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书期末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平水韵唐代科举考试需要由礼部颁行参考韵书,称为《礼部韵略》。金元之际,山西平水县人王文郁将格律诗的用韵改为106韵,称为《平水新刊礼部韵略》,简称“平水韵”,广为流传,成为元明清七百年间写诗押韵的依据,所以又称为“诗韵”。明清之际的很多工具书都采用此系统史志目录指正史的艺文志。是史官修史时以当时官修目录为主要依据,参考私撰目录编成的。史志目录把一个朝代的文化学术思想、图书或著作状况,作为历史进程的一个方面记录下来,与正史一起流传,保存至今钟鼎文刻在或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青铜器的主要代表是钟和鼎,所以又叫钟鼎文类书是采辑古籍中的片段或整编资料,按类别或韵目加以编排,以供寻检,征引古代文献之用的工具书,最早出现在宋代,之前称为“类事”。内容是直接抄录各类典籍中的原始资料而加以陈列。丛书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了多种书的一套书。被认为是一种广义上的资料工具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严格意义上的丛书是俞鼎孙编的《儒学警悟》。丛书是一种泛称。古代丛书在题名中常用的称谓还有丛刊,丛刻,汇存等的叫法反切法,直音法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成语成语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是定型化,不但有固定的结构,而且有固定的说法,不能随意改变。成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使语言更加简洁、形象、生动《方言》作者是扬雄,是汉代训诂学一部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国第一部汉语方言比较词汇集《辞源》《辞海》《辞源》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辞典,《辞海》是中国第一部兼有百科词典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书,是人们用以释疑解惑的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大辞海》分38卷,收词比《辞海》宽、条目比《中国大百科全书》多钟鼎文刻在或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为青铜器的主要代表是钟和鼎,所以又叫钟鼎文。以西周的铜器铭文最多,其中有长达500多字的,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其主要著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典故是前代流传下来的诗文或故事,诗文中引用或化用前人的故事或有来历的词语,就是用典。用典恰当,可以起到简练文字,寓意深刻的效果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不能写地位较高人的名字,行为叫避讳,用类似的字,同音字代替,或空着不写。工具书是专供翻检查阅的书。是指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为读者提供查考问题的答案或资料线索的图书笔画汉字是由不同的笔画交错构成的。写字时由落笔到提笔叫做一笔或一画。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就是笔画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有24个声母、16个韵母《广韵》中国最早的、最完整的工具书。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中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1008年由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中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联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是一种双音单纯词。联绵词有四个种类:双声词、迭韵词、叠音词、无双声迭韵但密不可分。是以古音为标准,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名词《说文解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以文字解释为中心,广泛地涉略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解释分为三部分:1.解释字义;2.分析形体构造;3.注明读音《佩文韵府》清代时期查考典故时用的工具书。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骈字类编》清代时期查考典故时用的工具书。也是康熙皇帝敕撰的官书。只收双音词,不收单音和多音词,故名“骈字”《新华字典》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在中国影响非常大。第十版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字典的最高发行量。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里边的字体都是繁体字和数量繁多的生僻字。最为特殊的是,它的检字手段还是民国时期创立的音标。70年代的版本,出现了简化字,八九十年代为了保留中国的文化,在有繁体字的汉字旁,很多都有繁体字《康熙字典》中国古代字书发展史上第一部明确以“字典”命名的字书,是中国古代字典的代表作。当时收字最多的字书。共42卷,部首共214部,以义归部。同一部首内所收之字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每字先注音后释义,每义一般都引古书例句作为书证。先列举古代的反切注音,再加注直音注音。先释本义,再释别义《四库全书》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大丛书。其编纂目的主要是“寓禁于征”,彻底清查全国的图书,在思想文化领域实行专制。对征集上来的图书严加审查,凡被认为有反清内容的“违碍”的书,或删改或全毁甚至销毁书版。《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共4部44类。它汇聚了先秦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是中国最重要的传世典籍,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形成的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概貌的巨著《汉书艺文志》中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将所收书籍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个部分。了解先秦学术文化遗产经过汉代初年的清理总结后在西汉的现存情况的重要根据,查考中国典籍流通传播脉络的第一道重要关卡《隋书经籍志》《隋书》中记载当时国家图书典藏情况的专门篇章。所有图书被分为经史子集4部40类。在确立四部分类法的主导地位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三经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的统称。《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孝经》正史正史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终于清张廷玉等纂修的《明史》。“二十五史”本是“二十四史”和《新元史》的合称常用字是指中文中经常用到的汉字,通常有数千字。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都有自己的常用字标准。冷僻字称偏僻字,难字。是与常用字相对而言的。专指那些在现代书刊上很少见到,或见到以后一般人念不出来的字,也包括一些口语中讲得出,但笔下常写不出来的字俗语也叫常言,熟语。即流行于民间,流行于群众口头的词语,同时也包括带地方色彩的俚语。在古代“俗语”与“雅言”是相对称的。有口语性,通俗性的特点谚语流行于民间的一些县城的固定的语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哲理性,具有某种教训意味。句法上或对仗或排比或比喻,有一定的艺术性。许多谚语是押韵的,容易上口便于记忆,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歇后语定义是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结构上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是比喻性的,后面道出含义。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好的歇后语不在含义如何深刻,而在于比喻是否贴切、有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收古汉语常用字,兼收难字、双音词《汉语大字典》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以解释汉字形、音、义为主要内容的巨型历史性详解字典,也是目前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汉语大词典》大型多卷本汉语语词词典。古今汉语中的词语、熟语、成语、典故和较常见的百科词,语词的历史源流演变《古训汇纂》先秦至晚清古籍中古文训资料为目的的大型语文。古代汉语《语助》最早的一部专门汇集解释虚词《助字辩略》从先秦到元代各种书籍中的虚词《经传释词》周秦西汉古书中的虚词《辞通》朱起凤,古书中异形同义的双音词《联绵字典》收集联绵词加以汇释的词典,也收一般的双音词和虚词《诗词曲语辞汇释》古代的方言俗语和常见的口语《诗词曲语辞例释》完全以现代汉语解释《元剧俗语方言释例》蒙古族的方言俗语《铁云藏龟》最早发表甲骨文资料的,刘鹗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合集》收录甲骨文资料最完备《甲骨文编》收录甲骨文资料加以汇编带有工具书性质《儒学警悟》是第一部辑成的丛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严格意义上的丛书《百川学海》是第一部刊刻的丛书《中国丛书综录》迄今为止收录古籍丛书数量最多的丛书目录《皇览》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类书《艺文类聚》唐代,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类书《永乐大典》明代,是中国古代编成的规模最大的类书。未完全保存下来《古今图书集成》清代,是现存的规模最大的类书。《四库全书》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四库全书总目》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有什么区别?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书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之一。因其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又因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故合称为四库全书。经部10类;史部15类;子部14类;集部5类。共4部44类。它汇聚了先秦至清代乾隆年间以前中,是中国最重要的传世典籍,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总结时期形成的最能体现传统文化概貌的巨著。《四库全书总目》汇集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由群臣撰写的提纲而形成的一部目录,按经史子集4部分类编排,共分为4部44类66子目。编纂体例是分类目录形式。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总目》的简本,仅收《四库全书》中的3400多种书,功20卷。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明”。查考人物传记资料,要参考哪些工具书?正史正史又称纪传体史书。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论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地方志地方志中保存着大量人物资料,凡在本地有一定影响和成就的人物几乎都收入其中。人物事迹记载地非常详尽也比较准确可靠年谱是按年月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专书。始于宋,发展与元明,盛行于清碑传“非纸型文献”,包括在甲骨、青铜器、简牍、石料等载体上契刻记录的文献。是在纸型文献产生之前用以记录信息的重要载体,在纸型文献产生后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一统志记载全国舆地的总志,所收人物类是主题。《四部丛刊三编》有索引可以查考人名查考人物资料姓氏:姓氏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周代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战国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通称为姓,自天子至庶人都能有姓名字:古人有名有字。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古人对卑称名,对平辈或尊卑称字行第:唐代诗文中常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这种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的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定的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避讳: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是造成语文上的混乱。此外,还可以利用墓碑志、宗谱、诗文总集、别集、笔记中查找。在很多情况下,查找人物传记资料需综合利用各种工具书,在不同的文献中查找。简述《辞源》与《辞海》的异同。相同点都是兼有字、词典和百科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书;编排方法与解字释词的体例大体相同,如“以字带词”,正文单字依部首归并集中,分条释义,列举书证等。不同点①部首及归部原则:《辞源》采用《康熙字典》的214部首,并将所有部首分为12集,以12地支命名,单字归并部首依据“以义归部”的原则;《辞海》共分250个部首,单字归并部首依据“以形归部”的原则。例如“相”字,在《辞源》中归“目”部,在《辞海》中则归“木”部。②收词的时间范围:《辞源》收词以古代语词为主,兼收古代百科条目,时间上以鸦片战争以前为限;《辞海》则是收词兼顾语文词语和百科,古今兼收,释义包括古今义,兼有语文词典和百科辞典的作用③注音:《辞源》对单字的注音,不仅采用汉语拼音,还有注音字母以及《广韵》中的反切、声调、韵部、声纽(《广韵》未收字根据其他古代韵书或字书),这是由《辞源》的主要功用决定的;《辞海》的注音一般只有汉语拼音,冷僻字加注直音注音④释义:《辞源》解释字词在古代的意义,强调对字词意义发展源流的清理,义项的排列一般遵循本义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