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宁波教案四年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爱宁波》四年级第一单元__民间艺术一、单元教学目标_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朱金木雕、奉化布龙、宁海平调耍牙是宁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2、知道朱金木雕工艺“三分雕刻,七分漆匠”特色。了解“万工轿”及其制作工序,知道奉化布龙的悠久历史、舞龙绝艺和制龙绝活,知道宁海平调耍牙的无穷魅力.3、感受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表演艺术,体会家乡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提高保护发扬民间艺术的意识。二、单元结构宁波民间艺术之窗民间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金木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化布龙_____________宁海平调耍牙第1课___朱金木雕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朱金木雕作品”、“朱金木雕工艺”、“世上最繁华的花轿”三部分组成。“朱金木雕作品”,简要介绍朱金木雕历史、艺术风格,展示了朱金木雕主要作品:秦氏支祠、千工床、案几及装饰作品等;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朱金木雕作品。“朱金木雕工艺”,先总体介绍朱金木雕,接着从“木雕工艺”和“漆金工艺”两方面介绍了朱金木雕的制作特色。“世上最繁华的花轿”,课文展示宁波花轿金碧辉煌的外形和介绍万工轿的形状、造型、制作,并通过活动观看花轿、搜集故事传说,让学生认识宁波花轿世上最繁华。“参观花轿,搜查传说”是通过对课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工艺艺术。二、教学活动建议调查活动不要走过场,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实物观察、询问、查资料等方式来进行。三、有关资料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表现形式,即各种门类和形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曲艺、民间工艺、民俗礼仪等;二是文化空间,指按照民间传统习惯的固定时间和场所举行的传统的、综合性的民众民间文化活动,如庙会、歌圩、传统庆典等。2、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到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3、宁波花轿的传说南宋康王赵构,自建都临安后,因金兵强渡长江,杀奔江南,康王自知临安难守,便带领近臣、后妃一路逃难来到明州,被大队金兵冲散。他落荒而逃,正在急难之间,鄞州地方有一位村姑骗走了金兵,救了康王。金兵退去以后,康王返回临安,为了报答村姑救命之恩,就封浙东女子出嫁时可使用半副銮驾,乘坐龙凤花轿,这就是宁波花轿的来历。第2课____奉化布龙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由:“奉化布龙悠久历史”、“奉化布龙龙舞技艺”、“奉化布龙制龙绝活”三部分组成。“奉化布龙悠久历史”,先介绍龙在飞腾,人在翻滚,龙身迎风,呼呼有声,气势磅礴的舞龙场面。再通过文字和画面简介龙舞的起源和历史。讨论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对奉化布龙的感受了解。“奉化布龙龙舞技艺”,展示了奉化布龙龙舞独特的固有的程式和娴熟的表演技术,其舞姿优美,套路多样,速度快,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奉化布龙独特的表演技艺的认识。讨论“说说奉化布龙在表演技术上有哪些特点?艺人们把龙舞得圆不圆,活不活作为龙舞技术高低的主要标准。说说你对舞龙技艺的认识。”目的在于加深对舞龙技艺的认识。“奉化布龙制龙绝活”,从原料、形式、制作顺序上介绍了奉化布龙在原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独特,体现出制作的绝妙。讨论“1、说说奉化艺人制作的布龙有哪些特点?2、奉化艺人制作布龙过程中,讲究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独特之处,对你有什么启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奉化布龙在制作上的高超技艺,感受艺人们的聪明才智。二、教学活动建议有条件的话,可播放有关舞龙的电教录像片或幻灯片,让学生感受龙舞的热闹喜庆场面,激发学习兴趣。三、有关资料1、奉化舞龙的历史舞龙,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到了唐宋时代,已非常盛行。期间人们又加以想像,不断丰富、充实,使它成为一个集舞蹈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体的艺术形式。据现有史料记载,奉化的龙舞最早也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奉化的龙舞,到了清末民初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程式,以后更有发展,队伍也有扩大。1946年元宵节,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奉化举办了全县龙舞大赛,参加的舞龙队有108个之多,争奇斗艳,一比高低。以陈世雄为龙头手的条宅布龙技压群雄,夺得了标有“活龙活现”四字的锦旗一面。1947年正月初二,条宅村舞龙队在陈世雄带领下到溪口舞龙,适逢蒋介石和蒋经国在溪口老家度假,蒋介石自幼喜欢龙舞,听到这一消息后,便派人邀请条宅村舞龙队进自己祖居“丰镐房”进行表演,由蒋经国夫人蒋方良给了赏钱。于此,能见龙舞在奉化流传之广泛,群众基础之深厚了。建国初期,舞龙的风气还有余波。1955年2月,奉化布龙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轰动省城。3月,参加全国会演,获优秀演出奖,接着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和中外人士表演,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的赞许。随后由中国青年艺术团带此节目参加了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获三等奖。“文革”期间,龙舞被作为“四旧”,自在“横扫”之列而归于沉寂。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奉化龙舞也渐渐复苏。市内条宅村、周家村等几个历史悠久的舞龙队重新组建,老一辈的艺术家陈世雄、周小如等也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培养了一批骨干,使奉化布龙重现生机。1988年9月参加国际旅游年全国舞龙大赛获银奖。1990年,奉化布龙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1996年奉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布龙)之乡。1997年参加全国龙舞艺术节获最佳奖和“玉玺杯”奖;同年9月,参加全国万里长廊现场会比赛获金奖。1999年12月,参加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迎澳门回归中华布龙大赛”获银奖。2003年夺得省舞龙比赛冠、亚军。2004年9月在全国“七艺节”和省第五届广场文化艺术节获金奖。目前,全市共有40余条布龙活跃在社区、集镇和村落之中,他们经常参加各类商贸、庆典活动,在经济交往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起了积极作用。2、奉化布龙精彩的表演奉化布龙以竹篾制成骨架,又以布料作龙面、龙肚,故名。奉化布龙在形式上有九节、十二节、十八节、二十四节、二十七节不等,一人持一节。龙身既有龙面布,也有龙肚布,外观优美。十二节以上的布龙制作得粗大结实,各节可以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五彩斑斓,犹如真龙凌空飞舞,但形体庞大,演出场所受限,唯有九节龙由于节数适中,形象娇美,舞动起来,显得灵活矫健,不择场地,在院子,厅堂随处可舞,故最受群众欢迎。奉化布龙的舞姿变化多端,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40多个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三个过渡动作。具体舞蹈动作有盘龙、龙抓身、挨背龙、龙搁脚、左右跳、套头龙、龙脱壳、龙翻身、双节龙、背摇船、圆跳龙、满天龙、游龙跳、靠足快龙、弓背龙、龙戏尾、龙出首、快游龙、直伸龙、快跳龙、滚沙龙、大游龙、小游龙和龙钻尾等。其中许多不同的跳跃动作和躺在地上滚舞的技巧,都是民间艺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舞者速度快,调动的幅度也相当大,技艺娴熟,动作干净利落,灵活敏捷,所有的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中进行,舞动时做到“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舞得“狂”,舞得“活”,龙身“圆”,形态“神”。动作间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再加以热烈而奔放的锣鼓,只见龙在飞腾,人在翻舞,龙身迎风,呼呼有声,煞似蛟龙出海,令人屏息凝神,目不暇接,确有一种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第3课____宁海平调耍牙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内容有:“耍牙是宁海平调表演的一门绝活”、“耍牙绝技魅力无穷”、“抢救保护正在行动”三部分组成。“耍牙是宁海平调表演中的一门绝活”,课文展示了耍牙图片,介绍了耍牙历史和成果,讨论题让学生体会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入迷情景,说明宁海耍牙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耍牙绝技魅力无穷”,课文从耍牙材料的选择、训练的艰苦、表演的难度等方面说明了耍牙绝技独特魅力,使学生有全面认识。讨论“把我们的牙齿传下去,是今天宁海平调艺人的责任。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呢?”旨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艺人们保护耍牙遗产的精神和对艺术的追求,培养学生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__“抢救保护正在行动”,通过提出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保护措施,说明抢救保护行动刻不容缓,人人有责。探究题“重振宁海平调绝技文化遗产,不能停留在抢救保护。还要进行平调改革,推陈出新。通过调查了解,发表你的看法。”从创新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自己建议。二、教学活动建议课文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课中要注意直观展示,可通过形象演示,让学生充分感受耍牙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三、有关资料宁海平调焕发“第二春”宁海平调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这个小剧种唱腔雄浑刚健、伴奏大锣大鼓,与越剧的委婉缠绵形成鲜明的对照。平调中的耍牙绝艺,更堪与川剧的变脸艺术相媲美,今年年初它还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像全国很多古老的小剧种一样,近年来,平调也面临观众流失、后备人才短缺的窘境,几乎濒临消亡。为保护这个剧种,宁海县成立了平调开发保护委员会,设立了事业性质的平调研究室。目前,这个研究室聘请了6名老平调工作者,已经整理出《双龙锁》、《鸳鸯带》、《双巧缘》等36个散落民间的剧目,准备于近期出版。此外,他们还根据观众的需求,新创作了5本平调折子戏,并开始组织排练。据了解,为培养平调人才,县越剧团还抽调13名专业演员和乐手,充实平调剧团力量。5名退休的老艺人也被邀请回剧团调教徒弟。负责培训的副团长薛家骥对笔者说,要振兴平调,关键要抓好编剧、作曲、导演及演员培养工作,创作出一批为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目前,平调剧团排演的一些新折子戏正准备推向社会,接受观众的检阅,面向社会招收新演员工作也正在加紧筹划。第4课____宁波民间艺术之窗一、教学内容要点本课为这一单元的活动课。有“调查家乡民间工艺”、“多彩的民间表演艺术”和“抢救保护人人有责”三部分组成。“调查家乡民间工艺”,先概括介绍了宁波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接着展示了宁波草席、金银彩绣、竹根雕、石雕、剪纸等造型艺术工艺品。除了这些内容,教师还可补充相关内容进行拓展。调查、介绍、学做题意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多彩的民间表演艺术”,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的多种民间表演艺术。对文中的表演艺术,师生一起进行简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表演特点。“看表演,谈感想”要求学生记述家乡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活动过程,认识这种表演艺术。“抢救保护人人有责”,介绍了我市首批6个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传承基地,对这些基地活动要进行具体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抢救保护的重要性;我为抢救保护家乡民间艺术献一计,意在提高学生自主保护意识和能力。二、教学活动建议对活动内容,教师应根据地方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并做重点介绍。三、有关资料1、宁波民间表演艺术介绍三北雄狮:狮子是兽中之王,人们常用狮子舞寄托吉祥太平、五谷丰登的理想。三北雄狮是群体狮子舞,经在大胆创新,从传统的1只狮子演变为32只大小狮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动作精彩,表演传神。兼具北方狮舞的威武气势与南方狮舞的灵秀轻盈,在演员调度,队列编排上更有独到的创意。马灯舞:马灯舞是宁波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而八盏马灯唯独鄞西横街镇象南村白象桥所有。八盏马灯源于1911年,为庆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