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张丽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T_b目的要求1.掌握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报告2.掌握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狂犬病、结核病的主要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内容介绍1.传染病基本知识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T_e一、传染病基本知识B_e(一)基本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菌等)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一类疾病。感染是指病原体和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首发感染是指人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是指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是指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重叠感染是指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在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继发感染是指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二)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因作用程度差异和外界环境干预因素的影响,可产生不同的转归结局,归纳起来有下列5种:1.病原体被清除在人体强大的防御体系作用下,通过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机制,病原体被清除。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主动免疫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自然感染等方式获得。被动免疫则通过胎盘或注射免疫球蛋白获得。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人体在病原体入侵后,机体的损害较为轻微,不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证实已被感染。3.显性感染即在传染过程中,通过病原体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人体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麻疹、水痘感染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可获得不牢固的免疫力,可再感染或慢性携带。4.病原体携带状态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人体却不出现任何疾病表现称之为病原体携带状态。由于所携带的病原体不同,分别称为带菌者、带病毒者、带虫者。多数传染病病原体都存在于携带状态,按宿主状态不同,可分为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一般称潜伏期少于3个月的为急性携带者,多于3个月的为慢性携带者。5.潜伏性感染在某些传染病的传染过程中,人体和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时,往往既不能清除病原体,也不能引起显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乘机活跃,引起发病,上述的相持阶段称为潜伏性感染,可见于疟疾,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三)传染病的流行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并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说来主要有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排出途径3方面。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3个环节:1.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不断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主要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再侵入其他易感人群时所经历的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体液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水平传播。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受感染者。人群易感性大小系动态性变化,受人群的一般抵抗力、免疫力、人口流动、病原体的变异人群、人群预防接种推广等因素所影响。【我的笔记】(四)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3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1.管理传染源传染病的管理制度是管理传染源的主要内容。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中,早报告是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需要管理报告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3类,共37种。(1)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2)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3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3)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对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是预防的关键环节。主要措施包括以“三管一灭”为中心的一般性卫生措施和消毒杀虫措施。“三管一灭”即指管好水源,管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管好粪便垃圾及污水污物并做好无害此处理;消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和其他病媒昆虫。消毒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消灭环境中的病原体。依处置对象不同又分为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是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所污染的物品随时进行的消毒处理;终末消毒是当传染源不再存在(如患者痊愈、移走或死亡),对其污染场所进行的彻底消毒,也包括痊愈患者自身或死后尸体消毒,终末消毒要特别强调消毒方法的有效性和消毒范围的彻底。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现明显传染源,对可能遭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实行消毒,如饮水消毒、餐具消毒、空气消毒、粪便无害化处理和饭前便后洗手等。杀虫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杀灭传播疾病的病媒昆虫。3.提高人群免疫力(1)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通过改善生活和居住条件、合理营养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等增强体质,提高抵御传染病的能力。保持愉快心情和良好心态对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同样具有重要意义。(2)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通过接种特异性抗原或特异性抗体,使机体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是最重要的保护措施。特异性主动免疫是通过预防接种疫苗、菌苗或类毒素等抗原,使机体产生对抗病毒、细菌或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力。特异性被动免疫是给机体直接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我的笔记】(五)传染病的报告1.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法定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2.服务内容(1)发现、登记:填写门诊日志及入、出院登记本,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表。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2)报告:①报告程序与方式:是对于已开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未开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视疫情具体情况按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传真、电话等方式尽快进行疫情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②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h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h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h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h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③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和补报工作。对于需要订正的要及时订正,发现漏洞的要及时补报。(3)传染病的处理:①处理患者,可采取就地隔离治疗,对于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时,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②消毒处理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置。③要做好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随访,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做好流行病学的调查和主动管理,以及传染病居家患者的随访工作。④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协助做好管理工作。3.服务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管理规范填写传染病病种报告、报告卡等。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我的笔记】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B_e(一)病毒性肝炎1.概念病毒性肝炎是多种肝炎病毒(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临床上常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大、肝功能异常、部分可出现黄疸。按病原体分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型5种。2.传染源①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甲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粪便排毒期在起病前2周到血清ALT高峰后1周,少数患者可延长至起病后30日仍具有传染性。②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后二者由于病毒长期存在血液中,为更重要的传染源。急性乙肝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持续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大小与e抗原、HBV-DNA及HBV-DNAP是否阳性有关。③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丙肝患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只要血中有HCV-RNA存在,均可为传染源。④丁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似。⑤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相似。3.传播途径①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患者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常常造成大范围的流行。②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一般认为有体液、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以及母婴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③丙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于乙肝,但由于其是RNA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低,故传播较乙肝局限。多经过肠道外途径,主要有输血或血制品、注射破损皮肤黏膜、生活密切接触、接触以及母婴传播。④丁肝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⑤戊肝传播途径与甲肝相似。4.易感人群人对各型肝炎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甲型肝炎在>6个月的儿童发病最多,以隐性感染多见,成年时保护性抗体抗HAV-IgG检出率达80%,抗HAV-IgA为感染指标,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乙肝抗HBs阴性者、婴幼儿、母亲HBsAg阳性者、反复使用血液制品者、血液透析者、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多个性伴侣者均为易感人群。丙型、丁型肝炎人群普遍易感,抗HCV/HDV非保护性抗体;戊型肝炎多见于成年人。5.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1)控制感染源:如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正在感染者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等工作,还要严格筛选献血者。(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管理科有效预防甲、戊肝,对服务行业消毒、严格管理血液制品、被动免疫阻断母婴传播可有效预防乙、丙、丁肝的传播。(3)保护易感人群:对婴幼儿、儿童和血清抗HAV-IgG阴性的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甲肝减毒或疫苗以预防甲型肝炎。对于乙肝易感者、新生儿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乙型肝炎疫苗是我国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最关键措施。目前对丙、丁、戊型肝炎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我的笔记】(二)细菌性痢疾1.概念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传播,好发于夏秋季。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可伴有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细菌性痢疾可多次感染,多次发病,因为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病后免疫力差。2.传染源传染源是急慢性菌痢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为典型的粪-口传播,即病原体随传染源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