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XX密立根油滴实验油滴实验是近代物理学中测量基本电荷e(也称元电荷)的一个经典实验,该实验是由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密立根(RobertA.Millikan)经历十多年设计并完成的。这一实验的设计思想简明巧妙、方法简单,而结论却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因此堪称物理实验的精华和典范。1908年,在总结前人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密立根开始研究带电液滴在电场中的运动过程。结果表明,液滴上的电荷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但因测量结果不够准确而不具说服力。1910年,他用油滴代替容易挥发的水滴,获得了比较精确的测量结果。1913年,密立根宣布了其开创性的研究结果,这一结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明确了带电油滴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基本电荷的整数倍,(2)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电荷的不连续性,(3)测出了基本电荷值(从而通过荷质比计算出电子的质量)。此后,密立根又继续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精度,最终获得了可靠的结果(经过很多次的实验,密立根测出的实验数据是e=1.5924(17)×10−19C,这与现在公认的值相差仅1%),最早完成了基本电荷的测量工作。这一结果再次证明电子的存在,使对“电子存在”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物理学家信服。由于在测定基本电荷值和测出普朗克常数等方面做出的成就,密立根在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随着现代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目前元电荷的公认值为e=(1.60217733±0.00000049)×10-19C。本实验采用CCD摄像机和监视器,可非常清楚地看到钟表油油滴的运动过程,大大改善了实验条件,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实验目的】1.学习用油滴实验测量电子电荷的原理和方法。2.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3.测量电子的电荷量。4.了解CCD摄像机、光学系统的成像原理及视频信号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等。5.训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实验原理】密立根油滴实验测量基本电荷的基本设计思想是使带电油滴在两金属极板之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按运动方式分类,可分为平衡法和动态法。本实验采用平衡法,其原理如下:质量m、带电量为q的球形油滴,处在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带电平板之间,如图1所示。改变两平板间电压U,可使油滴在板间某处静止不动,此时油滴受到重力、静电力和空气浮力的作用。若不计空气浮力,则静电力qE和重力mg平衡,即dUqqEmg(1)式中E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d为两极板间的距离。只要测出U、d、m并代入(1)式,即可算出油滴带电量q。然而因油滴很小(直径约为m106),其质量无法直接测得。两极板间未加电压时,油滴受重力作用而下落,下落过程中同时受到向上的空气粘滞阻力rf的作用。根据斯托克斯定律,同时考虑到对如此小的油滴来说空气已不能视为连续媒质,加上空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大气压强p成正比等因素,粘滞阻力修正后写为prbvrftr16(2)其中为空气的粘滞阻尼系数,r为油滴的半径,tv为油滴的下落速度,b为修正常数,p为大气压强。随着下落速度的增加,粘滞阻力增大,当mgfr时,油滴将以速度0v匀速下落,此时有grmgprbvr303416(3)式中为油的密度。由(2)、(3)两式通过适当的简化计算后得230/12934prbgvm(4)分别测出油滴匀速下落距离l和所用的时间t,则油滴匀速下落的速度tlv/0,利用式(4)和(1)式有Udprbtlgq23/1218(5)上式分母仍包含r,因其处于修正项内,不需十分精确,计算时可用gtlr29代入。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s、1、2、g、d均为常数,各参量值如下:d为极板间距md31000.5为空气粘度1151083.1smkgl为下落距离依设置,默认1.6mm为钟表油密度3981mkg(20℃)g为重力加速度2794.9smg(银川)b为修正常数3b=8.2310/Nm(66.1710mcmHg)p为标准大气压强Pap101325(76.0cmHg)U为平衡电压,t为油滴匀速下落时间,将以上数据代入(5)式得Uttq2314022.01(10022.1(6)上式即为本实验最终依据的测量公式。通过对大量带电油滴带电量的测量,为了证明电荷的不连续性和所有电荷都是基本电荷e的整数倍,并得到基本电荷e,理论上我们应对实验测得的各个电荷iq求最大公约数,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基本电荷e值。但由于实验时总是存在各种误差因素,要求出各iq值的最大公约数比较困难,通常用“倒过来验证”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即将实验测量电荷值iq除以公认的电子电荷值C1060.119e,得到一个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值eqnii/,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这一整数值in即为油滴所带的基本电荷数,再用这一in去除实验测量的电量,即得电子电荷值iiinqe/。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只能作为一种实验验证,且只能在油滴带电量较少(少数几个电子)时可以采用,油滴带电量较大时不宜采用。【仪器介绍】实验仪由主机、CCD成像系统、油滴盒、监视器和喷雾器等部件组成。其中主机包括可控高压电源、计时装置、A/D采样、视频处理等单元模块。CCD成像系统包括CCD传感器、光学成像部件等。油滴盒包括高压电极、照明装置、防风罩等部件。监视器是视频信号输出设备。仪器部件示意如图1所示。图1主机部件示意图1、CCD盒2、电源插座3、调焦旋钮4、Q9视频接口5、光学系统6、镜头7、观察孔8、上极板压簧9、进光孔10、光源11、确认键12、状态指示灯13、平衡/提升切换键14、0V/工作切换键15、计时开始/结束切换键16、水准泡17、电压调节旋钮18、紧定螺钉19、电源开关20、油滴管收纳盒安放环21、调平螺钉(3颗)CCD模块及光学成像系统用来捕捉暗室中油滴的像,同时将图像信息传给主机的视频处理模块。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调焦旋钮来改变物距,使油滴的像清晰地呈现在CCD传感器的窗口内。电压调节旋钮可以调整极板之间的电压大小,用来控制油滴的平衡、下落及提升。计时“开始/结束”按键用来计时、“0V/工作”按键用来切换仪器的工作状态、“平衡/提升”按键可以切换油滴平衡或提升状态、“确认”按键可以将测量数据显示在屏幕上,从而省去了每次测量完成后手工记录数据的过程,使操作者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实验本质上来。油滴盒是一个关键部件,具体构成,如图2所示。图2油滴盒装置示意图1、喷雾口2、进油量开关3、防风罩4、上极板5、油滴室6、下极板7、油雾杯8、上极板压簧9、落油孔上、下极板之间通过胶木圆环支撑,三者之间的接触面经过机械精加工后可以将极板间的不平行度、间距误差控制在0.01mm以下;这种结构基本上消除了极板间的“势垒效应”及“边缘效应”,较好地保证了油滴室处在匀强电场之中,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实验误差。胶木圆环上开有两个进光孔和一个观察孔,光源通过进光孔给油滴室提供照明,而成像系统则通过观察孔捕捉油滴的像。照明由带聚光的高亮发光二极管提供,其使用寿命长、不易损坏;油雾杯可以暂存油雾,使油雾不会过早地散逸;进油量开关可以控制落油量;防风罩可以避免外界空气流动对油滴的影响。【实验内容与步骤】学习控制油滴在视场中的运动,并选择合适的油滴测量元电荷。要求至少测量5个不同的油滴,每个油滴的测量次数应在5次。实验前仪器必须调水平。①开启电源,进入实验界面将工作状态按键切换至“工作”,红色指示灯点亮;将“平衡/提升”按键置于“平衡”。②将平衡电压调整为400V左右,通过喷雾口向油滴盒内喷入油雾,此时监视器上将出现大量运动的油滴。选取合适的油滴,仔细调整平衡电压U,使其平衡在起始(最上面)格线上。③将“0V/工作”状态按键切换至“0V”,此时油滴开始下落,当油滴下落到有“0”标记的格线时,立即按下计时开始键,同时计时器启动,开始记录油滴的下落时间t。④当油滴下落至有距离标记的格线时(例如:1.6),立即按下计时结束键,同时计时器停止计时,油滴立即静止,“0V/工作”按键自动切换至“工作”。通过“确认”按键将这次测量的“平衡电压和匀速下落时间”结果同时记录在监视器屏幕上。⑤将“平衡/提升”按键置于“提升”,油滴将向上运动,当回到高于有“0”标记格线时,将“平衡/提升”键切换至平衡状态,油滴停止上升,重新调整平衡电压。(注意:如果此处的平衡电压发生了突变,则该油滴得到或失去了电子。这次测量不能作数,从步骤②开始重新找油滴。)⑥重复③④⑤,并将数据(平衡电压V及下落时间t)记录到屏幕上。当5次测量完成后,按“确认”键,系统将计算5次测量的平均平衡电压U和平均匀速下落时间t,并根据这两个参数自动计算并显示出油滴的电荷量q。⑦重复②③④⑤⑥步,共找5颗油滴,并测量每颗油滴的电荷量iq。至少测量5颗油滴,记录每颗油滴的电荷量iq,再iqe理论,对商四舍五入取整后得到每颗油滴所带电子个数in;再iiiq=en得到每次测量的基本电荷,再求出n次测量的e,【注意事项】1.CCD盒、紧定螺钉、摄像镜头的机械位置不能变更,否则会对像距及成像角度造成影响。(见图1-3)2.仪器使用环境:温度为(0-40℃)的静态空气中。3.注意调整进油量开关(见图1-4),应避免外界空气流动对油滴测量造成影响。4.仪器内有高压,实验人员避免用手接触电极。5.实验前应对仪器油滴盒内部进行清洁,防止异物堵塞落油孔。6.注意仪器的防尘保护。附录:ZKY-MLG-6型CCD显微密立根油滴仪实验前准备工作简介1.调整仪器①水平调整调整实验仪主机的调平螺钉旋钮(俯视时,顺时针平台降低,逆时针平台升高),直到水准泡正好处于中心(注:严禁旋动水准泡上的旋钮)。将实验平台调平,使平衡电场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以免引起实验误差。极板平面是否水平决定了油滴在下落或提升过程中是否发生左右的漂移。②喷雾器调整将少量钟表油缓慢地倒入喷雾器的储油腔内,使钟表油湮没提油管下方,油不要太多,以免实验过程中不慎将油倾倒至油滴盒内堵塞落油孔。将喷雾器竖起,用手挤压气囊,使得提油管内充满钟表油。③仪器硬件接口连接主机接线:电源线接交流220V/50Hz。监视器:视频线缆输入端接“VIDEO”,另一Q9端接主机“视屏输出”。DC12V适配器电源线接220V/50Hz交流电压。前面板调整旋钮自左至右依次为显示开关、返回键、方向键、菜单键(建议亮度调整为20、对比度调整为100)。④实验仪联机使用a、打开实验仪电源及监视器电源,监视器出现仪器名称及研制公司界面。b、按主机上任意键:监视器出现参数设置界面,首先,设置实验方法,然后根据该地的环境适当设置重力加速度、油密度、大气压强、油滴下落距离。“←”表示左移键、“→”表示为右移键、“+”表示数据设置键。c、按确认键后出现实验界面:计时“开始/结束”键为结束、“0V/工作”键为0V、“平衡/提升”键为“平衡”。⑤、CCD成像系统调整打开进油量开关,从喷雾口喷入油雾,此时监视器上应该出现大量运动油滴的像。若没有看到油滴的像,则需调整调焦旋钮或检查喷雾器是否有油雾喷出。2.熟悉实验界面在完成参数设置后,按确认键,监视器显示实验界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不同的实验方法的实验界面有一定差异。图3实验界面示意图极板电压:实际加到极板的电压,显示范围:0~1999V。计时时间:计时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显示范围:0~99.99S。电压保存提示:将要作为结果保存的电压,每次完整的实验后显示。当保存实验结果后(即按下确认键)自动清零。显示范围同极板电压。保存结果显示:显示每次保存的实验结果,共5次,显示格式与实验方法有关。平衡法:动态法:当需要删除当前保存的实验结果时,按下确认键2秒以上,当前结果被清除(不能连续删)。下落距离:显示设置的油滴下落距离。当需要更改下落距离的时候,按住平衡、提升键2秒以上,此时距离设置栏被激活(动态法1步骤和2步骤之间不能更改),通过+键(即平衡、提升键)修改油滴下落距离,然后按确认键确认修改。距离标志相应变化。距离标志:显示当前设置的油滴下落距离,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