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主体工程)目录1.混凝土工程………………………………………………………………11.1模板………………………………………………………………………11.2钢筋………………………………………………………………………81.3混凝土……………………………………………………………………152.砌体结构…………………………………………………………………201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1模板拼缝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接缝大;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人为或自然因素造成模板变形;导致后果:1、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2、影响砼构件观感质量;防治措施: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细部翻成详图,认真交底,认真拼装模板;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湿润;4、1-3mm模板拼缝应用双面胶黏贴,如下图:5、3mm以上模板拼缝,应用木片塞嵌牢固,并保持表面平整;2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2模板损坏、陈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陈旧、损坏导致后果:1、漏浆,影响砼观感,严重时出现蜂窝麻面及露筋;2、模板陈旧导致刚度不够,会造成砼构件尺寸偏差;防治措施:1、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模板使用计划;2、加强现场巡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相邻模板高差大于2mm,不符合规范要求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模板安装不牢固,板面支撑不合理;2、标高控制不当;导致后果:砼工程平整度差,影响观感及后期装饰工程防治措施:1、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2、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3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3模板内垃圾未清理干净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3、墙柱根部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清扫;导致后果:1、砼有效受力厚度减少,形成空洞,影响结构性能;2、在受水情况下,容易发生渗漏;防治措施: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同时应要求监理单位做好砼浇筑前的检查工作;2、封模前,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3、墙柱根部预留清扫孔,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模板存在孔洞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将墙模用于板模,未将原先对拉螺栓的孔洞封死导致后果:1、漏浆,影响砼工程观感;2、模板刚度受到影响防治措施:1、墙模、板模尽量避免混用;2、孔洞要用木楔或油灰将其封死,如下图:4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4模板在浇筑砼前未用水湿润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施工导致后果:干燥模板容易过量吸收砼中水份,影响砼质量,脱模后表面出现气泡、起皮现象防治措施:浇筑砼前1-2小时用水润湿模板,如下图:上翻梁处模板未能牢固安装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此处模板不容易固定,规范作法需花费较大人力物力,所以施工单位经常采用简便方法处理导致后果:1、模板变形,导致砼构件尺寸误差大;2、安装不牢固,模板倒塌;防治措施:必须采用钢管支架、钢筋支架或对拉螺栓的方法牢固安装模板,使其减少变性,下图为钢管支架方式,以供参考:5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5脚手架立杆间距过大脚手架立杆未设置扫地杆和斜撑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少租赁脚手钢管;2、施工单位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后果:1、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2、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防治措施:1、脚手架立杆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砼重量及施工荷载大小及开间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立杆的间距为800~1200mm(详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汇编》2-8章节中1.4.5款条文);2、脚手架立杆底端100~300mm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详见《建筑施工手册》5-1-2相关条文);木龙骨与墙模间距过大返回主要原因分析:为便于拆除墙模,脚手架立杆需距墙模一定距离,如不注意合理安排龙骨,即会出现问题导致后果:龙骨间距过大,导致模板容易下挠,板底出现不平现象防治措施:应根据模板设计合理安排龙骨间距,跨中部位龙骨间距一般为400~600mm。临墙、梁的首根木龙骨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m;60cm6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6脚手架立杆未落地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严重违反施工要求导致后果:1、支撑强度不够,导致模板变性;2、模板系统不安全,存在安全隐患;防治措施:楼板脚手架必须落地设置,并确保提供有效的支撑脚手架立杆下部未垫垫板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导致后果:在集中力的影响下易损坏下层楼板砼,造成结构缺陷,影响结构质量;防治措施: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6.3.1条款,脚手架立杆下部必须设置底座或垫板,如下图:未落地7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模板-7砼构件缺棱掉角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模板拆除过早导致后果:1、拆模时砼构件容易遭受破坏;2、砼强度未达到,无法承载上层重量及施工荷载,易造成受力结构损伤;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出现盲目赶工;2、要求施工单位多准备可供周转的模板(尤其是墙模);3、应按规范要求,正确把握模板拆除的时间,在一般气温下24小时内不允许拆除侧模;返回主要原因分析:导致后果:防治措施:8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钢筋-1钢筋直螺纹套筒可以用手松动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不认证操作,复查工作不仔细,钢筋和套筒的正反丝口不符合导致后果:钢筋连接不牢固,造成结构受力严重缺陷防治措施:1、要求监理组织检查、验收;2、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定位标记确保在挤压时和挤压后可按定位建记检查钢筋伸入套筒内的长度;钢筋焊接搭接长度不够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下料不当,造成搭接长度不够;2、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未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焊接;导致后果:钢筋连接不牢固,影响钢筋砼构件受力防治措施:1、钢筋下料应充分预留搭接长度;2、施工人员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3、要求监理加大隐蔽工程检查力度,并促成整改;9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钢筋-2钢筋电渣压力焊焊接质量不佳,上下钢筋错位明显超过规范要求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2、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3、顶压时用力过大,使上钢筋晃动和移位;4、焊后夹具放松过早,接头未及时冷却,使上部钢筋倾斜;导致后果:造成钢筋受力缺陷防治措施:1、钢筋端部歪扭和不直部分在焊接前应矫正,歪扭的钢筋不得焊接;2、上下钢筋在夹具内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3、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4、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2min在卸夹具,以免钢筋倾斜;钢筋焊接质量差,存在气孔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碱性低氢型焊条受潮、药皮变质或脱落、钢芯生锈;酸性焊条烘焙温度过高,药皮变质失效;2、钢筋焊接区域内清理工作不彻底;3、焊接电流过大,焊条发红造成保护失效,使空气侵入;4、焊接速度过快,或空气湿度太高;导致后果:钢筋连接效果差,影响钢筋受力防治措施:1、各种焊条应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培。药皮开裂、剥落、偏心过大以及钢芯锈蚀的焊条不能使用;2、钢筋焊接区域内的水、锈、油、熔渣及水泥砂浆等必须清理干净;3、引燃电弧后,应将电弧拉长些。在焊缝端部收弧时,应先拉长电弧,使该处适当加热,然后缩短电弧,稍停一会再断弧;偏心10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钢筋-3梁内钢筋接头位置有误,接头不允许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下料长度不合理;2、对规范不熟悉,未意识到不应如此施工;导致后果:受力薄弱区内留接头,构件抗震性能损失;防治措施:1、钢筋下料时应注意将接头避开箍筋加密区;2、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受压区不应大于50%,受拉区不应大于25%;同一连续区段内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积占总截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下料长度不合理;2、当有特殊情况发生,未采取正确处理方式,使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率超出规范要求;导致后果:过多接头的区域是受力薄弱区,构件抗震性能受损;防治措施:1、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2、现场发现有问题时,应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3、类似图示的情况,在钢筋焊接前,应针对处理钢筋错位问题;一般情况下,当楼层达到一定高度后,宜进行一次钢筋专项处理和调整,以保证焊接断面高度和错开比例;11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钢筋-4钢筋接头距起弯点过近,小于10d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单位为减少成本,利用下料所剩的短钢筋加接钢筋导致后果:焊接点离起弯点过近,钢筋加工时容易影响焊接质量防治措施:1、合理安排短钢筋的使用;2、加强钢筋翻样工作质量,合理安排钢筋配合;3、及时阻止施工单位使用此类钢筋,如现场发现已经使用,也应抽出重新返工;绑扎铁丝未盘起返回主要原因分析:施工人员为赶进度工作马虎导致后果:1、绑扎不牢固,浇筑砼时绑扣点易松脱,影响钢筋骨架的整体性;2、铁丝不盘紧容易与空气接触,造成铁丝锈蚀,进而造成墙面有锈点,影响工程表观质量防治措施:要求施工人员认真按操作规程作业,盘紧铁丝,建议参考下图:具体做法可参考《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钢筋安装分部中第16.3.20条款和《建筑施工手册》钢筋工程9-7-1-1条款12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钢筋-5楼板钢筋变形,上下排钢筋间距没有得到保障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马凳(钢筋撑脚)损坏、漏放、少放,无法支持楼板钢筋的施工荷载;2、施工人员在楼板钢筋上随意踩踏行走;导致后果:无法保障楼板有效受力厚度,导致楼板承载能力下降防治措施:1、马凳应具备一定强度,以免无法承受钢筋及人员重量;钢筋马凳的钢筋直径应与楼板厚度匹配,板厚小于30cm时为8~10mm,板厚为30~50cm时,为12~14mm,板厚大于50cm时为16~18cm;2、马凳应每隔1米放置一个;3、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扎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砼时派工人负责修理,确保钢筋位置的正确;楼板开洞处未采取技术措施(没有补强钢筋)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不熟悉节点处理方法;2、现场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后果:楼板容易出现裂缝防治措施:楼板开洞处必须补强,现场人员应加强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应参照下图进行整改:其他类型洞口的处理方法参考图纸13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版本1编号主体工程-钢筋-6钢筋锈蚀严重(氧化铁皮鳞落严重)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购买的钢筋进场时已经生锈;2、钢筋长期暴露在外容易生锈;导致后果:钢筋有效受力面积减小,且容易持续锈蚀,与砼的握裹力下降。造成砼构件容易开裂,达不到设计承载能力;防治措施:1、加强钢筋进场检验,严重锈蚀的不得使用;2、对于现场生锈不严重的钢筋可以采用人工除锈(用钢丝刷、沙皮),有条件的工地应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但如锈蚀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不用;墙、柱插筋严重偏位返回主要原因分析:1、钢筋固定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2、浇筑砼被振动器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导致后果:构件的有效受力面积减小,承载力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防治措施:1、在外伸的钢筋处加一道箍筋,按图纸位置安设好,然后用铁卡、方木卡好;浇筑砼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位移应及时校正;2、注意浇筑操作,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