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思考并讨论: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3000多年前就有“年”字了,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像以人负禾的形状,又像是庆丰收舞蹈的形态。“年”---禾熟为年。古时,谷物一年只收一次,丰收的谷物要由人来肩扛人背,因此这个“年”字就是人扛着沉甸甸的谷穗,表示年成,收获丰收的意思。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渐渐的将“年”发展为时间段落的标志,一年的开端就是新年,慢慢就演化出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或者说春节,无疑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湖南湘潭一带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接龙后,开始舞龙。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新化元旦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餐,当地人相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北京的春节习俗除了和北方许多地方一样之外,自身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习俗。除夕,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观社火。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福建闽南农村的过年习俗有着自己的特色。在农村,农户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的意思。福建闽南的过年习俗还有: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淡化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不相同。但是无论哪种习俗,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在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们都寄托着人们对于的美好愿望。农业生产丰收芦笙节芦笙节流行于贵州的凯里、麻江、丹寨各县交界的舟溪一带。各地的节期不统一,一般在农历的正、二或三月;个别地区选在七月举行。主要是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庆祝丰收。一般在节日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热烈,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三月街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期间在大理县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古尔邦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献牲节”、“大会礼日”,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穆斯林们在节日里要到清真寺参加会礼,还要举行宰牲仪式,把肉食自己食用,分送亲友邻居招待客人,济贫施舍,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