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公选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食源性寄生虫病论文姓名:韦昭华学号:2014301580040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食品安全与寄生虫感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出现在了生活中,有的东西甚至被搬上了餐桌。很多人不注意正确的饮食习惯,或是正确的烹饪方法及饮食心理,往往会染上严重的疾病。在这其中,食源性寄生虫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类病。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时指出,随着人民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参考徐艿南、甘运兴编著的《动物寄生虫学》中的绪论:“寄生虫是一种寄居在别的生物身上(体内或体外)的生物,被它们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或多或少的一段时间同宿主之间生物学和生态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经常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并经常地或暂时地利用宿主有机体作为留居场所,同时局部地或完全地依靠宿主来调节它们和周围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进行发育、生长和繁殖,并给宿主带来危害。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它们的祖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则寄生虫不能完成发育。或趋于死亡。寄生虫受到寄生虫危害的现象,叫做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第一、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第二、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潜伏期较长(6~39小时);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第三、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第四、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我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第五、季节性。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月份。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食源性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种之多,其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它为毒素、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约10种左右的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菌及其污染的食物为: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菌(发酵制品、肉制品)、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椰酵假单细胞菌(银耳)和肉制品大肠杆菌等。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若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疾病。目前病毒性腹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细菌性腹泻。寄生虫主要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虫病。还有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自然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海中的生体毒素、毒蘑菇中产生的氰苷和毒素、有毒动物(如河豚鱼)产生的毒素等。化学性污染主要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杀虫剂、灭鼠药的滥用,含重金属(铅、铜、汞、锌)、有机氯和化合物(多氯联苯)、有机磷的化合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几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1.华支睾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疾病。通过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华支睾吸虫囊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道感染是它的传播途径。生食鱼肉或虾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等烹饪时间不够完全杀灭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主要是肝受损,轻者可以引起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肝肿大,重者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2.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又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广州管圆线虫多存在于陆地螺、淡水虾、蟾蜍、蛙、蛇等动物体内,如果人不经煮熟就吃,很容易招惹上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寄生虫病。以前这种病主要分布在南方,近年“南病北移”现象很明显。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使人发生急剧的头痛,甚至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时头痛都会加剧,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3.姜片虫病:姜片虫病是由姜片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多见于儿童。姜片虫吸附在肠粘膜上吸取营养,还损伤肠粘膜引起发炎、出血溃烂,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营养不良、浮肿、贫血、甚至发育障碍。4.绦虫病:肠绦虫病系由寄生在肠道内幼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主要是牛肉绦虫病与猪肉绦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猪肉而感染的猪带绦虫,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并发肠梗阻、阑尾炎;人若食入含有猪带绦虫卵的食物还可以引起脑囊虫病,造成癫痫、脑膜炎等严重后果。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食品来源安全,其中重点表现为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影响。当牲畜感染了寄生虫后,常表现为营养不良,体质下降,生产的肉、毛、皮张数减少,质量降低。淡水养殖方面从生产情况看,淡水鱼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细菌性体表病,而寄生虫造成的损伤常是这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们食用了这些食品后,他们的健康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根据搜狐网调查统计,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明显上升。其中,以华支睾吸虫感染最为严重,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流行区的感染率为2.4%,估计流行区感染者达到1200多万人,其中广东、广西、吉林3省(区)分别上升了182%、164%和630%。调查还发现,带绦虫感染率也比1990年上升了52.47%,其中西藏、四川两省(区)的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上升了97%和98%,主要因牧民生食牛肉而感染。另外,由于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和鱼、蟹等引起的其他食源性寄生虫病,如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在局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比较高。可以说,食源性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食源性寄生虫严重危害着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使人兽共患病流行传播,而人兽共患病不仅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严重时还造成社会经济动荡。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关乎民生,我们应该重视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危机问题。当然,食源性寄生虫病也不是无解的。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杜绝“病从口入”,我们就能远离食源性寄生虫病,我们的食品安全也就能有所保障。参考文献:1.《食源性寄生虫病影响食品安全》人民网-人民日报2.余森海等: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3.蒋廷玉《寄生虫病危害居民健康不容忽视》新华日报/2007年/1月/23日/第A02版4.陈家旭《食源性寄生虫病》百度百科5.陈启军,陈越,杜生明.论传染病的危害及我国的防治策略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