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体检指标异常解释与指导意见do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常见体检指标异常解释与指导意见一、体重指数增高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18〈正常<24;24≤超重<28;肥胖≥28。二、血压增高血压是指流动着的血液对动脉血管壁的侧压力,主要包括收缩压/舒张压,也就是老百姓经常讲的“高压/低压”,偶然一次体检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病,可能与未充分休息、环境不安静或心情紧张等临时因素有关,必须去专科确诊是否患有高血压病。以非同日多次(二次或二次以上)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80正常血压<13085正常高值130-13985-89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亚级: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亚级: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90三、肝功异常人体中含有多种酶,这些酶在各种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在各种氨基酸代谢中,有一些酶能使某一种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另外一种物质上,形成另一种氨基酸,这种酶就叫转氨酶。人体内的转氨酶种类很多,但通常我们只检查两种,一种叫谷-丙转氨酶(简称ALT),另一种叫谷-草转氨酶(简称AST)。谷丙转氨酶广泛存在于肝、心、脑、肾、肠等组织细胞内,以肝脏中含量最高。肝内其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能使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加1倍,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即使肝细胞没有坏死,只要肝细胞有病,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时,肝细胞内的转氨酶也会大量2地渗透到血液中,引起血中转氨酶活性的明显增高。因此,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是肝细胞损伤的非常灵敏的指标。正常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为0~40单位,谷-草转氨酶(AST)为0~40单位。但是转氨酶除在肝脏外,还可分布在心、肾、骨骼肌、胰等组织中,当这些组织有病时,也会引起血清转氨酶活性升高。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时,血清转氨酶活性均会升高,但由于心肌中AST的含量比较多,因此,血中AST的活性常比ALT高。除此之外,诸如胆囊、胆石症、甲状腺机能亢进、伤寒、疟疾、感冒、大量服用阿斯匹林等,都可使血清转氨酶升高,甚至在某些生理条件下如剧烈运动等,也会使转氨酶升高。因此我们绝对不能一看到转氨酶升高就诊断为肝炎,而必须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如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分析,作出诊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血清转氨酶升高,仍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而且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大(在正常值4倍以上),且持续时间很长(大于1个月)。(2)肝病时,转氨酶升高,只表示肝细胞受损,不能区别肝病的性质。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都能使转氨酶升高。(3)在临床上如发现转氨酶(特别是ALT)下降,而胆红素反升高,往往说明病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如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4)某些慢性肝炎或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可以正常。总之,不能单靠转氨酶来诊断或否定肝炎,必须结合其他化验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全方面分析,方能诊断。四、心电图异常引起T波、ST-T段改变的原因很多,需结合有关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做出诊断。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A、有冠心病家族史;B、高胆固醇血症;C、高血压;D、糖尿病;E、吸烟;F、肥胖)近期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有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若有典型症状或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可明确诊断,进行治疗。可疑者需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者,偶见于正常人。应注意复查心电图,有症状及时专科诊治。房室传导阻滞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正常人群中的检出率约为2%~5%,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约占20%~30%。它是心脏传导阻滞中最常见,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应注意复查心电图,有症状及时专科诊治。3P-R间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心率较快时,P-R间期相应地缩短;反之,心率较慢时,则P-R间期相应地延长。健康人当心率在50-60次/分钟时,P-R间期亦可延长。必要时应作动态的追随观察,以决定其是否为病理变化。心脏早搏可建议:无心脏病背景者,多为生理性原因,可半年复查;如频发早搏,请及时就医;有心脏病者伴有早搏,建议专科治疗。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有症状请专科就诊。五、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g临床意义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1—30%————+(1)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2)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3)无症状HBsAg携带着。5—10%———++(1)既往感染过HBV;(2)急性HBV感染恢复期;(3)少数标本仍有传染性。①HBV感染已过;②抗HBs出现前的窗口期2—10%—+———(1)注射过乙肝苗有免疫;(2)既往感染;③假阳性1—6%—+—++急性HBV感后康复。0.5—5%+———+(1)急性HBV感染;(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10—15%—+——+既往感染,仍有免疫力。HBV感染,恢复期。5—15%+——++(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2)慢性HBsAg携带者;(3)传染性弱。即俗称的“小三阳”。5—10%+—+—+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提示HBV复制,传染强。即俗称的“大三阳”。30—40%4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肝病毒(HBV)表面的糖蛋白,存在于乙肝病毒的外壳部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出现于乙肝病毒感染早期患者血液中,除从血液中检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外,还存在于其他分泌物和体液中,如唾液、尿液、乳汁、精液等。可持续数月、数年乃至终身,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最常用的指标。乙肝病毒感染后,大部分人没有临床表现,但在血中可检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这类人通常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少部分人在机体免疫平衡被打破后,可发展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仅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记,不反映乙肝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及预后等。2、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乙肝表面抗原的对应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能在机体内存在相当长时间。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水平达10u/ml者,提示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的临界水平。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原是一种酸性蛋白,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的可溶性成份,存在于乙肝病毒的核心。e抗原在血清中出现时间稍后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而消失先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血清学指标,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说明传染性强。急性乙肝病人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提示有慢性化倾向,患者肝组织常有严重损害,易演变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e抗体是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对应性抗体,但它不是保护性抗体,不能抑制病毒的繁殖。e抗体阳性说明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弱,但并非没有传染性,常见于低滴度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或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阳性的急、慢性肝炎患者。乙肝病毒e抗体(HBeAb)的出现,常早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常伴有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若乙肝急性期出现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易进展为慢性乙肝。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出现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可能进展为肝硬化。5、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是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的对应抗体。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它的存在反而是受到乙肝病毒侵害的指标之一。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包括IgM、IgA、IgG三种类型。IgM型是判断急性乙肝的重要指标,是机体感染乙肝病5毒后在血清中最早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一般可持续3-6个月。如HBcAb—IgM持续高滴度,表明病人乙肝有慢性化倾向。若在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中,HBcAb—IgM滴度高,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是传染性强的指标之一。HBcAb—IgG出现较晚,不是保护性抗体,检测HBcAb—IgG有流行病学调查意义。6、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是乙肝病毒核酸成分,是直接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状态及传染性的最佳指标,血中HBV—DNA存在是乙肝病毒感染最直接、最灵敏和最具特异性的标记。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中HBV—DNA临床价值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以及对治疗效果和抗病毒药的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常用高滴度或低滴度来判断乙肝的转归和预后,如果检出高滴度(1:100以上),说明正处于患病中。预防建议:A注射乙肝疫苗;B不以任何方式吸毒;C不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制品;D不公用剃须刀、牙刷和其他不洁医疗器具等;E洁身自爱,不搞不洁性行为;F乙肝通常不会由一般社交接触传播,如拥抱、握手、公用办公用具等。六、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验意义及正常值参考范围检验项目名称临床意义正常值范围白细胞(WBC)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痴呆药、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等。(4—10.0)×109/L红细胞(RBC)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登山病、剧烈运动、激动等。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妊娠等。(3.5-5.8)×1012/L血红蛋白(HB)增加:多见于真性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病、脱水等)。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及大量失血。(110—165)g/L6红细胞压积(HCT)增加:见于脱水、烧伤、大手术后、血液粘度随红细胞压积的增高而增高。减低:见与各种贫血。35—50%血小板(PLT)增加:见于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脾切除术后,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等。减少:见于造血功能障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迸、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增加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30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17.5—48.0%红细胞沉降率(ESR)生理性加快:经期、妊娠3个月后至产后1个月病理性加快见于急性炎症、风湿热、结核、风湿病活动期、严重贫血、组织损伤、恶性肿瘤、重金属中毒。男:0-15mm/h女:0-20mm/h第二部分常见疾病分析与防治指导一、常见生活方式疾病超重或肥胖1、概念:体重超重或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正式宣布肥胖为一种疾病。2、危害:1)寿命缩短:男性肥胖者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女性是1.47倍。2)危害心理健康:影响美观、生活不便,会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3)诱发疾病: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胆结石和癌症、内分泌、代谢紊乱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可以引起关节痛、浮肿、活动耐力降低等。此外,肥胖还易使皮肤脆性增加,易发生皮炎、摩擦伤、并容易合并化脓性或真菌感染。肥胖严重威胁健康,医学界称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为“死亡四重奏”。3、原因(发病危险因素):7A、遗传因素:家族史。B、不良生活方式:偏爱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