屡创新高的同时,我国煤炭资源的浪费程度让人心惊.煤炭的过度开采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已成为煤炭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企业的一条捷径。从某种意义上说,“煤炭净进口”局面的出现是推动煤炭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当其时。综上所述,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其中我国内煤炭供给不足而需求增加的发展趋势势必要求我国进口煤炭总量的增加,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国际煤炭总需求量的逐步增加也对我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三、基于煤炭进出口变化现状分析的对策分析1.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增加煤炭产能。针对我国煤炭铁路运输成本问题过高,如果由于市场改革的问题,政府不想在煤价上下功夫,那就只能降低运输成本,或者增加煤炭产能,使得煤炭供应相对宽松,但是这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做到的,因此解决我国铁路运输行业成本问题势在必行。2.以国家政策为引导,实现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国家在煤炭进出口贸易管理政策方面的改变,是国家实施经济调控、对煤炭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的主要依据,也能够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因此,煤炭企业要对国家的进出口政策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且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调整,以此来实现煤炭企业始终处在稳定的发展轨道。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称,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末加快全国14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基地内煤炭产量占全国90%以上;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60%以上;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1万处以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大型煤炭企业的科技贡献率达到45%左右。同时,力争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煤矸石、矿井水、瓦斯和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矿区环境保护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取得明显效果。原煤入选率由2010年的51%提高到65%,煤矸石综合利用率由61%提高到75%,矿井水利用率由59%提高到70%,达标排放率达到100%,沉陷区土地复垦率由35%提高到60%。此外,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在2010年的基础上下降28%以上。加紧对14个大型煤炭基地和基地内大中型煤炭企业区域煤炭资源状况、生态承载力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生产能力,尽早研究制定总量控制目标下产能分配方案。3.加强总量控制下的相关财政、税收、监管及政策保障体系的研究和制定,使各类规划能够落到实处;继续深化煤矿整顿关闭政策,推进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兼并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中小型煤矿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为从源头上做好煤炭生产总量控制提供保障;加快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煤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限制、甚至禁止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减少对煤炭的过度需求,确保煤炭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完善资源出口税收政策,限制煤炭等资源型产品出口,在合理警戒线范围内鼓励进口;加快煤炭战略储备建设,提高煤炭供应应急能力;在核电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要在原规划基础上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兴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发展力度,并加快核电安全规划出台步伐,必要时提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