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节选)1《幼学琼林》这本书是过去的启蒙课本,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样,是十分优美的韵体文,让人易读易诵易记,所以一直流传至今。《幼学琼林》在内容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蒙书的材料,涉及范围很广,有天文地理、历史故事、人情世故、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等诸多方面,可谓无所不包。《幼学琼林》中还包括了大量的成语典故、神话传说和经典格言等,它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朗读和背诵,一经记住,永生不忘。地舆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望人包容,曰海涵;谢人恩泽,曰河润。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黑子弹丸,极言至小之邑;咽喉右臂,皆言要害之区。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将成而终止,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跋涉谓行路艰难,康庄谓道途平坦。跷地曰不毛之地,美田曰膏腴之田。【注音】舆(yú)隅(yú)仞(rèn)篑(kuì)跷(qiāo)膏腴(gāoyú)【注释】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代今来为宙。意思是说宇宙之江山虽然不改移,但古今之称谓各不相同。河清海晏:黄河变清,大海平静,比喻天下太平。河:古代特指黄河;晏:安宁。砥柱:黄河三门峡中的一座石山,立在黄河激流之中。以此比喻坚定不移,挽救危局的人。黑子:黑痣。弹丸:弹弓用的泥丸。东隅: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桑榆:太阳落山后余光照在树上,因此用桑树和榆树表示日落的地方。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造一座九仞高的山,因为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仞,古代七尺为一仞,九仞形容其高。篑,盛土的筐。【意译】天地间的山川河脉虽然不曾更改,自古以来它们的称呼却各有不同。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河清海晏是天下太平的征兆。希望得到别人的包含,说如同大海能涵容得下;感谢他的恩泽,就说像受到河水一样的滋润。争端凭空而起,而产生了意外纠纷,好像平地生了风波。有自己的主张能担当大任,遇事毫不动摇者,可称为中流砥柱。黑子和弹丸都是形容很小的地域;咽喉和右臂都是身体上重要的部位。做事先失败,后来才得以成功,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情将要成功,只差最后一点点的功夫,半途忽然停止了,就称为「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跋涉是说行路非常艰难,康荘大道是说道路极为平坦宽广。祖孙父子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已身、子、孙、幼学琼林(节选)2曾、玄。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乔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注音】梓(zǐ)【注释】五伦: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考:指(死去的)父亲。九族:始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汉代九族有二说: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一说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后世多从此说,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为九族。鼻祖:初祖、始祖。《汉书·杨雄传·反离骚》:“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汾隅。”《注》:“雄自言系出周氏,而食采于扬,故云始祖于汾隅也。”耳孙:离高祖很远,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所以叫耳孙。耳孙,远代孙。《汉书·惠帝纪》注引应劭曰:“耳孙者……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桥木:即乔木,枝叶高大挺拔,比喻父亲。梓木:是一种落叶亚乔木,枝叶低俯,比喻儿子。【意译】什么叫做五伦?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什么称为九族?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家族的始祖称鼻祖,远代的孙子叫耳孙。桥树高而上仰,好似做父亲的尊严;梓木低而下俯,如同做儿子的卑恭。故事链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中流砥柱位于三门峡大坝下方的激流之中。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距市区约30公里。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千百年来,无论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惊涛骇浪的冲刷,它一直力挽狂澜,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中,如怒狮雄踞,刚强无畏,自古被喻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昂头挺立在激流中,为过往船只指引航向。因此,人们把这座石岛--“中流砥柱”也叫“朝我来”。从此以后,中流砥柱就成了峡谷中的航标,船只驶过三门以后,就要朝砥柱直冲过去。眼看船就要与砥柱相撞时,砥柱前面波涛的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边安全的航道,避开了明岛暗礁,顺利驶出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