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郑国渠D.江南河2.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解读的是()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3.有学者认为,“China”来源于“Cina”(支那),“支那”一词语音,出自荆楚,其人文含义凸显了水田稻作农业。该观点强调“China”得名于()A.经济生活形态B.秦帝国的建立C.制瓷业的发展D.经济重心南移4.《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均出现这种状况,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的是()①“相地而衰征”②“千耦其耘”③“废井田,开阡陌”④“尽地力之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A.均田制的败坏B.土地兼并的严重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6.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7.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9.《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记载的是()A.工场手工业的规模B.官营手工业的分工C.私营手工业的繁荣D.家庭手工业的兴起10.“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A.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B.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C.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D.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11.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私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12.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13.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这种衣料应该是()A.麻B.葛C.丝D.棉14.“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1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A.汉朝洛阳B.唐朝长安C.宋朝东京D.元朝大都16、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17.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18.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发掘出许多唐宋瓷器文物,某文物部门拟写的下列出土文物清单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青瓷B.白瓷C.秘色瓷D.青花瓷19.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一致的是()A.“末富居多,本富居少”B.“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C.“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D.“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20.“……是以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与此观点相似的是()A.“省工贾,众农夫”B.“农商并重,工商皆本”C.“其商工之民,邦之蠢也”D.“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21.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说明此时()A.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压C.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22、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二战后的“西方”概念的内涵是()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和日本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23.下图是漫画家华君武在1947年创作的漫话,旨在揭露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A.扶持西欧以稳定资本主义B.援助西欧对抗德日法西斯C.扶持并控制西欧,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D.联合欧洲各国,干涉中国内战24.“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25.图8是一张抓拍到的1961年某日在铁丝网网成的柏林墙即将封闭的一瞬间,一个参与围墙行动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一方的照片,作为一手史料,可用于研究()A.美苏冷战B.欧共体成立C.马歇尔计划推行D.苏联解体26.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从古至今,一个强国领头的‘联盟’,不过是另外一个形式的霸权而已。”可以作为例证的联盟是()A.华约B.欧盟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27.欧洲历史行进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分裂因素——西欧一批实行民主的国家和中欧、东欧一批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对峙,在这种情况下,古老的“欧洲梦”又被提出了。直接推动这一“欧洲梦”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A.德国和法国B.英国和法国C.美国和苏联D.英国和德国2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①接受马歇尔计划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③成立欧洲共同体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9.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日本的影响是()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把握机遇,促进飞跃C.坐山观虎斗D.鹬蚌相争,渔翁得利30.1973年,某一国际组织号召其成员国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这一组织是()A.华沙条约组织B.联合国C.不结盟运动D.欧洲共同体31.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32.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它”是指()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政策C.“一国两制”的方针D.“一边倒”的方针33.1971年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案”被否决,“双阿提案”获得压倒性胜利,毛泽东高兴的评价重返联合国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表明当时()A.中美关系交恶B.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不结盟运动蓬勃发展D.“求同存异”方针取得成效34.某出版社发行了一套反映新中国外交历程的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都有标题,其中反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状况的一组标题是()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抵制逆流、分道扬镳D.越过惊涛、世纪风采、播种友谊35.“越顶外交”一词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媒体将当时世界一大国绕过日本率先访问另一国家的外交举动称为“越顶外交”。与“越顶外交”一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毛泽东访问苏联B.邓小平访问美国C.尼克松访问中国D.周恩来访问印36.“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与此材料相关的新时期外交政策或方针是()A.不结盟政策B.另起炉灶方针C.“一边倒”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37.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苏联国家和中国合力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评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多国结盟的特点B.是新世纪冷战思维的产物C.主要目的是应付地区反恐D.是全面合作的新型国际组织38.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列宁格勒市恢复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市。以下是对此举所表达的政治含义的议论,你认为最为确切的是()A.与苏联的历史相切割B.否定列宁的历史功绩C.继承俄罗斯民族文化D.尊重本民族宗教信仰39.在冷战结束的初期,多极化曾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事实上从90年代中期以来,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一些反转。反转的主要表现是()A.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政策B.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力增强,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C.欧盟成立,欧洲联合由经济走向政治D.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40.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4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国家)政治上的考虑根源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之间的战争威胁,欧洲各国若想恢复原先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就必须学会用一个声音讲话,并拥有足可与美国相抗衡的人力和物力。——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材料二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国家产生“政治上的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