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选教案1/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分析教学例1时,可以先出示电冰箱、纸巾盒等实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中的物体各是什么形状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的;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长方体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再拿出长方体的模型,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说一说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同时在头脑中想象看到的样子。组织交流时,不但要让学生明确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用一个面或两个面构成的图形都无法清楚地表示长方体的形状。接着,出示长方体的直观图,告诉学生为了准确表示长方体的形状,可以用虚线表示出长方体的另外三个面,同时揭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概念,让学生在长方体的模型上指一指。小学数学精选教案2/7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后,可以直接提出问题: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比较,发现长方体的特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时,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并适当进行归纳和整理;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关注发现长方体特征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到“看”“量”“比”是探索立体图形特征的有效方法。介绍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可以结合图形说明: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中,通常把水平面上的棱分别叫作长和宽,把竖直方向的棱叫作高。探索正方体的特征时,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主动把探索长方体特征的方法迁移过来,通过交流进行概括和总结。组织比较时,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否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并通过交流明确:正方体除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外,还具有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都相等的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小学数学精选教案3/7“练一练”可以让学生分别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上指一指、数一数、量一量。组织活动时,可以把同一个长方体按不同的方式摆放,让学生分别指出它的长、宽、高,以帮助学生体会长方体的长、宽、高是相对于摆放方式而言的。教学例3时,可以先通过演示得到如例题所示的展开图,明确正方体的展开图是由6个同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正方体展开图中三组相对的面,体会展开图中的正方形与原来正方体面的对应关系。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正方体纸盒沿着其他的棱把正方体展开,并通过展示、比较和想象,体会正方体展开图的共同特点,逐步熟悉正方体中三组相对的面在展开图中的位置。“试一试”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长方体的展开图。从长方的展开图中找相对的面时,既要看两个长方形的形状和大小是不是完全一样,又要看两个面折叠后能不能形成一组相对的面。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直观图说一说和前面、上面和右面相对的分别是哪一面,再根据展小学数学精选教案4/7开图说一说折叠后,哪两个面是一组相对的面,并完成填空。第2题要引导学生先想象把展开图复原成正方体的过程,再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以验证先前的判断。题中左起第1个图形和第3个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观察第三个图形,说一说它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面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体会到:一个长方体如果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那么它的另外4个面就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第2题的第(1)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进行判断;第(3)题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个长方体前后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小学数学精选教案5/7第3题可以让学生看图逐一回答问题,以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第4题可以让学生先看图说说每个几何体中相交于一点的三判断每一个图形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并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或棱长)各是多少,以帮助学生体会小正方体的个数与长方体、正方体棱长之间的关系。第6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判断两个长方形是不是一组相对的面时,既要看这两个面折叠后能不能形成相对的面,又要看这两个面的形状大小是不是完全一样。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以及判断的理由。第7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连线时的思考过程。小学数学精选教案6/7第8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图形中涂色的面都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哪一面,再计算涂色面的面积。第9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长方体、正方体棱的特点,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再完成填空,并组织反馈和交流。“动手做”的活动,可以先让学生分别准备如图所示的5种纸片(每种6张),再着围一围,看怎样的6张纸片能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可以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找到正确的围法。组织交流时,要让学生具体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明确要围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要用几张纸片,这些纸片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小学数学精选教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