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的变化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国家经济在30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30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60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弘扬国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作者:宝民小学杨胜南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83更新时间:2009-3-24文章录入:bagx_manager古老的北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国学,醉人的北大,儒雅风趣的教授,北京之行让我们体味了国学无穷的魅力;让我们见识了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在国学教育的路途上的探索和身体力行;也让我们培训班学员之间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讨论;更像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对现阶段开展国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解开了许多困惑。下面就两周来的学习谈谈我的体会和收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当第一次站在北大古色古香的西大门前,当第一次走进北京大学,仰望仰慕已久的中国最高学府,就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博大精深。它紧随中国前进的步伐,把它称之为培养中华民族人才之摇篮丝毫不为之过。今天,我们也要在被称为中国文科第一学府的北大寻找国学教育的答案。什么是国学呢?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答案。“国学”,这个词的本义是国家设立的学校及制度。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周礼》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对国学的认识和理解便有差异。并且不断的赋予更多的个人化色彩,以为我所用。国学针对西学而言,可称中学,针对新学而言,可称旧学。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两周的学习中,我们有幸聆听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一些民间践行国学教育的学者的课,在每一位上课的老师身上,我们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对中华璀璨文明不遗余力的传播。通过学习我领悟到,学习国学,不仅仅是治学,也不仅仅是济世,更是个人提高素养、优化价值观、修心养性的过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郭齐家教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给我们写下的一段话:“安顿我们的心灵,使自己在天地之中站得稳、行得正,接上自己民族的传统,使内心人格得到提升,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将成为我安顿心灵的一剂妙药。在北大学习期间,老师们给我们梳理了线索,儒家、道家、法家、佛教、理学的思想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我们开展国学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李东平副秘书长的一句话说得很好:“国学之道,重在悟理,妙在活用。”回到学校,如何领悟运用所学的知识,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开展教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从远古的刀耕火种、茹毛饮血到今天的宇宙飞船、太空探索;从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的传说到今天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丽的诗经年代,到网络文学、手机短信、BBS大行其道,这其间产生了多少令后人无限景仰的作家或是文学家呢?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里有的身世显赫、权倾朝野,有的贫贱卑微、不闻于世,但作品却大都传承下来,彪炳青史。这对我们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近三十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以自已的智慧取得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成就的取得,促进了人们文化回归、文明回归意识的觉醒,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个体精神和群体意识上都迫切需要深层次思想根源的支撑,回归经典,传播经典于是成为时代的主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学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就是我们人生的坐标,也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立国之本。“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在宝安区各中小学,“国学热”正在悄然兴起,对于我们语文学科来说,开展经典诵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经典诵读教育是一种意识的教育。通过老师、家长的讲解和以经典为导向的教育让孩子建立各种优良品德乃至于做人做事的意识。这种意识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被灌输到他的心灵中,将永远不会遗忘,一辈子给他以指引。“不需要理解,吟咏即可,功在潜移默化。”北师大的郭齐家教授非常赞同在中小学开始经典诵读课程,而且他还亲自参与多家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他认为及早让儿童诵读经典,就是趁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他们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作品。而诵读就是要让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反刍、发酵。我也看过一些经典诵读实施的比较好的老师的经验介绍,其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陈琴老师的做法非常好,她提出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实行“素读”教育,提倡不必过多解释,只是让孩子们多记多背,从量变到质变,有了量的积累让其自然内化为能力,例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甚至是在生活中能无意识地将中国经典体现的精神作为准则。从广义上来说,学校可以通过国学经典讲读、书法练习、民族乐器演奏,开展专题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综合素质。从狭义上来讲,语文学科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中华经典古诗文的古色古香溢满校园,将“四书五经”摆上小学生课桌,引导学生背诵相关经典古诗文,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学校各班级每天有晨读和午读时间,学生在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的琅琅书声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既增强了他们的古典文化底蕴,更使他们知荣知耻,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浅显道理,将古文化气息融入学生生活之中。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集体背与学生单独学同时进行,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所有学生一学期中必须完成规定的篇目诵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多背、提前背。另一方面,我国的古典诗文包涵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美德与情操,是融汇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等诸多知识的结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同时,经典古诗文又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载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蕴含其中,是传统的民族精神之所在。以古诗文为主要载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与各科教学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古典诗文塑造人格、陶冶情操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文,必将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将帮助他们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味。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我们的教育就是希望在未来中国人的知识结构中注入中华文化的传统精神,注入中华的民族精神,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打造其文化人格意志的心灵工程,让学生修身立德,传承文明,弘扬美德,在孩子心理植下纯洁的希望,积累细腻的涵养。重建国学、振兴国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会继续在国学教育的道路上坚持的走下去,为发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为弘扬国学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而努力前行。市委宣传部“走近孔子,弘扬国学”活动文章精选之二太原宣传网2010-06-1810:00来源:市委宣传部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君子”这个概念在孔子的心目中有很重的分量和极重要的位置。在古代,君子与士的含义相近,甚至就是一个意思,有时合称“士君子”。仅就《论语》20篇522章15386字(不包括重文186字)而言,孔子直接提到或与他的门人学生谈到或他的弟子们转述的关于君子的有87章,谈及士的有9章,这两种加起来近100章。据杨伯峻先生考,“君子”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过107次,“士”这个字出现过15次,两者相加共出现122次。《论语》虽不是章章皆讲君子,但是每篇必讲君子,而且有的篇会很集中地讲到君子。从第一篇学而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最后一篇也就是第二十篇尧曰最后一章,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可谓《论语》以“君子”开篇,以“君子”收篇。或许是孔子的门人弟子当时编述《论语》时的有意安排,或许仅仅是一个有意味的巧合,可以说“君子”这个概念在《论语》中是首尾相顾且贯穿始终的。就我所看到的讲《论语》和孔子的书中,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