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1茶洪旺(北京邮电大学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的实证分析,论证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是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就业容量,进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并明确指出,当前要提高就业水平,必须善待中小企业发展,这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任务。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创新基金;中小企业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831.59F831.59F831.59F831.59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AAA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致使许多中小企业纷纷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危机潮中,但却有那么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仍充满着活力,发挥了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我国政府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于1999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创新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旨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近10年来,创新基金在发展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培育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充分呈现出其强大的实践生命力。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的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的国际金融危机。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深化对发展创新基金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这既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落实的实践问题。一、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的重大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国家发展战略宏观层面来论,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无论对当前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还是对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腾飞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1、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都在证明,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的内生动力。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小企业完成的科技发展项目占全国项目的55%,小企业的人均创造发明是大企业的两倍;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70%以上的创新是由小企业实现的;20世纪的飞机、光纤检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器、个人计算机等都是小企业发明的。尤其是像苹果、微软、网景这样的行业巨头,也无不是依靠在小企业阶段的技术创新获得了自身的崛起,进而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2。在德国,近年来约有2/3以上的专利技术是中小企业研发并申请注册的。近30年来,发达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我国自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无不是这样证明着:占全国企业总数99.8%的中小企业,在过去的20年里,有65%的发明专利是由中小企业获得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更令人惊喜的是,中小企业在创业期间巨大的生存压力使得其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远远高于大企业,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部分反映了技术创新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性,它在实践中有力地推动了科技进步。但是,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仅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3%。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科技进步的步伐比较缓慢。另一方面也在明确地指出了我国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有着广阔的空间,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已迫在眉睫。综上所述,正是因为中小企业创新对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十分重要,所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作为公共财政政策关注的主体。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实措施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因此,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抓好做实。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和最具有效率的部分,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实措施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因为:只有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才能使企业有能力进行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核心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使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只有重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和造就优秀创新人才,激发创新人才的热情和活力,使企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层出不穷。正是从这一个意义上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切实措施。(二)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创新型国家实质上是指国家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发展方式来看,有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能源来推动发展的资源型国家;有在技术上主要依靠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来推动发展的依附型国家;也有主要靠自主创新来推动发展的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要把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为主转向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都以传统产业为主体,产业发展处在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不高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发展阶段。据有关权威资料公布,我国对欧洲出口的纺织品利润非常微薄,平均一件衬衫只能赚到0.3美元,这样计算下来,需要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买到一架A380空客飞机3。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不仅使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而且还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普遍下降。产业的本质是企业,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大幅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中,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利于把传统产业转化为“朝阳产业”,进而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2、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彻底摆脱粗放经营方式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以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是依靠资源和要素驱动为主的粗放经营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从资源消耗看,我国GDP总量占世界4%,但消耗的石油、铜、水泥分别占世界的21%、19%、30%,我国企业对能源的消耗浪费也很突出,我国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能源是世界水平的5.9倍,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从水的消耗看,我国创造的GDP是世界的4%,但是消耗水量是世界的15%,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科学技术落后和长期的粗放经营加剧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实践已经表明,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路子已经难以为继。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营的问题,最终只有依靠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来完成。中小企业不仅是我国企业的主体,创新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而且又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系统工程的中心环节。我们只有着力于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彻底摆脱长期困扰我们经济发展的粗放经营方式。因此,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三)有利于缓解就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创新基金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再生的能力是令人瞩目的。目前,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其生产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左右。而且,约75%的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均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市场主体中最具活力、最有增长潜力的部分,是缓解就业压力,吸纳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渠道。据有关资料显示,每创办一个小企业,平均能够提供6个工作岗位。小企业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在多数领域要高出一倍以上。以黑龙江省为例,大企业特别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5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亿资产吸纳的劳动力已由478人下降为265人。而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了较多的劳动力。这期间仅城镇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就增加了37万人。截至2006年末黑龙江省企业就业人员达到372.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4.7万人。增加人数占全部城镇单位增加人数的75.9%。而同期事业、机关单位就业人数分别为89.6万人和34.6万人,分别增加0.9万人和0.6万人。企业增加的就业人员远远大于事业、机关单位的增加人员。但由于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落后,市场竞争力弱,进而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扩大就业的需要还很不适应,广大中小企业许多潜在的就业机会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可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进一步突破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的瓶颈约束是何等之紧迫;对进一步开拓中小企业的就业空间是何等之广阔。由此可见,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拓展更大的就业空间,充分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这对缓解目前沉重的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劳动者充分就业,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问题始终是直接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既是一个关系到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重大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发展战略问题。据研究预测,在未来十几年内,除现有的失业人口,我国年平均增加劳动力将达到6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呈越来越小的趋势。按最乐观的估计,即假设增长就业弹性为0.1,我国在2010年,2015和2020年,都将有4000万以上的就业缺口4。近两年来,庞大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在困扰着我们,如果出现大量的失业人群,不仅会有碍改善民生,还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尽管至今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出现的失业潮不及欧美那么严重,但相关后续效应或许会慢慢呈现,对此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实践证明,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小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让企业想用人,用得起人。这样才能持续稳定的拓展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矛盾,使公民的就业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在我国,工资性收入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失业又是导致居民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是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国际经验表明,不论何种政治体制的国家,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真理。二、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的紧迫性当前,从中小企业发展的层面来看,迫切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基金主要表现在一下三方面。(一)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要求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或停厂,尤以珠三角、长三角最为严重,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信息,仅2008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