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限度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王瑞丽课题负责人单位:柱濮小学课题立项时间:2012年2月课题结题时间:2013年1月目录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二、课题概念的界定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七、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九、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十、课题研究的成果与成效十一、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十二、课题组成员十三、参考文献目录“最大限度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结题报告柱濮小学课题组执笔人:王瑞丽《最大限度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我校英语学科规划课题。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和支持下,在全体参研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完成了预设的研究任务,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做课题结题汇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该课题研究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宏观上讲,人才的培养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人才成长的规律,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具有时空性,时代不同,对社会性人才的要求会随之变化。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人际交往更加频繁,口语交际是人们最基本、最经常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口成章”“能言善辩”是现代人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须从娃娃抓起。2、该课题研究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语文,即语言文字,口说为语,书面为文。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而且“说”当为语文第一能力,“写”当为语文第二能力。事实上,善说者一定善写,“我笔写我口”;善写者不一定善说,“说”需要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心理和得体的态度。在20世纪90年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遵循语文教育的特点编入了“说话”内容,但单一的“听说”非真正意义上的“语”,因此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同时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充分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时代的要求,口语交际训练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3、该课题研究是我校教学教研的迫切需要。口语交际教学还存在一定问题,口语交际课有时还流于形式,有些教师不知如何去上口语交际课,学生不敢表达,语句欠完整,条理不清,体态别扭……教师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人才,所以语文教学中,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4、同一领域的研究需要深化。目前,关于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有的已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但各自研究的对象、研究的侧重点等有所不同,某些观点、做法能为己所用,但非“根治百病的良药”。而且,通过争鸣,人们的认识才能深化,才能提出真知灼见。基于上述几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校情的口语交际训练新路子,为类似学校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训练策略与方法,为口语交际教学再积点滴经验。二、课题概念的界定1、口语交际训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体交际环境的创设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规范和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能力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明交际素养的一种教学过程。2、口语交际中“敢说、会说、善说”三个不同层次要求、紧密相连、渐进提高的训练过程。“三环节”是本课题研究的三个切入点。3、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即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与方法。三、研究的指导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出切合校情的口语交际训练策略,促成学生具有一定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和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以此深化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四、研究的预期目标1、获得切实可行的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策略,形成经验成果,运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推动学科教学改革研究。2、使全体实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发展,学习成绩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3、促进实验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教学能力、理论水平的提高。五、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依托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开展研究,主要理论有:1、布鲁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口语交际训练中,要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心理素质水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情境活动中开展训练。2、儿童心理学和语言学。儿童身心有自身的特点,其心理活动形式主要是注意、感知、理解、记忆和思维,语言是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言语交际的基本原理。口语交际是一个在具体的语境条件下,表达者通过一定的传递途径发出信息,并由授受者接受信息,以此达到一定交际目的、完成一定交际任务的过程。参与交际的人必须轮流充当表达者和授受者,否则无法展开交际。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的动机和目的,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4、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归宿,教学建议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参考。六、研究的主要内容1、学生“不敢说”“不会说”的现状调查分析,针对具体问题,围绕训练目标,初步提出对策。2、口语交际有效教学的模式,包括课内外训练的内容、步骤和组织训练的方式方法等。这是研究的重点。3、精彩的口语表达与文明交际的整合训练策略。这是研究的难点。4、口语交际教学的考评办法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细则。七、研究方法和原则(一)研究的主要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运用对比实验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实验教师针对实验班有目的地开展实验,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根据情况发展适时调整研究计划,修正方案,直到问题得到解决。2、对比实验法。横向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实验班施加影响,来考察比较两班的反应差异;纵向对比学生个体实验前后的能力、兴趣、情感等,以确定实验效益。3、经验总结法。对实验中某一成功的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探讨其普遍意义,用以指导实践和研究活动。4、个案研究法。对特殊家庭的学生和转入学生的情况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因材施教。(二)研究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在实验中用科学理论作指导,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2、系统性原则。根据儿童身心特点,训练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分层训练与整合训练相结合。3、整体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面向全体学生,全员发展。4、以生为本原则。训练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步骤研究周期:二年(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具体安排:1、课题准备(2009.5)主要工作:(1)对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并认真分析原因;通过问卷、座谈,了解学校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态度,并作正面引导。(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自己的任务。参与人员:课题全体教师成果形式:调查报告2、课题立项(2009.6-2009.7)主要工作:(1)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请·评审表》(2)对课题进行初审论证。成果形式:实施方案3、初步实验(2009.8-2010.6)主要工作:(1)通过因特网,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熟知实验方案,专题讨论的训练目标,实验教师拟定个人研究计划。(2)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汇总;“口语交际”进课表,每周1节研讨课,初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学生“三环节”训练策略与方法,按“读→写→说”逐步训练;举办“读、写、说技能”专题讲座,在喜闻乐见的训练活动中渗透表达与交际的整合训练。开展口语交际课模式探讨,实验教师写好教学随笔和经验交流,参与人员:课题组全体人员。成果形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案例、经验交流。4、中期评估(2010.7-2010.8)主要工作:收集整理资料,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在专家指导下安排下一阶段事宜。成果形式:中期研究报告5、深入实验(2010.9-2011.4)主要工作:按中期部署,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成果形式:与初期成果形式同6、结题验收(2011.5-2011.6)主要工作:自审完善工作,接受区教研室的终结性评估。汇编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准备口语交际教学汇报课。成果形式:论文、案例集(含音像)、结题报告九、课题研究实施过程1、课题准备(2009.5—2009.7)(1)通过文献研究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当前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情况,明确本次课题研究的要求。通过文献研究,搜集整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任务。(3)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请·评审表》(4)对课题进行初审论证。2、实施阶段(2009.8-2011.1)(1)对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教师研究水平和平时教学中处理口语交际课程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待口语交际的态度以及口语交际的水平。(2)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我校的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学生情况看,不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口语交际就是语文课上的事,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口语交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方面,虽然认识到口语交际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但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在训练形式、训练途径、训练方式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行改革。(3)通过因特网,教学资源进行理论学习,写好读书笔记和理论学习心得,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4)熟知研究方案,拟定个人研究计划。(5)整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和途径。(6)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做好个案研究追踪记录。(7)收集整理资料,反思前期研究工作,在专家指导下安排下一阶段事宜。(8)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日记,开展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活动。(9)按中期部署,充实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运用、发展已有成果,不断总结、完善。(10)深入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深入探究口语交际的教学原则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与策略;构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形成口语交际评价方案。3、结题验收(2011.2-2011.3)(1)自审完善工作,撰写结题报告。(2)提交课题结题申请,准备结题资料。(3)接受区教研室的终结性评估,汇编研究资料,准备口语交际教学汇报课。十、课题研究成果与成效(一)、课题研究成果研究工作是艰辛的,是劳累的,更是枯燥的。但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研究取得效果时,看到学生在我们的研究活动中不断成长、进步时,又是令人鼓舞的。二年来,本课题在全体参研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研究成果。1、掌握了口语交际的基本特征(1)对话性所谓对话性,指口语交际是信息交流双方面对面的就某一话题而进行的言语活动。它与书面语交际有着本质的区别。书面语交际是交际一方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另一方通过阅读、理解间接地接受信息;而口语交际是一种直接的交际活动,需要听话者对交际的内容当面作出反应,说话者根据听话者的语言、表情、动作等,不断调整说话的方式和内容,以便交际得以正常开展。(2)功利性任何口语交际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口语交际一般是双向的,交际双方都要从同对方的言语交流中获得某种信息,达到某种欲望,得到某种利益。不要说外交谈判、业务洽谈、教师教学、演讲比赛等是这样,就连日常寒暄也决不是毫无目的的。因此,口语交际功利性要求是直接的、瞬时的,交际的效果必须迅速地得到反馈。(3)情境性口语交际是在具体情境中产生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