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金融危机(广州大学经管学院03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班陈云华0301446107)指导老师:杨林摘要关键词一、金融危机的相关概念1、金融危机的定义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2、金融危机的分类货币危机: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一国不能履约偿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由于对银行体系丧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证券市场危机:证券市场特有的投机性以及全球联动性使得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极易发生危机。3、金融危机的特点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金融危机具有蔓延效应金融危机具有全球破坏性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金融危机具有长期的积累效应及潜伏性二、金融危机的历史回顾1、1929年美国证券市场大崩溃引发大萧条1929年10月28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猛跌,正式揭开了20世纪首次重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序幕。此次危机来势凶猛,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历史上空前的,爆发后迅速从证券市场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再从金融危机发展到经济危机,最后从美国发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给美国和世界经济以极为沉重的打击,致使整个30年代都被冠以“大萧条”的称呼。2、20世纪60-70年代美元危机频发使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1944年建立的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辉煌之后,在一次次的美元危机中无奈大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当时的美元危机因具有系统性和不可避免性而内在的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3、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出现债务危机80年代,拉美国家暴发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债务危机,其范围之广、程度之严重、持续时间之长,是拉美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它一度成为拉美经济恢复发展的巨大障碍,并对整个国际金融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4、1992年欧洲发生货币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西欧爆发了一场持续近一年的大规模金融市场动荡,欧洲货币体系受到强烈冲击。在这场货币危机中,英镑和里拉被迫退出欧洲货币汇率机制(ERM),其它国家货币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贬值,ERM处于崩溃边缘。5、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82年债务危机后,墨西哥逐渐改变其封闭的内向发展模式,对外开放度不断加大。但一向被称为经济改革“样板”和投资热点的墨西哥却于1994年12月发生了第一次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是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以后发生的第一场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人们对经济特别是金融全球化,有了全新的认识。6、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7月以来,有泰铢贬值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席卷了泰国、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波及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引发了全球股市激烈动荡,触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震动了日本和俄罗斯的金融市场。三、金融危机理论分析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发展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四、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1、国际因素分析(1)国际金融体系脆弱引发金融危机第一,国际金融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因而,当问题引起普遍重视是,往往错过了遏制金融危机的最佳时期。长期以来,IMF对一国经济状况的评价大都使用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政府财政赤字和国际收支差额等宏观经济指标。但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式飞速变化的今天,这些指标预测金融危机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了。例如,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东盟四国和亚洲“四小龙”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5%-8%,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这些国家和地区以消费物价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在1996年均低于10%;除菲律宾有预算赤字外,其它国家和地区都保持良好的政府收支记录。正是在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健康良好的经济指标掩盖下,1997年这些国家却突然爆发了金融危机,令人猝不及防。可见,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是非常薄弱的。第二,IMF传统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往往不能对症下药,疗效有限。并且由于它们通常附带着有利于西方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条件,有事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可能使经济危机转变为更加深刻和复杂的政治和社会危机。IMF的援助常常是有条件的,这一做法称为基金组织贷款的条件性限制(IMFConditionality)。IMF在向受援国提供援助时总是要求他们实行包括加快私有化进程、紧缩政府财政开支、紧缩货币政策、提高贷款利率、加速经营不善的银行破产、提高税收、提高物价等全方位的经济改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IMF很快开出了拯救药方,单是许诺泰国、韩国和印尼三国的援助资金就达1100亿美元。但援助条件也十分苛刻。以韩国为例,条件是采取停业破产在内的手段,整顿金融机构;开放贸易和金融市场;通货膨胀控制在5%以内;为稳定市场而提高利率等等。尽管受援国根据要求做出了种种努力,但在随后的一年里各国经济状况的改善并不令人满意。第三,IMF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每天活跃在世界市场上数以万计的庞大游资缺乏有效地监督和约束机制。致使一些投机商兴风作浪,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1980年以来,国际资本流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远远超过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这些一年期一下的全球性资金转移和投机性炒作行为是导致墨西哥、亚洲和俄罗斯发生金融动荡的直接原因。(2)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危机第一,引发银行危机80年代以后,无论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多次发生银行危机并引发金融恐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从1980-1995的15年间,其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曾发生银行危机。这些银行危机的共同特征是:随着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经营成本增加。为追求高回报率,银行开始将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使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上升。而这种价格上升反过来有刺激贷款进一步向这些部门集中形成泡沫,一旦泡沫破灭,银行的不良资产便迅速增加,经营破绽随之出现,进而引发银行危机。第二,引发股市汇市动荡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使得金融资本得以越出国界四处游荡,大量短线游资聚集在基金的名目下,随时寻找出击的机会。以世界最大的资本流动国美国威为例,1997年美国流出资本4269亿美元,流入资本6906亿美元,合计为11175亿美元。一般的说,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规模通常不大,外国投资比例因此而相对很高。如果因某种因素出现外资的大规模撤资,即便这个国家的基本因素完全正常,也必然会引起该国股市的大跌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证券市场之间的联动明显增强。某一市场出现的波动会很快引起其它市场动荡,甚至发生共振效应。第三,引发外债危机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成本大大降低,而发展中国家均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供需相结合的结果,是发展中国家外债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旦这些国家出现经济政策失误或者外部环境严重恶化,往往就会引发外债危机。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曾被外债危机而困扰。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韩国、印尼等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外债问题。第四,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力首先,在资本帐户对外开放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之间出现矛盾。其次,发达国家往往以其价值标准和文化取向作为“国际标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强行向其它国家推销。最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韩国、印尼和泰国开展拯救活动时,均制定有苛刻的条款,要求受援国开放市场,改革现有体制。2、国内宏观因素分析(1)不合理的政治体制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对一国经济运行产生着较大影响。众所周知,韩国、日本及东盟国家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官僚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在冷战结束后就不适应现存的国际形式了,从而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一般来说,官僚政治体制和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具有这样一些弊端:第一,腐败严重、“软政权”特征明显。第二,民主意识淡薄,信息透明度差。第三,军人干政严重。(2)总共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总共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主要变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发展状况,金融危机作为国民经济失衡的一种反映,其形成的内在根源显然离不开总共给与总需求的关系状况。当总需求小于总共给的时候,社会生产力难以发挥出来,经济运行过程会遭到破坏,引起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市场萎靡。例如,1870-1900年美国的经济萧条、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都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反映。当总需求大于总共给的时候,通货膨胀率上升,整个经济利益关系发生严重扭曲,最终导致经济利益下降和社会动荡因素增加。大量因素表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名义总需求过大有关。(3)不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不当会导致银行危机,进而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就货币政策而言,其不当运用可能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言,其不当运用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和及时确认贷款损失的积极性。(4)不合理的汇率制度当前国际汇率制度(exchangeratesystem)基本上是一种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前提下,各国具体的汇率安排又有差异。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来看,由于东南亚国家多属于高开放度的经济小国,其产品结构和贸易的地理方向单一,因而它们多将其货币盯住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这种汇率制度存在着知名的缺陷,那就是它不能适应宏观环境变化的需要。(5)国际收支恶化国际收支逆差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很大。因为,国际收支逆差反映出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小于需求,本币面临贬值压力。若逆差特别严重,则会引起本国货币危机。若政府动用外汇储备加以干预,那随着外汇储备流失,则会引起一国发生对外支付危机。若政府通过紧缩货币供给加以干预,那幺迅速上升的利率会引致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停滞。3、国内微观因素分析(1)工商企业经营不善。工商企业是一国经济活动的基础,其经营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商业银行顺利收贷,因而,它在一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扩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东南亚国家建立了以私人企业为主体的自由企业制度,但是,这些国家的企业仍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和企业负债率高的问题。由于工商企业的不景气,导致商业银行呆怀帐增多,致使国内金融体系运转失灵。这个时候,发生金融危机就不足为奇了。(2)金融企业经营不善金融企业在一国经济运行中处于中枢和核心地位,它的经营状况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由于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企业,因而,其经营的风险较高且涉及面较广。一旦其经营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