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六课。本课在探究能力方面侧重“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让学生经历运用“假设与搜集证据、控制变量”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科学方法的理解。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小学生虽然接触过摆。但是对于摆依然很陌生,特别是关于“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并不清楚,也正是因为说不清楚,这就为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增添了动力。由于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研究问题,因此当“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后,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获得科学的结论。说教法、学法:教法: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受益无穷。因此,我将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综合本课特点,我将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多更好的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教学目标:科学目标: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过程与方法: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绳长度、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绳长度、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教学准备铁架台、记时器、线若干、重物、记录单、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摆(板书:摆),上节课我们各组都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摆,并行进了实验,测量了10秒钟内摆动的次数,同学们看,这是老师统计的各组的实验数据(投影展示数据),结合这些数据观察你们各组的摆,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学生阐述观点(板书)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看来你们是用心思考的。那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小结:今天我们来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板书:快、慢、?)二、假设并制定探究方案猜想与预测1、学生猜测并讨论。(如果学生在前面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就把这部分提前,猜测完出示研究课题,再设计实验方案)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但所有的科学争论都需要实验来验证。下面我们来设计实验方案。2、制订实验方案。师:在这个实验中,一个问题和多个变量有关时,可以怎么研究?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一个量变化,其它量保持不变,做两组对比实验。各组任选一个研究问题,联系上节课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你们打算怎么做?完成实验设计单。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间交流汇报、补充,投影展示记录单,教师适当完善实验(怎么改变摆线长度?怎么改变摆锤重量?)。师:每一个对比实验中不变量和变量分别又是什么?师:明确了这些因素的控制,大家再讨论一下,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很会思考,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可以让我们的实验更加精确,研究更加科学的好建议,但是要学以致用,等会实验中咱们可都要把他们用上去。3、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汇报结论(学生汇报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及实验结论,投影展示记录单)(实验结果可能会出错,研究同一课题的小组如果发生冲突,让大家找一找出错的原因)教师问出错的小组,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有道理自己就再做一遍。汇总得出结论: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研究得出了: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的就越慢;摆线越短,摆的就越快。(板书)4、拓展与延伸。师:老师这还有两个摆,同学们看,绳子的长度相同,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学生猜测,说说理由。师:老师操作,一名同学计时,学生分组观察计数。师生操作,多次实验。现象:两次的实验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呢?——学生尝试解释。师:刚才分析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只说对了一部分。讲解:真正的摆的长度是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这叫做摆长。(板书)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长。所以说,摆的快慢应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长,摆动速度慢,摆长短,摆动速度快。(知识的提升)提问:如果我要想让这两个摆摆动速度一样,怎么办?生:将两个摆的重心调至一条线上,也就是将其中的某一个的摆线调长或调短。师:看来你对我们所学的知识理解了,能学以致用了,很好!三、课外延伸。我发现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很大,实验感悟颇多,谁来说说?(投影展示,学生说)看来同学们这节课真是收获很大!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种摆,如钟摆、风铃、秋千等,钟摆就是利用了摆的一些特点来做成的,它在一分钟内被摆动60次,同学们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钟计时器吗?课下研究,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下课实验记录单第小组猜测摆的快慢与有关摆的快慢与有关实验方案(可以写或画)实验记录(10秒)对比内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实验结论实验感悟板书:摆的研究摆长长短摆动慢摆动快摆线长度摆锤重心教学反思: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出大胆、新颖且有一定“道理”的假设。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常常只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如: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2、在单位时间内摆的次数,有时并不是整数次,学生难以记录。有的不到一次则也算摆一次,有的不到一次就忽略不计。这样就造成组与组之间的误差增大以及每次数据之间的误差。因此,我认为在实验设计前,教师必须直接说明或引导学生明白误差的存在,确定一个能使误差减到最小的计数方法。我规定学生摆动不到一次的都忽略不计,完整摆动一周算一次。3、本堂课原本设计学生课上将两个实验都做,但在试讲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发现学生研究不透不细,和王老师交流后,本堂课没有让学生对两种假设进行一一研究,而是选择其一进行深入探究。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专心于一个目标获得了最大的收益。4、本课在知识点理解方面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经过王老师的指点,将本课重点放在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特别是要让学生对研究过程做出描述和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5、对比实验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轻松,特别是对于几个变量的控制,学生显得易如反掌。因此,在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及实验结论时,我将更多的重点落实在实验如何具体的做法上。过程本身也很重要。思维的精细、缜密就是在一次次活动中练就的。让学生说说,具体怎样操作?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摆锤的重量打算怎样来调整?摆线的长短你们打算怎样调整?分别调整多长多短?摆线的不同,相差大好还是相差小好?等等这些。动手之前先动脑,可以克服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度,提高学生理性思考水平。6、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具有充分的思考、设计和动手实践的机会。7、适时实施“生成性”问题的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高超体现,而本人却在这方面非常欠缺,有时会将知识生硬的塞给学生,不能灵活应变,以后希望得到各位前辈的指导。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发表于2008.04.2213:26《摆的研究》说课稿2010-05-2623:10:29|分类:五年级下册科学|举报|字号订阅我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科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自己本节课的设计。一、说教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有些物体的运动是摆动,如:钟摆、秋千、摇篮、吊床、拳击沙袋------“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但他们不知道摆动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实验过程中变量与保持不变的量,如何收集有效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二、基于我对教材、学生的了解与分析,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自己的实验,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预测。初步了解影响摆摆动的因素是摆长。2、过程与方法:经历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摆的摆长对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活动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需要反复的测量记录才行。三、说教法、学法。为了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主要采用对比实验法,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2、学法。与教法相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四、教具使用:铁架台、长短不同的线绳、小螺帽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我手心里握着一个简易的摆大家想看看是什么吗?问学生: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板书:单摆2、教师:关于单摆,你们知道些什么知识?(指名学生说说)3、目标确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中有什么奥秘。(把课题板书完整)指明复述。(二)、目标教学(探究新知)1、让学生学会测定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1)教师:要了解摆的奥秘,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2)讲解如何使用秒表记时。(3)教师与学生合作:测定讲台上的摆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教师同时指导,怎样减小误差。(每组到老师处领一个摆,组内自行分工:记时员,操作摆的人员,记数员,记录员,汇报员。)(4)学生合作测定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5)学生汇报。2、发现问题,作出假设。(1)谈话:同学们,你们汇报的实验结果,各组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上都不同,那为什么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会有快有慢?摆摆动的快慢究竟与什么有关呢?【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表达能力的限制,可能说一些较笼统的话,教师在指导时则要将假设具体化。这一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重要环节。(2)学生讨论,作出猜测。(3)学生猜测,归结为摆的快慢与摆角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有关。(板书)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教师:假设不一定是正确的,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实验1: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实验2:改变摆的角度大小实验。实验3:改变摆绳长短的实验。设计意图:从实验的准备到进行,到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选择研究对象---设计完善实验---合作实验验证---分析数据---汇报交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获得快乐,这正是我们科学教学的实质所在。(三)、目标练习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知识解决问题。1,我家有一个摆钟,可与标准时间相比,总慢几分钟,你能否帮助修理修理,使它走时准确呢?生:把摆长调短些。2,前几天,我邻居为自己的小女儿做了个秋千,可她小女儿因为坐上秋千时秋千摆的太快而吓得大哭,你能帮忙改进一下这个秋千吗?生:把秋千两边的绳子加长!这一环节与开课的引入环节前呼后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