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面底基层工程分部工程开工报告1、工程概况330国道兰溪市区过境段改建工程,位于兰溪市的西、南方向。路线起点为兰溪市上华街道夏家村东南附近,330国道桩号K264+444.7,经夏家至樟下园右弯,上跨46省道,再跨衢江,衢江大桥长858.12米。过江后,沿微丘地形向西偏北方向,经小东塘至小前叶村右弯,经麻车至王铁店后右弯,主线终点桩号K275+410,主线长度10.965公里。连接线起点K0+000,主线桩号K275+149.75,经张塘下至洪大塘与规划的330国道兰溪市区至建德交界改建工程起点相接,终点桩号K2+464.633,连接线长度2.465公里。本工程设计时速为100Km/h,路基顶宽为25.5米。具体断面布置如下:中央分隔带宽2.0米、左侧路缘带宽2×0.5米、行车道宽2×3.75米、硬路肩宽2×3.0米、土路肩宽2×0.75米。计划施工日期:2010.9.1~2010.11.10,施工工期为71天。投入劳动力人数:80~100人施工条件:拌和场地已达三通一平,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及检测设备已全部进场,施工原材料已检测合格,施工已经完毕且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各种机械、机具已经调试完毕。2、施工依据①招标文件技术规范;②《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③《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FTGE42-2005;④《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J/T060-98;⑤《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JTGF80/1-2004;⑥330国道兰溪市区过境段改建工程水泥碎石路面基层施工指导意见(暂行条文)。⑦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3、施工工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按骨架密实型设计,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较小的收缩变形和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混合料采用WBS399型和WCZ500型水稳拌合楼拌合,-2-采用2辆ABG423型摊铺机成阶梯式摊铺,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现行《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施行(工艺流程图如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集料水泥备料备料下料斗下料斗拌和站拌和混合料运输测量放样碾压整型混合料摊铺接缝及调头处理养生检查验收检查含水量调整含水量原材料试验按比例进料施工准备-3-3.1施工准备3.1.1原材料碎石采用诸葛石料,分0~4.75mm、4.75~19mm、19~31.5mm三种规格,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3.1.2下承层检查(1)、路基外形检查路基外形检查内容有路基的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和平整度等。路基高程检查:采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施测,进行闭合水准观测,做到高程测量最后复核回设计点,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观测点位按照全站仪测放的20米横断面中心桩位及边桩对其进行横断面测量加密。路基宽度检查:采用钢卷米尺,按照全站仪测放的中心桩位及边桩,测量出实际宽度,与设计进行比较,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的宽度。路基横坡度检查:按照水准仪施测出的高程数据与距离的比值计算出各断面的实际横坡,要求与设计横坡偏差为:±0.3%。路基平整度检验:采用3m直尺检测,每200m测2处*10尺。(2)、路基强度检查①、碾压检查:路基表面做全面检查,不得有松散、弹簧现象。②、弯沉检查:采用贝克曼梁法,按测试季节算出代表弯沉值,不大于设计算得的允许值。对路基表面的浮土杂物进行彻底清扫、路基表面适当洒水湿润;对路基表面松散的部位,先用人工将松散层铲除后,适量洒水润湿;对路基“弹簧”处,用人工配合装载机铲除“弹簧”部位换填混合料然后用压路机将换填部位压实。3.1.3测量放样包括平面坐标位置放样与水准标高测量两项内容。在已验收合格的路基上进行中线恢复,直线段每10米设一个中桩,平曲线每5米设一个中桩,并进行高程测量。在两侧边线外0.5m处每10m钉立钢钎桩,在钢钎桩上架设φ2.5mm的钢丝(钢丝平行于设计高程)作为底基层摊铺的高程、横坡、厚度控制基准线。基准线的张紧力大于800N,基准线立柱与基准线之间连接牢固,以免发生上下或左右松动现象,在纵向两条基准线的中间架设铝合金导梁,作为两台联合作业摊铺机的高程基准面。水稳层松铺厚度,参照试验路段的结果确定。-4-3.1.4现场施工准备清理作业面:施工前对路基顶面彻底清扫、洒水润湿后及时用XP261胶轮进行光面碾压。支模:在两侧边线支立长4m高0.2m厚0.1cm的方木以保证摊铺宽度和边部压实度,其控制要点是支撑点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模板支撑点间距为1.3m,相邻模板接头支撑点加密。架钢丝:在模板外侧钉钢钎桩并架设钢丝。用刚度较大的Φ16光圆钢筋加工钢钎,并配固定架,固定横杆应拉槽以防钢丝滑动影响成品高程准确性。采用Φ2.5mm的钢丝分段张拉,每段长度150m,两端用紧线器同时张紧,张拉力大于800N以避免因钢丝挠度大影响成品高程准确性。架铝梁:在中间高程基准点间洒白灰线以保证摊铺机的行走和铝梁的架设顺直,铝梁架高度调整与测量的数据点相符合,两根铝梁搭接严密,以避免传感器触碰造成扰动。移动铝梁须提离地面,严禁在地面上拖走,以免因铝梁变形造成高程偏差。3.2混合料的拌和3.2.1开始拌和前,拌和场的备料应至少能满足3~5d的摊铺用料。3.2.2每天开始拌和前,应检查场内各档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集料含水量的总和宜比最佳含水量高1%左右。随时检查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季节作业时,一天中要分不同时段检测集料含水量,及时调整加水量。3.2.3每天应在第一拌后定时分次对拌合料按规定取样,检查混合料级配和水泥剂量;同时,在充分估计施工富余强度时要保证施工稳定性,不得以提高水泥用量的方式提高路面基层强度。3.2.4拌和楼应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不得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方式。3.3混合料的运输3.3.1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应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数量应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并配有备用车辆。3.3.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减少水分损失。当车内混合料运到工地时已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应予以废弃。3.4混合料的摊铺3.4.1每天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5-3.4.2严格按层厚和高程,调整控制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cm,当压实厚度大于20cm时应分二层摊铺。3.4.3摊铺机应连续摊铺,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3m/min。3.4.4路幅较宽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并保证其速度、摊铺厚度、路拱坡度、振动频率等一致,两机摊铺接缝平整。3.4.5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至少应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3.4.6摊铺机在安装、操作时应采取如降低布料器前挡板的离地高度等混合料防离析措施,摊铺机后应设专人消除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3.5混合料的碾压3.5.1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双钢轮压路机进行碾压,一次碾压长度宜为50m~80m。碾压段落应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专人指挥。3.5.2碾压程序和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碾压必须遵循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方向,由路边向路中、先轻后重、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压实时,遵循初压→轻振动碾压→重振动碾压→终压的程序,压至无轮迹为止。初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碾压组合及程序如下:初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一前一后组合,同进同退,各静压1遍;轻振动碾压: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一前一后组合,同进同退,各振动1遍;重振动碾压:20吨以上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少于4遍;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3.5.3压路机倒车应自然停车,无特殊情况,不许刹车;换挡要轻且平顺。在第一遍初步稳压时,倒车后应原路返回,换挡位置应在已压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压的一头换挡倒车位置错开,要成齿状,出现个别拥包时,应及时铲平处理。3.5.4压路机碾压时的速度,第l~2遍为1.5~1.7km/h,以后各遍应为1.8~2.2km/h。压路机须增设限速装置。3.5.5压路机停车要错开,相隔间距不小于3m,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3.5.6严禁压路机在刚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3.5.7碾压宜在水泥初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碾压完成后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6-3.6横缝设置:3.6.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时,应连续作业,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置横缝。3.6.2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设置方法为:(1)基层碾压完毕,压路机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下一段落施工前再将压路机沿斜面行驶到施工完毕的基层上。(2)用尺定出接缝位置,沿横向断面垂直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3)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3.6.3碾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3.7养生及交通管制:3.7.1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并开始养生。养生期不应少于7d。3.7.2养生方法:将透水湿润的无纺土工布平铺覆盖于基层顶面,在养生期内应始终保持基层(底基层)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养生结束后,应将覆盖物清除干净。3.7.3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喷头要用喷雾式,不得用高压式喷头,以免破坏基层结构。3.7.4在养生期间应采取硬隔离措施封闭交通,严格禁止施工车辆通行。3.7.5完成养生的基层(底基层)上禁止一切超载车辆通行,同时应采取措施避免车辆集中快速行使,以保护基层(底基层)骨料不受破坏。3.8施工注意事项工作接缝采用与路面表面垂直的平接缝。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雨季施工时,注意天气变化,摊铺一段,压实成型一段,以压实成型能力控制拌和与摊铺的产量。雨天停止施工。同时做好作业面及中分带的排水准备工作和疏导工作,确保无积水浸泡路面或路基。水泥稳定碎石的平整度与压实度同样重要,须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在规定值内。水泥稳定碎石具有不可再塑性,施工时要精益求精,缺陷修补要及时完成。为避免碾压时混合料推挤产生拥包,碾压时应将驱动轮朝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应突然改变;压路机启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准刹车制动。压路机折回不应处在同一横断-7-面上。碾压结束时,压实度试坑内混合料含水量宜低于最佳含水量0.5~1%。3.9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水泥剂量的测定用料应在拌和机拌和后用装载机在成品仓下接料取样,并立即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外,还进行当日总量反算方法控制。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碎石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底基层在碾压成型后立即进行自检(检查内容包括含水量、压实度、水泥剂量、宽度、厚度、平整度及顶高程等,具体见附表),检测结果全部符合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自检结果已经通过测量监理工程师和试验监理工程师复测和认可,经核实主要技术数据见检测结果汇总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基层质量标准检查项目质量要求检查规定备注要求值或容许误差质量要求最低频率方法压实度(%)基层≥98底基层≥97符合技术规范要求4处/200米/层每处每车道测一点,用灌砂法检查,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平整度(mm)基层8底基层12平整、无起伏2处/200米用三米直尺连续量10尺,每尺取最大间隙纵横高程(mm)基层:+5,-10底基层:+5,-15平整顺适1断面/20米每断面3~5点用水准仪测量厚度(mm)代表值基层-8底基层:-10均匀一致1处/200米/车道每处3点,路中及边缘任选挖坑丈量合格值基层:-10底基层:-25宽度(mm)不小于设计边缘线整齐,顺适,无曲折1处/40米用皮尺丈量横坡度(%)±0.33个断面/100米用水准仪测量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