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语文教学叙事——浅谈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社会生活的融合在校本培训学习过程中,我聆听了关心凤老师《高效阅读课堂构建策略》的专题讲座,她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追求“五融合”:1、与社会生活的融合;2、同一主题文章的融合;3、与课外阅读的融合;4、与学生亲身体验的融合;5、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习了关心凤老师的讲座,我感受很深。关老师的精彩讲解分析,对我触动很大,特别是“五融合”中的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师不能让自己固步于一片小小的天空,而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下面我就结合《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一篇课文的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阅读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分析教材及学生情况《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六年级的一篇文章,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旨在让学生关注海洋,关注自然,从而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篇课文正符合这一特点。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迈入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先提出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设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条理清楚、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我们的学生对生活关注不够,对海洋的具体情况也缺乏了解,乡村小孩的搜集信息也很有限。二、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课程标准,从三维目标出发,我制订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在学文中,初步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法。3、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2、通过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海洋的资料五、教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为主、讨论、交流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以及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辅助,引导学生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达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六、学法。这篇课文内容非常简洁,信息量也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读读——自主交流——应用资源——领悟”的学法,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加上多媒体辅助,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捕捉信息,从而提高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第一课时,学生们通过朗读,通过学习,对海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知道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为了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铺垫。)(二)抓住过渡段引入,精读感悟课文5-8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明确此段作用。在学文的过程中,我先出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齐读,同时提问:本段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因为这一自然段是个过渡段,开启了下文,是5-8自然段的总领,所以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可不小,而且我也想在此时给学生渗透这种写作方法。)2、一读(5-8自然段),结合视频、图片,探究人类将面临哪些生存危机。(1)我抓住“21世纪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呢?”作为问题的切入点,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5-8自然段:找出人类将面临哪些生存危机?(学生勾画相关句子,汇报、交流、评价。教师随机板书:能源危机食物匮乏水荒能量浪费生存空间的狭小,穿插播放孙万儒教授的关于“能源危机”的讲座片段,让学生了解世界及我国21世纪将存在的能源危机,显示水荒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这几年的水荒状况,了解社会生活。)(2)在学生观看资料的基础上,师问:倘若你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感受:痛苦、绝望)(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3、二读(5-8自然段),结合视频、图片,探究面对种种危机,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将怎样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解决危机。(1)在学生说感受的基础上,师问:面对种种危机,人类真的到了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有)幸运的是,我们还拥有(海洋)。听说海洋是个聚宝盆,你们能说说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海洋的资料吗?(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虽然乡镇的小孩收集信息的能力有限,但是我还是在上课之前,布置了个别同学回去收集有关海洋的资源,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2)在学生说说自己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播放视频——《中国的海洋资源》。(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从而了解中国丰富的海洋资源,我相信这样更有说服力,)(3)接着师问: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为了解决面临的生存危机,把目光转向海洋,将如何开发、利用海洋呢?(出示)默读课文5-8自然段,同桌合作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法,再进行汇报、交流、评价,教师随机板书(开发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淡化海水建设海底城市),再灵活结合学生所讲补充显示教师搜集的资源图片进行分析、讲解。(播放图片)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指导感情朗读课文。(《课标》上强调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此部分的教学中,我先后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等方式学习课文5-8自然段,勾画相关句子,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自主、合作讨论21世纪人类将面临的危机和解决危机的方法,教师再用心聆听学生的汇报、,进行交流、评价。在学生先说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基础上,再适当播放相关视频、灵活结合学生所讲补充资料图片进行分析讲解,学生通过观看,深入了解世界及我国将存在的种种危机和了解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现状,谈感受,情感受到熏陶。从而使得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形成良好对话。这样学生既深入地了解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明白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并不是说说,而是已经在逐步成为现实。这样,学生不仅领悟了课文,而且关注生活,利用生活资源领悟课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此部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4、小结,明确写法。(1)小结:此处采用结合板书引读概括,让学生理解人与海洋的密切关系)(2)明确写法。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5-8自然段,想想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的再次读文,很快就明白了,这篇文章在具体说明某个方面的开发时,总是先交代目前人类在陆地上的困境,受到挑战,再写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三)学习最后一段,拓展延伸,关注生活(1)在学生深入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后,教师接着问: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蓝色希望的呢?(这里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接着教师提供一些资源图片,介绍海洋当今遭受污染状况的信息,如:漂浮在海面的石油,海鸟的尸体,人类的乱捕乱杀等。这样,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资料心灵受到震撼,更加地关注生活,关注我们的地球。)(2)学生思考讨论:同学们,看了这些,你的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这一环节,让学生尽情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意识到了保护海洋迫在眉睫,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的情感。)(3)接着师问:所以,人类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要怎样?(引读、板书)——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引读)——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4)师问:同学们,你发现课文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种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方法”。说明文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动人的情节,语言也平实朴素,所以会让读者觉得枯燥没意思。这篇课文的作者多处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句子变得活泼生动了,使原来缺乏生命的海洋一下子鲜活了起来,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5)在学生意识到保护海洋迫在眉睫时,我抓住这个关键时刻,拓展延伸,“请同学们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全社会、全世界人们保护海洋。”(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此处设计拓展延伸,为保护海洋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关注生活,学生用独特的体验写出了丰满的口号,从而对保护海洋的情感得以升华。)(四)最后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再次煽情,齐读课题,升华情感。(五)拓展:读写迁移,展开想象描绘未来。“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所以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一作业,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使情感得到了升华。)八、板书海洋——21世纪的希望生存危机开发、利用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能量浪费————利用海水运动发电水荒—————淡化海水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课后反思:1、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让学生充分感受21世纪人类价将面临的生存危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默读找出课文中讲到的即将面临的各种生存危机,又借助多媒体播放海洋的丰富资源,以学生为主体,再结合朗读、感悟和品味课文内容,让学生既了解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明确了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新希望,又激发了学生热爱海洋、保护环境、热爱科学的情感。多媒体的利用,无需老师大费周章的去讲解课文却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的把握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让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补充课外信息,积蓄情感,深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研读教材的时候,我发现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从写作特点上来看,文中却并没有太多的说明方法,没有常见的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所以整篇文章专业性过强。因此,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取舍,用课外资料,如:水荒、海洋遭受污染状况等丰富了原文比较平面、专业的语句,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感受到倘若失去海洋,人类将会遭到重重危机包裹的灭顶之灾。当学生在勾画词句之后,看到了海洋给人类的奉献,就将21世纪的希望放大了,升化了学生对文章中心的认识。学习收获: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不断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将阅读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所以,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多多尝试着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语文阅读教学的重、难点,让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信息技术相融合,以探求一种高效、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中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我们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让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识字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