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与产生辉煌灿烂古希腊文明有重要关系的地理环境是A.大河提供丰富的水源B.险峻的山脉C.恶劣的沙漠环境D.浩瀚的海洋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B.公职人员的普选制C.奴隶主阶级的民主D.公民享有法律上的平等权利3.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B.雅典公民克里昂C.公民克里昂的妻子D.贵族布达拉斯的妻子4.以下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希腊的民主制度在雅典得到了完美的体现B.梭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是历史的进步C.国家为低等级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有利于他们参加政治活动D.经过斗争,长期在雅典居住的外邦人最终获得了公民权5.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里克利改革D.《十二铜表法》的制定6.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A.公民大会B.十将军委员会C.陪审法院D.五百人会议7.古希腊雅典国家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雅典国家并没有独立的专门监察机关出现,在监察体制上呈现着一种多元化的局面。下面不属于古希腊监察体制上呈现“多元化的局面”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首席将军8.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依据是A.法典的内容广泛B.法典的内容代表平民利益C.法典规定了债务奴隶制度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9.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10.罗马法制订和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对外扩张的需要B.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C.保护奴隶主的利益D.维系和稳固帝国统治-2-11.“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摘自《民法大全》),与上述这句话的思想最相符合的是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B.罗马法充满着封建迷信思想C.奴隶和隶农的逃亡必须遭受惩治D.奴隶和奴隶主在适用法律上地位不平等12.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A.平民的斗争B.帝国皇帝的重视C.罗马的扩张D.法学家的努力13.“《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注重诉讼程序C.法律至上D.内容广泛庞杂14.《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而同时期中国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造成以上区别的根本原因是()A.古罗马的法制比中国健全B.古罗马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中国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C.古罗马实行共和制,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D.古罗马是奴隶主贵族专制,中国是君主专制15.“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列,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B.确保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D.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该材料()A.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B.平衡议会和国王的权力C.说明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D.说明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确立17.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18.学者们认为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轮番而治B.对君主的制约-3-C.三权分立D.对权力的监控19.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B.英国国王的态度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20.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近代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举措是()A.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B.实行联邦制政体C.坚持人民主权原则D.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21.《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A.确立自由平等原则B.确立了共和制原则C.确立了联邦制原则D.确立权力制衡原则22.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3.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24.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4-①实行联邦制②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③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5.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26.右图所列内容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27.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28.当甲午战争正在进行时,恩格斯就预言:“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其中“革命化”是指A.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C.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D.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0.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A.颁布《资政新篇》B.掀起义和团运动C.主张“中体西用”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层的救亡图存运动●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的-5-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32.当《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传回时,消息灵通的中国人群情激昂。蒋介石日记载:“排日风潮,皆未稍息。此乃中国国民第一次之示威运动,可谓破天荒之壮举。”此“壮举”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国共合作33.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34.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35.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民族革命D.国民革命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36小题14分,37小题16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6-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历史必修Ⅰ》(1)据材料一,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4分)上述四国的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2分)材料二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此处指开始资本主义化的贵族地主)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旧势力再煽动民族情绪,挑起对外战争,结果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2)据材料二,“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2分)这种“错位”给世界造成什么影响?(2分)这说明德国有着怎样的色彩?(2分)(3)综合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民主制度建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2分)-7-高一历史第2页共4页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什么?(3分)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2分)-8-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2)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请为马克思的评价提供历史依据。(4分)高一历史第3页共4页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4分)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高一历史第4页共4页一、选择题1-5.DCBDB6-10.ADDDD11-15.ACDBD16-20.CCDCD21-25.CDABA26-30.BDDDD31-35.ABDCB-9-37.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