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小学化”,输在起跑线主讲人:徐灵芝主要内容一、幼教“小学化”的界定与现象讨论二、幼教“小学化”的危害探讨三、幼教“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四、幼小区别五、幼小衔接一、什么是幼教“小学化”倾向(一)幼教“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的教育现象。(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1、纪律规范:不许乱说乱动、发言先举手等2、课程:分学科、特长兴趣班等3、教育内容:认字、拼音、计数、英语等4、教育形式:课堂教学等5、学习要求:布置作业、进行考试等二、幼教“小学化”的危害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的早期教育才是科学的早期教育,任何片面发展都是畸形的!不能把我们的孩子被培养为“异化的人”;异化的早期教育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摧残孩子。针对严重的幼教小学化倾向教育部颁布了相关文件,要求防止和纠正幼教小学化倾向1、《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2、我省出台《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十项规定》3、北京将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4、教育部:坚定不移遏制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幼教“小学化”的危害(一)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发展的整体性、阶段性规律整体性作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生命体,幼儿阶段需要完成的课题不仅是身体的发育,还有艰巨的心理发展任务;不仅需要发展他们的智力、才艺,还需要发展他们不可缺少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良好的社会性等。而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都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拿大“早期幼儿报告”(2007)指出:“早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以幼儿身体的、情感的、认知的、社会性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整体性。在人生初期、全面的、协调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伤害幼儿整体的发展。阶段性儿童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儿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进程,学习和训练应建立在一定的成熟基础之上。实验一:格塞尔的爬梯实验格塞尔(Gesell,ArnoldLucius),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而成熟更为重要。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成熟度上,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催化作用。格塞尔用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1929年,他首先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本的观察,确认他们发展水平相当。在他们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对C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须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观察发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这个实验说明成熟是某些行为和能力产生的必需条件,是身心发展一种准备状态。在某些机能的生理结构成熟之前,学习和训练的成效可能是很差的,甚至是不可能进行的,对教育者来说,如果在成熟即将出现时适时给予学习和训练,将促进成熟的提前到来,加速个体的发展,如果无视成熟,试图成熟或消极适应成熟,都会影响和阻碍个体身心的发展。格塞尔的研究成果也证明了儿童的智力正如体力一样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有规律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与神经系统的日臻健全密切相关的。智力显然是人的机体的一个附属物,决非是与人体无关的自在物。格塞尔认为,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如果学习内容超过了幼儿认知水平,这样的学习不仅没有效果,还可能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1、孩子天性被扼杀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扼杀他们天真烂漫的个性,不利于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和训练,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无从谈起。著名画家丰子恺认为:“由儿童变成成人,好比由青虫变成蝴蝶”青虫生活和蝴蝶生活不尽相同,幼儿教育小学化,无疑是成人在青虫身上装上翅膀而教他同蝴蝶一起飞翔。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我们要科学的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让其自然的健康的成长。2.造成孩子厌学心理孩子在幼儿园就过早地进行小学知识的学习,诸如写字、算术、抄写等,容易造成孩子厌学心理。一是因为挤占了孩子玩耍、游戏的时间,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厌学。二是孩子在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由于违背孩子发展规律,在小学,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幼儿园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难度过大。3.挫伤孩子自尊心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4.影响孩子全面发展3-10岁是孩子的性格、思维和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间段,家长应该多侧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才能为孩子以后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5.让孩子失去幸福感孩子的童年应该为将来的生活进行准备。但是,童年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沉浸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中,在幼儿园阶段孩子就以牺牲玩耍、游戏,童趣童真为代价,过早地学习小学的知识,承受着过大的学习压力,体会不到快乐、体验不到自尊,体悟不到童年生活的美好,也许就会让孩子的人生真正输在了起跑线幸福上。OECD(世界经合组织的简称)曾在关于保教制度的调查报告书(2001)中,倡导了重视幼儿当下生活的早期教育观。报告指出:“幼儿时代,作为人生的一个阶段,是一个其本身就拥有极高价值的时代。对幼儿来说,自由的时间、独特的文化和游戏都是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东西。……幼儿能够基于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兴趣而生活,让幼儿始终保持那种意味着生活、是保育者必须牢记在心的追求,保教机构的秉此进行。”“一个儿童的早期保教经历就是他的人生经历,也同时是面向未来人生的准备。保障每一个生活在当下的儿童过有意义的生活。(二)扰乱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小学的教育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1、不能适应小学学习幼升小,6大不适应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胆小不自信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不爱主动思考纪律意思薄弱2、影响了教学计划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3、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4、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5、讨厌学习中国儿童发展中心曾在全国30个省市的小学一年级儿童中调查,结果,不喜欢语文的占35%,不喜欢算术的占40%。尤其发人深思的是,不乏幼儿时期就会认不少字、会快速计算加减法的儿童。这充分说明幼儿的入学绝不是一个仅仅狠抓学业知识准备就能解决的问题。三、幼教“小学化”的原因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1、应试教育的前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是应试教育的思潮前移的表现。成才的途径是——大学(好大学,名牌大学),——高中(好高中,重点高中),——好初中,——好小学,——再而幼儿教育学化。2、有的优质小学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所好,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3、家庭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中,表现得较为普遍的就是父母缺乏等待孩子自然成长的耐心。许多父母迫不及待要求幼儿不停的学这学那,过早地让孩子投入到所谓的“学习”环境之中。家长的观念和家庭教育的误区1、人才观人才=“人”+“才”2、教育观。(1)早期教育=提早教育。(2)父母对孩子期望过度。(3)以分数论“英雄”。(5)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5)重营养卫生轻体育锻炼。早期教育=提早教育?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陷入了一种误区,他们把早期教育生硬地理解为提早教育。早期教育:即学前儿童教育早期教育:指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个阶段,0-3岁儿童的教育4、幼儿园的因素(1)幼儿园的利益纠葛现在的幼儿园还是以民办园居多,而作为民办园,就必然有一定的营利性质。为了求得利益最大化,那么首先就要保证生源,而为了生源,迎合社会、家长的观念、需求则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背诵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2)幼儿园办学条件首先是师资力量问题在农村幼儿园尤其严重,真正懂得幼儿教育,具有良好教育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幼儿教师并不多,有些教师本身是农村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又没有受过专门培训,很自然就把小学教育的那一套运用到幼儿园教育了其次是大部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不达标,限制了正常的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3)安全问题,等等造成了许多民办幼儿园采用了一种惰性管理模式,把学生一关了之,——学拼音、写汉字、练算数,教师教、学生学、然后写,这样对教师的素质、学校的设备要求最低,管理起来最轻松,把出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了最低,真是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4)尚未完全衔接的小学入学方式5、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履职也难以做到尽善尽美教育管理部门于幼儿园的管理大部分只是“游击战式”的运动管理,以致检查时和平时完全两个样。更甚的是经常还有宣传和管理理念的自相矛盾——如我们的学前教育教材、资源包中仍有小学化的教学内容,有些专门的幼师培训、观摩课仍有小学化倾向,这也给我们的幼师带来了困惑,感到无所适从。四、幼小的区别要求幼儿园的课程要“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创意的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各地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措施,重新立规学前教育,淡化其浓重的应试功利性,让幼儿教育回归纯真的本位:从小培育孩子真善美的价值观、与人相处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个性化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等。1、教育内容不同。幼儿园教育直接经验为主是寓教于活动之中的,是通过游戏玩耍等形式来锻炼身体、培养学习兴趣和欲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交往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取向、发展良好社会性、体验快乐幸福小学教育间接经验为主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开始,学习成为孩子们主要的任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应对2、活动方式的不同。幼儿园教育通过直接感观、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幼儿园教育是寓教于活动之中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小学教育通过理解记忆学习。3、自控要求的不同。幼儿园虽然也很重视幼儿行为规范的要求,但纪律的约束度没有小学那么高,在小学孩子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要学习他虽不感兴趣但又必须掌握的知识。4、自我管理要求不同。在幼儿园教师把一切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自由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可在小学就不同,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开始,学习成为孩子们主要的任务,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