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一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1.1“世界工厂”近几年来,对中国现实国际分工地位的研究已经演化为有关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讨论和争辩。所谓“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有一大批企业和众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地位。能够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应该在重要产业有一批企业群在生产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成为世界的排头兵,其一系列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主要份额,甚至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对外贸易方式也是进口资源产品或一些初级产品,通过自己国家发达的研发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生产出世界所需要的高级制成品,其进出产品的附加值相当高。世界工厂的形成不仅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庞大规模和生产的成熟发达,而且显示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能力,表现为占有世界制造业工业品出口的相当份额。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曾经提出,在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后是英国、美国和日本。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把世界工业产品的1/3-l/2和世界贸易额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19世纪末,发展中的美国也建立起大机器工业生产,美国在电气、汽车、化工、药品等制造领域对欧洲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20世纪70年代,日本迅速崛起,在众多被认为由西方坚不可摧的大企业所垄断的工业部门取得了全球性的领导地位,如汽车、摩托车、手表、照相机、光学仪器、钢铁、造船、履带式雪上汽车、自行车、钢琴、拉链、收音机、电视机、音响设备、计算器和复印机等等,尤其是日本的电子、家用电器和汽车产品席卷全球市场。上述“世界工厂”的出现同时还伴随着一批主导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及发展,由于这些企业在世界制造业领域的垄断性优势,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特定国家或区位因此具有主导世界范围众多制造领域的创新产品、生产潮流和生产标准的领袖地位。例如,在日本作为“世界工厂”的年代,汽车业的丰田、日产和本田;家用电器业的松下、东芝、三菱和日立;钟表业的精工舍、西铁城和东方表等等厂商和品牌在世界市场上都是耳熟能详的。对比而言,毫无疑问,当今中国的制造业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的目标仍非常遥远。尽管中国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但其附加值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制造产品都出至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中国企业及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度和影响力微乎其微。1980-2008年的29年间,中国出口额从181亿美元增长为14285亿美元,但外商直接投资出口额却也从0.08亿美元增至7906亿美元,所占比例额从1980年的0.04%涨到2008年的55%。从整个出口贸易方式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是从传统的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方式逐渐转变,1980年,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例为94.52%,加工贸易出口比例为5.14%,但到200年,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例降到了46%,而加工贸易出口额却增加到了47%,特别是从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始终都占整个出口贸易的50%左右,而且其中由外商投资企业所主导的加工贸易出口始终都占整个加工贸易出口的70%到80%,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这期间,1991年,中国所有产业的出口中外国子公司所占份额为17%,制造业中占16%;。2001年,所有产业出口的50%和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于外国于公司。再者,客观估计中国在地区乃至全球分工中的参与度及作用力还需要跃出国际贸易这个单一的判断指标。1991-2008年间,虽然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技术产品方面的竞争力提高的速度尤其可观,但占整个出口产品的比例还是相对较低。1991年,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额为28.8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量的的4%,2008年这一出口额已经增加到了4156.1亿美元,增长了144倍之多,包括通讯设备、自动化数据处理设备和计算机零部件在内的10种主要产品已在当今世界贸易中占相当地位,但在所占出口总量上却也只有29%的份额。这说明国内企业还大多集中在低技术部门,尤其是玩具、旅行箱包和纺织纤维等方面,并没有达到世界工厂所需要的完全掌握全部或大多数高新技术部门的要求。而且这些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中到底有多少是由我国完全或大部分独立开发的产品还不好说。因此,单从产品的出口额上判断我国的分工地位是不准确的。我国当前并没有像以前不同时期的英国,美国,日本一样拥有生产世界产品的绝对优势,即,科学技术优势,产业结构优势,管理经营优势。之所以当前世界上学多产品被印上中国制造的标签主要还是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再加上发达国家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提高产业内经济的需要等因素,才使得我国现在出现替别人代生产世界产品的这一现状。中国并非其所谓的“世界工厂”,其实际形态事实上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加工厂”,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被动接受者,处于国际垂直分工的低端。1.2我国当前国际分工的地位及不利表现。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我国还是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西方发达国家把大量的资本投入中国主要还是由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制造业生产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工业配套能力较强;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但是,中国制造业本身也存在很多劣势: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物流成本高,物流企业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规模和质量上的显著差距。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完整的,在世界范围内站得住脚的工业制造业体系。在一定时期不能占领价值链生产的高端的情况下,就不得不继续凭借其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进入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这当然就会在国际分工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1.2.1.实得经济利益较低中国目前正处于世界生产价值分工链的最低端,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进行生产组装。尽管中国向世界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种产品,工业制成品的产量相当大,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却并不高,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够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因为此,日本经济学家关志雄用“丰收的贫困”来描述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一般而言,处在“微笑曲线”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的产业利润只有5%。有人这样概括在中国的外国投资商:他们拿出30%的资本,拥有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中国的资本只能拿30%的利润。而对于OEM这种“贴牌生产”,有专家估计,外国人拿走了92%的利润,中国最多拿到8%。正是由于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这种地位,又有舆论将中国企业比作“国际民工”。1.2.2阻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不会永远保持现状,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是必然的,但是长期处于国际分工底端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阻碍其将来的转型升级。首先,以国外企业投资构筑起来的的产业结构影响了转型升级的动力。加工贸易的绝大多数核心技术都来自于国外的跨国公司,长期依赖于这些企业就会形成惰性,不愿去承担未知的技术研发成本,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又必须以科学技术生产力提高为基础。其次,长期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消费结构也制约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当前我国的产业部门是按照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来构建的,也就是说国外需要什么消费品,我国就在国外许多跨国公司的主导下生产这些产品,虽然产业部门相对齐全,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含量的产业较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较少,缺少合理性,没有一个科学的产业结构规划。1.2.3有悖于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产品的加工在整个产品生产链上属于最低端的环节,对自然资源的要求很高,对加工地区的环境影响也较深,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可以是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这也必然会以高资源消费,高环境污染为代价,这与我国科学的发展观相悖。在约140万hm2的污水灌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面积的64.8%,其中严重污染的占8.4%;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我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天然草地面积逐年缩减,90%的草地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50%;从1990年到2001年10年间,我国石油消费量增长达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未来20~30年内我国矿产品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据预测,202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品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矿产将难以保证需求。1.2.4贸易增长的夸大与摩擦中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这种高速增长的贸易额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却被夸大,因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很大比重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民族企业的进出口增长能力。从进出口总额来看,1991-2004年间,外资企业进出口份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首次超过50%,成为中国进出口总额贡献最多的企业。从出口比重来看,外资企业出口份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在2001年超过50%,成为不同性质企业中出口最多的企业。就现阶段来看,由于中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等技术产品的大量出口必然导致贸易摩擦的上升。2006年1月至5月,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32起,涉案金额4.8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整个实体经济形态也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如果还长期以“制造业加工厂”的模式发展,势必会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影响工业部门现代化工业的进程,有悖于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方向和最终目标,不符合和发展谐社会及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地位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议程上来。那么怎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国际经济发展中谋求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从垂直分工的低端逐步向高端演进,逐步参与世界水平分工的模式,以赢得更大,更具有长远意义的利益。二国际分工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理论在探讨怎样优化我国国际分工地位前,先来回顾下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这是解决我国国际分工实际问题的理论前提。2.1国际分工的概念与形式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国际分工的形式主要有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和水平型的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这类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这类分工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在这种国际分工中,参加分工的各个国家都有类似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由于生产的专业化,既可以节省生产费用,使生产成本降低,又因使用专业设备生产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我国国际分工的地位也就是从劳动生产率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垂直分工向高劳动生产率,高回报率的水平分工演进。2.2传统的决定国际分工发展的条件2.2.1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上。迄今为止的三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生产领域,不断改善了工艺技术、劳动过程和生产过程,使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随之发生了变革。生产力又决定着国际间分工的地位,谁在科技创新,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谁就在国际分工的中占统治地位,获得巨大的分工利益。生产力的发展还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有着确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