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第二节商业银行第三节中央银行第四节其他金融机构第四章金融机构2012-10-15测验01第一节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机构的含义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二、存在的原因(一)克服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的融资障碍1.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不充分了解所致的信息不平等。①交易之前:逆向选择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思考1:旧车市场上有两类车,一类保养良好(“次好车”),另一类车况较差(“垃圾车”)。假设:旧车市场上的销售商甲收购乙“次好车”的价格为10.2万元,收购丙“垃圾车”的价格为4.8万元。买主丁愿意购买“次好车”的出价是12万元,“垃圾车”的出价是6万元。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买主丁无法判别“次好车”和“垃圾车”,于是按照旧车市场上车子的平均价格(9万元)购买销售商甲推荐的丙的“垃圾车”,而乙“次好车”因其价格高而销路不佳。结果:劣质品驱逐优质品;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思考2:金融市场上有两类产品,一类是优良公司发行的证券(“优良券”),另一类是不良公司发行的证券(“垃圾券”)。优良券:较高预期收益、较低风险;垃圾券:较低预期收益、较高风险。投资者无法识别两类证券,只愿意支付反应发行证券公司的平均质量的价格。优良公司不愿按照此平均质量的价格卖出证券,市场上充斥垃圾券。如果投资者考虑、意识到这一点,则决定不购买。结果:劣质品驱逐优质品;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思考3:解决办法信息披露:购买信息的投资者获得购买价值被低估证券的机会,从而通过证券收益来弥补信息成本。但由于存在搭便车行为,价值低估的证券价格将上升到反应真实价值的价位,购买信息的投资者无法获得超额利润。抵押:弱化逆向选择的不利后果。金融中介:生产公司信息;能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促使资金流向需求方(设计出大量的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隐藏信息、利用信息优势以次充好的倾向。)②交易之后:道德风险指契约的甲方(通常是代理人)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契约的乙方(通常是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性。思考1:投资连结险客户购买投资连结保险的保费分成两部分,小部分用于购买保险保障,大部分划入专门的投资账户,由保险公司的投资机构进行运作:存入银行、买卖债券或投资于证券基金。没有预定利率,投保人的未来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投资账户独立运作、管理透明,保险公司定期向客户提供资产清单,客户亦可随时了解自己的账户资产、投资表现等相关信息。思考2:业主-代理人问题业主指股东,企业的所有权者,分享公司盈利和资产的要求权。代理人指企业经营者,掌握企业的控制权,拥有对经营活动比股东更多的信息,其薪酬与企业利润的关系度不高,因此不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的动力。代理人问题:建造豪华办公室;购买高昂的座驾;为扩大权利购买其他公司。思考3:解决方法监管:要求企业采用规范的会计准则,以便股东能够更容易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违背会计准则的做法进行严厉处罚。但事实上,企业经营者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使监管者很难发现和证实违背会计准则的行为。股票期权:一份允许经营者购买企业股票的契约,购买股票价格、行使期权的条件、时间以及整个期权的有效期都已确定,个人行权时需支付现金。股票期权只有在行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授予价格的情况下,经营者的收益才不会落空。因此,股票期权将所有者与经营者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使二者追求的目标一致,减少股份企业的代理成本,形成激励相容的机制。金融中介:聚合业主的资金;将风险资本投放新企业获得股份;委派代表进入公司的董事会。(二)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交易成本包括金融市场成本和金融中介成本两部分。市场成本:佣金、信息成本和税收,执行成本和机会成本;中介成本:信息成本和制定合同成本。通过流动性的提高、形成和披露大量的信息以及缩小出价—要价的差价来降低信息成本和执行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凭借在金融资产处理上拥有的信息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和专家理财优势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三)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四)增强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三、组成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金融机构编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从宏观层面统一了我国金融机构分类标准,首次明确了我国金融机构涵盖范围,界定了各类金融机构具体组成。该《规范》对金融机构的分类:A、货币当局:1.中国人民银行;2.国家外汇管理局。B、监管当局: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3.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C、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1.银行;2.城市信用合作社(含联社);3.农村信用合作社(含联社);4.农村资金互助社;5.财务公司。D、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信托公司;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3.金融租赁公司;4.汽车金融公司;5.贷款公司;6.货币经纪公司。E、证券业金融机构:1.证券公司;2.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3.期货公司;4.投资咨询公司。F、保险业金融机构:1.财产保险公司;2.人身保险公司;3.再保险公司;4.保险资产管理公司;5.保险经纪公司;6.保险代理公司;7.保险公估公司;8.企业年金。G、交易及结算类金融机构:1.交易所;2.登记结算类机构。H、金融控股公司:1.中央金融控股公司;2.其他金融控股公司。Z、其他:1.小额贷款公司。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1.货币当局:代表国家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金融运行规则,管理国家储备,从事货币发行与管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交易及向其他存款性公司提供信贷,以及承担其他相关职能的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2.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行使实施监督管理职能的政府机构或准政府机构。3.银行: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4.城市信用合作社:依照有关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由城市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法人出资设立的,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组织。5.农村信用合作社:经相关国家部门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6.农村合作银行: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入股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7.农村商业银行: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8.村镇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9.农村资金互助社: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金融机构。10.财务公司: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11.信托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的主要经营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1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管理和处置金融机构、公司及其他企业(集团)不良资产,兼营金融租赁、投资银行等业务的金融机构。13.金融租赁公司: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14.汽车金融公司: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15.贷款公司: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专门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16.货币经纪公司: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通过电子技术或其他手段,专门从事促进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和外汇交易等经纪服务,并从中收取佣金的金融机构。17.证券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并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而成立的专门经营证券业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18.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从事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企业法人。19.期货公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规定设立的经营期货业务的金融机构。2012年4月24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截至2011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0家外资法人金融机构,66家信托公司,127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18家金融租赁公司,4家货币经纪公司,14家汽车金融公司,4家消费金融公司,635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以及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800家,从业人员319.8万人。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分别为47.3%、16.2%和15.2%。第二节商业银行一、含义依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与一般企业的比较区别经营对象活动领域社会责任经济影响度商业银行货币和货币资本货币流通大,调节国民经济微观、宏观、整体一般企业以各种使用价值形态存在的普通商品生产流通较小某一个行业、局部、微观二、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现代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货币兑换业(兑换)*货币经营业(兑换、保管、收付)*早期银行业(兑换、收付、存款、贷款)*现代银行业三、商业银行的分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有五类大型商业银行:工、农、中、建、国开行等5家;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转为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当日在京挂牌成立,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标志着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新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继承原国家开发银行全部资产、负债、业务、机构网点和员工,注册资本3000亿元。财政部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资1539.08亿元和1460.92亿元,分别持有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1.3%和48.7%的股权。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发、深发、渤海、广发、兴业、浙商等12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等144家;农村商业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整体改制)等212家;外资银行(独资、合作)。四、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资金必须流动;*流动中要增殖;*资金有保全性。(一)盈利性原则即商业银行作为一个经营企业,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能够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增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积累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利润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2011年,商业银行实现税后利润1.04万亿元,同比增长36.3%;资本利润率20.4%,同比提高1.18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1.28%,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从利润来源看,银行业利润增长主要源于以信贷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以及银行经营效率提高(成本收入比下降),信用风险控制较好(不良水平较低),另外,利差基本稳定也是利润增长的因素之一。(二)流动性原则即商业银行应保持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商业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其资金来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商业银行面临着客户随时提取存款和归还借入款的义务;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存在着不确定性,贷款和投资所形成的资金收付在时间、数量上不一定匹配。贷款总额/存款总额≤75%贷款总额/存款总额≤75%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流动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