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有效性“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这一作用却未必一定会把教育推向理想的方向。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理念、评价目的以及评价的方法和技术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而区域活动讲评是幼儿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范畴,现在在活动区讲评中还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我们尝试从一个区域讲评案例来对区域活动讲评有效性进行初步探讨。区域活动评价实录:今天教师围绕主题“动物”预设的区域重点是:1、益智区:按一定规律串珠。2、搭建区:为小动物盖一座温暖的房子。3、美工区:泥工--可爱的小动物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坐好: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活动区中都玩了什么?幼1:我在益智区玩得串珠子,串了一大串,我很开心。师:你真能干,串了这么多。可是我发现欣悦小朋友串的比你多,下次一定要努力,好不好?(幼儿有点难过地答应。)幼2:我在结构区拼了一座房子。师:你真棒!小朋友你们都过来看看他的房子,盖得好不好?漂不漂亮?(大部分孩子只是欣赏性的看了几眼,没有孩子研究这个房子是怎么盖起来的,幼儿的创意没有被大家发现。)幼3:我在泥工区作了一只小青蛙。师:你做的青蛙真像。师:那你们觉得自己今天玩得好不好?幼2:我在结构区盖房子,本来玩得好好的,可是杨泽城过来捣乱,把我的房子推倒了,我只好重新盖。师:某某,你这样子捣乱,小朋友会不喜欢你的。下次活动时,注意点,好不好?师:小朋友你们今天表现得都很好,每个小朋友都在自己喜欢的区里玩了,而且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老师希望下次活动区的时候你们能做得更好!表面上看,教师在今天的评价活动中似乎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评自己的活动,教师加以肯定。但是仔细分析,却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导向停留于以事论事的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而没有围绕预设的目标,让幼儿进行新经验的分享,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没有任何的推广意义,其他的幼儿根本不知道老师口中的“真好,真棒”到底是好在哪里?又是棒在哪里?可以说,这样的讲评,幼儿是一无所获的。我们将当前在区域活动讲评中存在典型性问题归纳如下:1、由于教师对讲评活动的教育功能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导致讲评的目的不明确,评价的导向盲目,如在结构区幼儿的新创意教师没有进一步挖掘,使它成为全体幼儿共同的新经验。2、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幼儿活动过程。教师对于评价活动的观念比较传统,从一句:“玩得好不好?”“都完成了任务”中可以看出教师关注的是幼儿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探索过程。如在益智活动中,只比较两个孩子串珠子的多少,而没有注意到串的少的这个孩子在这一过程是多么的认真,多么努力,忽视了幼儿的进步和努力程度。3、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整个评价过程教师的作用比较被动,对幼儿的交流未能体现出引领、归纳、和提升的导向作用,从而削弱了讲评活动的教育功能。4、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更注重技能掌握的好坏,忽视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如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对幼儿作品大多是用“××画得真好”、“××做得很像”、“你们今天都很棒!”好在哪里老师只字不提,评价敷衍而过,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忽视幼儿的个性发展。5、讲评的方式、方法单一局限。评价多集中在最后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和随机评价。只有集体讲评,忽视个体和小组评价。成功的讲评应该是有效的、动态的、互动的、策略的,我们应从功能上、理念上、教师的角色定位上、讲评的内容和策略等方面重新去认识、研究区域讲评活动,使讲评活动发挥其最佳的教育效能。一、加深认识,理解区域讲评的教育功能评价的功能不在于评判,而在于激励、诊断、导向、提升经验、促进幼儿同伴交流与学习等。在讲评时,不能简单地用好与不好来评价幼儿的活动,而应特别关注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所做的努力,个性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等。成功的区域活动讲评能使我们更全面了解区域的状况,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随机、灵活地让幼儿与人、事、物(材料、环境)交流、互动,进而促使区域活动各个要素不断优化、组合与协调,使活动区潜在的价值转化为真正的现实价值。二、转变评价观念,注重讲评活动过程在新《纲要》指导下,配合课程观的转变,评价观也发生根本的变化,从关注结果转化为关注过程,区域活动后的讲评教师尽可能做到注重幼儿在探索活动中作出的努力,即幼儿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不必过分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知识,而应该重点关注幼儿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教师对幼儿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幼儿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心理。三、准确定位,发挥教师在区域讲评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应能有效引发积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智慧,对幼儿的讨论和交流起到引领、支持、整理、提升的核心作用。在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善于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契机和讲评信息,能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使讲评环节成为区域活动的“热点”、“高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区域讲评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引导幼儿回顾与反思:通过回忆做过的事,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活动,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其二、引导幼儿分享与交流:能引发幼儿间的分享交流,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理解并进行判断,促使幼儿从同伴的交流讲述中获得信息。其三:引导幼儿迁移经验运用经验:教师在引导幼儿表述经验、展示经验的同时,应能以隐性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迁移整理经验、迁移经验、提升经验,激起再次探索活动的欲望。四、善于捕捉有效信息,使讲评的内容动态化。区域活动的目标在于发展个性,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该将区域讲评活动整合为幼儿区域活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区域讲评活动的教育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评内容的摘取和展开。在讲评时,讲评的内容要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要多采用积极性评价和纵向评价来评价幼儿,使幼儿体验到被肯定、成功的喜悦。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成为讲评活动的内容,如: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幼儿的社会交往水平,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幼儿区域规则遵守情况等。但这些内容并不是共同存在于某一次的讲评活动中,每次的讲评活动都应有侧重点,这些侧重点的确定有赖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细心的观察和捕捉有效的信息,并即时地生成。五、讲评方法多样化,促进师幼双向互动每次区域活动的重点都会有所不同,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点,同样的幼儿在不同的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讲评时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1、讨论法:设置或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的讲评方法。教师通过对幼儿区域活动情况的观察,抓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在集体中进行讨论和推广,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展开讨论;也可以是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与大家一起讨论。不管哪种讨论,目的主要让幼儿通过讨论思考,充分、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总结出大家较认同的学习方法,积累各种经验。2、成果展现法:展现作品分享成果,体验成功的讲评方法。成果展示式是教师在活动中发现某幼儿有创新的作品或有创新的玩法,讲评时展现交流,分享成果的方法。主要通过幼儿的作品展示,或者让幼儿自己将探索尝试的方法和过程再次进行当众介绍演示,让幼儿自己介绍互动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发展幼儿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如美工区或建构区中某作品的展示与介绍。3、探索主题法:围绕着现阶段的主题活动或半日主题活动在区角中投放新材料后而进行讨论交流的讲评方法。其特点是把区域活动的自主学习与集体活动相结合。讲评时教师与幼儿讨论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名称;交流发现哪些区域中的材料发生了变化,有些什么;讨论这些材料可以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哪些探索活动等,激发幼儿探索主题奥秘的主动性、积极性。六、尊重个体差异,讲评的范围点面结合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的范围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个别化讲评,小组化讲评和集体化讲评,个别化讲评是“以点论点”,小组讲评、集体化讲评都是“以点带面”。三种讲评在运用方式上要讲究策略。不同讲评方法,适用于特定的时机。个体化评价关注于幼儿个体的进步,宜采用激励法进行讲评,在鼓励的同时应不忘为孩子的进一步提高指明方向,而不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真好”了事。当区域小组活动中出现了某一操作问题且急待解决时,是运用小组评价的良好时机,教师提供支架法引导小组幼儿围绕当前问题一步步展开讨论,让幼儿在思维碰撞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进一步实践、探索,促使小组中幼儿共同的活动得以拓展。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典型性的问题而又无法即时解决时,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某一有价值的操作亮点时,当幼儿出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时则有必要在活动后组织集体化的讲评。综上所述,我们对区域活动讲评的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总结。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提高区域评价效能,让区域讲评活动成为区域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优化区域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