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制作:劳动与社会保障教研室主讲:刘晓霞教授路军讲师学习引导社会保障的意义◆社会保障对个人的意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多风险最无法抗拒的风险老态龙钟疾未平,更甚俗事败幽情。3、人生三大风险:少年、中年、老年。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历史发展§1.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一)辞源:(Socialsecurity)(二)定义(P4)◆社会保障对个人的意义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防不行,不保不行。2、最无法抗拒的风险:越好越老,老无新养。老态龙钟疾未消,更甚俗事败幽情。3、人生三大风险:少年、中年、老年。二、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1、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大规模经济。2、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3、市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内需不足)4、市场经济是以应用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经济。5、任何社会中存在的先天病、残帐或各种原因导致的无依无靠者需要社会救助。§1.2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一、古代: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一)中国:孔子——“大同思想”(二)西方:柏拉图《理想国》。二、19世纪末(一)福利国家理论:办公共福利事业,缓和阶级矛盾。社会改良思想:德国,俾斯麦采用新历史学派的思想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英国,费边主义者,韦伯夫妇,“福利国家蓝图”(二)福利经济学:通过再分配使收入均等化。(三)凯恩斯主义: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贝弗里奇报告,1942年,内容社会保障主要由三项构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自愿保险。原则共计六项§1.3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一、社会成员的互济行为二、慈善事业:恩赐(依附)(一)世俗的慈善事业(二)宗教的慈善事业三:社会救济:国家介入(社会政策)(一)15、16世纪法国,官方济贫机构(常平仓:以工代赈)(二)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thepoorlaw)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北洋政府时期(三)1834年新《济贫法》。评价:仍属于社会救济但确立了国家承担最后责任的原则。§1.4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一)建立(标志)(二)发展欧洲各国效仿建立二、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及处于技术基础(一)社会保险制度的组织基础:互助组织(二)社会保险制度的技术基础:商业保险§1.5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一:“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一)代表国家:德、美、日(二)特点:1、以面向劳动者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2、基金来源多元化:(三三制原则)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给付以缴费为基础。4、完全社会统筹:5、基金筹集方式:现收现付6、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进行二、“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一)代表国家:英国、瑞典(二)特点:1、实行全民保障与全面保障,待遇水平高,保障项目齐全,强调社会公平,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2、保障金的筹集方式实行现收现付。3、保障基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福利开支基本上由政府与企业负担,实行劫富济贫与多缴多保相结合(基本金+补充金)的政策4、保障机构由国家设立的机构统一管理,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三:“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原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模式)(一)代表国家:该模式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二)特点:1、受保人不缴费任何保险费2、社会保险待遇偏高(退休金站工资的70以上)3、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而与劳动贡献挂钩。4、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障事宜。四:“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一)代表国家:新加坡(二)特点:1、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以其它保障措施为辅助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2、雇主与雇员为责任主体,而政府基本上不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责任。3、公积金采取完全积累制,全部存入个人账户。4、政府成立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与运营全国的公积金,并保证其增值。§1.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一、我国社会保障的传统与渊源1、天命主义禳饵论:2、大同社会论:3、社会互助论4、仓储后备论:贾谊《论积贮疏》5、社会救济论:6、优待抚恤论:二、建国前:(一)国民党:制度建构:《工厂法》→劳动保险(五大保险)(二)中共:根据地(苏区):1932年、1933年《劳动法》(照搬苏联)东北解放区:1948《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三、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一)企业职工: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1969.2停止职工福利。两大问题:a、不平等b、企业办社会(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四、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一)社会救济(二)社会福利五:军人优抚:六:社保体系(50年代末)P22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起基本生活的制度。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