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高考复习之中国的自然资源爱生活,爱教育,爱地理!(老胡)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旅游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一、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1、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1)中国各类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地位——前列:①中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②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③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⑤中国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④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美、印、俄、中中国许多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大,居世界各国前列,而且种类多。仅矿产资源就已发现了160多种,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种类齐全:2、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多,许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后列(1)中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约占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2)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储量总值约占世界人均值的二分之一;(3)中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约占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4)中国人均河川年径流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5)中国人均森林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五分之一。3、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事实告诉我们,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但因我国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就很少了,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我国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却在继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势必相应减少。由于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还有很多资源遭到了不应有的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对于我国自然资源,我们应该既看到资源总量丰富的一面,又看到人均资源不足的一面,从而科学地、合理地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1、水资源(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①数量状况:总量丰富(河流年径流量世界第六),人均不足1/4②分布状况(时空分布不均):a、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比如,我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一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b、时间分布不均——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年际变化大)我国水资源不仅空间分布不均,而且时间变化也很大。我国的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夏季降水丰沛,河水暴涨,河道和有限的水库容纳不了过多的雨水,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往往白白地东流入海;冬春季降水少,河流的水位下降,北方有些河流这时甚至于相见底,淡水的供应严重不足。③利用状况:a、人口与经济的发展,造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由于人口和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地不的,势必造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用量猛增。b、水资源污染严重由于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人们生活活动对水资源污染和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水资源可利用量不断减少。c、水资源利用率低和浪费严重我国在水资源利用中普遍存在浪费现象,特别是农业用水量大,工业单位产值耗水量也较高。(2)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途径①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我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的水利工程很多。举例说明如下:引滦入津工程:将滦引入海河水系,结束了天津人民多年来喝咸水的历史。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解决了青岛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这项工程规模巨大,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我国跨流域调水工程调水的原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南水北调的意义:形成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②兴修水库等,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之一是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河流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50多年来,我国先后修建了大中小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达4700亿立方米。此外,植树造林、修水平梯田可以使雨水更多下渗转化为稳定的径流,以及雨季时引地表水回灌等也可以起到调节时间分布不均的作用。③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我国水资源一方面相当紧张,另一方面浪费惊人。如果我们能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能为国家节约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节约用水措施:①农业方面发展节水农业,如推广节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以及在北方缺水地区推广耐旱作物;②工业方面发展清洁生产,尽量把废水处理净化后回收利用;③生活用水也注意尽量节约,减少浪费。④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与浪费水并存的现象是人为的水污染,1991年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国大江大河总河长的4万多千米河段进行了评价,发现大约44%的河流因受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较差,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对水污染的防治,要靠科学技术,但是树立一个正确的惜水节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观念,更为重要。防治水污染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不过渡开采地下水;②预防和治理水污染,如工厂建设要坚持环保设施(即废水处理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③加强法制宣传,严格执行水资源保护法;④加强河源地区的环境保护,防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⑤加大对已污染水源的治理力度和加强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⑤控制人口增长和研究淡化海水、利用冰川等新技术华北地区为什么成为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思考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治理措施: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h海水淡化等。2、水能资源(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1)水能资源优缺点: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缺点:水能分布受水文、气候、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大。(2)我国水能资源分布特点:①从地区看: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②从水系看:依次为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③从河段看:集中在长江上游段、黄河上游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各河;④从已开发地区看: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例题】(2010·淄博模拟)下图为黄河河口处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图,读图完成1~3题。1.如图所示,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读图可知径流量和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7月。2.造成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原因是:A.洪水B.风暴潮C.调水调沙D.水土流失解析:7月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是人为影响的结果,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调水调沙,就是在现代化技术条件下,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3.图示径流量和输沙量异常增大的现象,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河床变深B.河流含沙量变小C.河口后退D.扩大灌溉面积解析:调水调沙的目的是减少泥沙在河道的淤积,使泥沙入海。可能造成的影响是河床变深,A正确。在此过程中,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河口泥沙淤积速度加快。三、土地资源1、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③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较少;④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2、土地资源的开发我国地表形态复杂,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的自然环境各异,因而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联系世界地理中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前面的地形、气候等知识,并根据如“我国土地利用示意图”,说明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土地利用示意图(1)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平原土利用以地耕地为。因为:地势低平耕地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交通运输便利;多位于东部季风区光热与水分结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北方降水较少属于半湿润气候多为旱地,南方降水较多属于湿润气候多为水田。(2)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高原以以草原为主,因为我主要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属于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气候,为温带草原和高寒(原)草原自然带。(3)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山地以森林与草地为主,因为山地地表崎岖坡度大不宜作为耕地;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可适合对热量要求不同的林木和牧草的生长。(4)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有哪些?耕地、草地、林地、沼泽、滩涂、建筑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山地永久积雪冰川、石山)。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各种土地类型的比例不尽合理,对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读右图回答我国耕地、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多少?难利用的土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多少?可见,我国耕地、林地比重较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这是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因此,国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3、土地的分布(1)耕地的分布: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2)草地的分布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和产草量,自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3)林地的分布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4、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是可更新资源,如果利用合理,注意保护,加强人工改造或培养,便可以实现永续使用。但是目前这些资源都程度不同地受到了破坏,例如:①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②土地沙漠化严重,我国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平方千米,甚至一向与沙漠无缘的我国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荒地;③我国草场资源普遍超载,北方牧区冬季草地已超载50%,少数地区甚至达100%--150%。例如,宁夏某县按1.3公顷草地养1只羊计算,合理载畜量为34万只,而目前是90万多只,超载严重。超载过牧导致草地产草量下降,草质也在下降。④我国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有日益减少的趋势,如东北长白山林区,森林覆盖率比建国初期减少了约18%。⑤农业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地次生盐碱化(盐渍化)问题,主要是华北和东北平原地区;⑥城市、工交、农村住房等建筑用地不断占掉大量耕地(良田)。(2)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问题的措施①依照政策法令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现在国家已经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每个公民必须遵守国家的法令,违反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②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在开源方面,全国尚有一些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如目前三江平原正在开垦建设中。全国还有很多宜林的荒地、荒山,可以植树造林。现在我国人工林的面积居世界之首。植树造林,这是子子孙孙都不应间断的工作。在节流方面,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地。在农村建设新村时,可将居民住宅移到荒坡,或是平房改建楼房。这样就能腾出不少耕地。③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如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牧草,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经营方式,提高畜产品质量。在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营造护田林、防风林、水源林等多种防护林。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北”防护林,地跨东北、华北、西北,规模巨大。在这条防护林的保护下,风沙等自然灾害明显减轻,农牧业也普遍增产。2000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率先在长江上游、黄河上游的174个县进行试点,通过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