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1、范围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肠道传染病。3.2临床表现3.2.1每日大便次数≥3次,粪便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甚至危及生命。主要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特征参见附录A。3.2.2已排除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及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的腹泻。3.3实验室检查3.3.1粪便常规检查粪便有性状改变,常为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稀便、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或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多见于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等细菌和某些病毒等所致的腹泻。稀便、水样便,镜检可有少量或无红、白细胞,多见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等所致的腹泻。3.3.2病原检查从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检出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志贺菌属、溶组织内阿米巴、伤寒沙门菌以及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或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核酸片段检测阳性(详见附录B)5诊断5.1临床诊断病例:应同时符合3.2、3.3.1,3.1供参考。5.2确认病例: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3.3.2。细菌:沙门菌肠炎,大肠杆菌肠炎(5种),致泻性弧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病毒类:轮状病毒肠炎,诺瓦克病毒肠炎,肠腺病毒肠炎,寄生虫:隐孢子虫病,蓝氏甲第鞭毛虫肠炎。丙肝诊断3.1流行病学史3.1.1曾接受过血液、血液制品或其他人体组织、细胞成分治疗,或器官移植。3.1.2有血液透析史、不洁注射史,或其他消毒不严格的有创检查、治疗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3.1.3职业供血者,特别是接受过成分血单采回输者。3.1.4与HCV感染者有性接触史,或HCV感染者(母亲)所生的婴儿。3.2临床表现3.2.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2.1.1病程在6个月以内,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3.2.1.2可有轻度肝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脾肿大;少数患者可伴低热或出现黄疽。3.2.1.3部分患者可有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3.2.1.4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3.2.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2.2.1病程超过6个月,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3.2.2.2部分患者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轻度肝、脾肿大。3.2.2.3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3.2.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2.3.1可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季肋部疼痛或不适等。3.2.3.2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及腹壁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3.2.3.3失代偿期患者可有腹水、肝性脑病及消化道出血史。3.3实验室检查3.3.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血清ALT、AST升高,部分病例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部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亦可有ALT、AST升高。3.3.2血清抗—HCV阳性(抗—HCV的检测方法见附录A)。3.3.3血清HCVRNA阳性(HCVRNA的检测方法见附录B及附录C)3.4组织病理学检查3.5影像学检查5.1疑似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1.1符合3.1(流行病学史)和3.2(临床表现)。5.1.2符合3.1和3.3.1(肝功异常)。5.2临床诊断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2.1符合3.3.2(血清抗—HCV阳性)和3.1。5.2.2符合3.3.2和3.2。5.2.3符合3.3.2和3.3.1。5.3确诊丙肝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和3.3.3(HCVRNA阳性)。5.3.1急性丙肝诊断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3.1.1符合3.3.3和3.2.15.3.1.2符合3.3.3和3.4.1(组织病理学检查)5.3.2慢性丙肝诊断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3.2.1符合3.3.3和3.2.2。5.3.2.2符合3.3.3和3.4.2(组织病理学检查)5.3.2.3符合3.3.3和3.5.2(影像学检查)。5.3.3丙肝肝硬化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3.3.1符合3.3.3和3.2.35.3.3.2符合3.3.3和3.4.3(组织病理学检查)5.3.3.3符合3.3.3和3.5.3(影像学检查)需要报告1、医生首次诊断的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2、既往病例已治愈,再次感染的,需再次报告;3、HCVRNA阳性者,不论抗-HCV是否阳性,均须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并进一步区分急、慢性;4、无HCVRNA检测条件,但抗-HCV阳性,并经医生诊断,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不报告1、抗-HCV阳性,但HCVRNA阴性者不报告;2、疑似诊断不报告;3、医生首诊已报告的,不再重复报告。乙肝诊断1、急性乙肝:5.1.1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乏力和消化道症状,可有尿黄、眼黄和皮肤黄疸。5.1.2肝脏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和AST升高,可有血清胆红素升高。5.1.3HBsAg阳性。5.1.4有明确的证据表明6个月内曾检测血清HbsAg阴性。5.1.5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5.1.6胆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5.1.7恢复期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5.1.8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1.8.1同时符合5.1.1和5.1.35.1.8.2同时符合5.1.2和5.1.35.1.9确诊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1.9.1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45.1.9.2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55.1.9.3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65.1.9.4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1.72、慢性乙肝:5.2.1急性HBV感染超过6个月仍HbsAg阳性或发现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参见附录A)5.2.2HbsAg阳性持续时间不详,抗HbcIgM阴性。5.2.3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征如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和肝、脾肿大等(参见附录B)5.2.4血甭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有血浆白蛋白降低和(或)球蛋白升高,或胆红素升高等(参见附录B)5.2.5肝脏病理学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参见附录B)5.2.6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见附录C)5.2.7疑似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2.7.1符合5.2.1和5.2.35.2.7.2符合5.2.2和5.2.35.2.7.3符合5.2.2和5.2.45.2.8确诊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5.2.8.1同时符合5.2.1、5.2.4和5.2.65.2.8.2同时符合5.2.1、5.2.5和5.2.65.2.8.3同时符合5.2.1、5.2.4和5.2.65.2.8.4同时符合5.2.2、5.2.5和5.2.66鉴别诊断大三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抗-HBc)、小三阳:表面抗原(HBs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6.1慢性HBV携带者•6.1.1血清HbsAg阳性史6个月以上。•6.1.21年内连续随访3次或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且无慢性肝炎的体征如肝掌、蜘蛛痣、脾大等。•6.1.3HbsAg阳性,血清HBVDNA可检出(大三阳)。•6.1.4肝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坏死和纤维化。•6.1.5疑似病例:符合6.1.1、6.1.2和6.1.3•6.1.6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1.46.2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6.2.1血清HbsAg阳性6个月以上。•6.2.2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6.2.3血清Hbs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HBVDNA检测不到(包括小三阳)。•6.2.4肝脏组织学检查无明显炎症和炎症轻微。•6.2.5疑似病例:符合6.2.1、6.2.2和6.2.3•6.2.6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2.4•6.3其他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非嗜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其他病因所致肝炎。•6.4乙肝和上述其他肝炎也可合并发生。乙肝报卡原则需要报告1、医生首次诊断的疑似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区分急、慢性;2、医生首次诊断的乙肝肝硬化和乙肝病毒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按慢性乙肝报告;3、跨年度既往病例诊断变更或因乙肝死亡应再报告。不报告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2、已明确报告的病例(如何把握是不是报告过?);3、体检或术前常规检测结果阳性,但未经医生明确诊断或经医生明确诊断不符合乙肝诊断标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