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北京市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题目类型:论文学生姓名:专业:学院:年级:指导教师:2007年3月15日2一、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1、选题背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国家生产力长足发展的动力源,也是我国生产模式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的直接反映。然而,类似融资渠道缺乏、融资方式单一,信贷活动中“两极分化”趋势凸显、贷款求担保难等直接或是间接造成的融资瓶颈,已经明显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北京作为全国科技产业的孵化地、集结地,也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上述症候,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建立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来看,我国的信用评估体系主要还是以各大商业银行自行制定的体系为主,主要进行企业信用评级,特别是企业信贷、结算等业务的信用评级。其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企业基本素质,其管理者素质、员工素质、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与氛围等都在评价范围内;(2)资金信用,其内容包括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两方面;(3)经营管理,主要用来判断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4)经济效益,指标有资金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利润增长率等;(5)发展前景,主要考察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总体来看,针对特定区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这类企业的融资有所帮助。2、研究意义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人无信不利,企无信不兴”,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信用经济,而诚信又是市场经济的基石,通过对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制订与实施,可能会盘活放贷死结,简化不必要的融资程序,对企业来说,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对放贷单位或是投资者来讲,是稀释风险,理性融资的重要参考依据。首都经济在全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关村一带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集结地,因此,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北京的成功构建与试行不仅可以改善首都自身的融资现状,同时将会给全国带来示范效应。对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文献综述在国际,现代信用评估起源于美国,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界上半叶。1837年爆发的金融风暴使当时的商界乃至金融界更加提高了对生意伙伴信用状况的关注程度。路易斯.塔班于1841年建立了第一个商人信用凭借机构,而1909年美国约翰·穆迪3《Moody’AnalysisofRailroadInvestment》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世界信用评估业的开创。信用评估经过百年的发展,目前呈现三个层次的发展现状:第一层次是美国信用评估业,它拥有当今世界最具权威、规模最大的三家国际性评估公司(穆迪、标准普尔、费奇),他们的评估业务不仅遍及美国全部信贷市场,而且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第二层次是欧洲及日本,这些国家的信用评估机构建立晚美国50年左右,其特点是基本采用美国的一些做法,评估业务在当地资本市场的地位已基本确定。第三层次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的比较迟缓,信用评估业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特点是在评估方法上也基本采用了美国的做法。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于1995年6月30日颁布,标志着信用担保体系进入法定日程;1999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意见》,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进入启动阶段。随后又先后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傅梅烂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生命体特征”,介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从创新活动的内容、资金需求和来源、组织结构、风险特征、市场环境这五个方面对其各成长阶段的生命特征进行分析,同时也为本论文中相关成长能力指标的设定带来了启发与借鉴。在北京,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深圳证券交易所、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通过2004年10月8日发布的《共同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的联合宣言》共同发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三方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7月15日签订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试点)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营业部与北京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签订《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合作协议》都在为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破壳创造着大环境。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促进了企业资金需求的增长,客观上带动了企业信用评估市场的发展,加之上述政府的政策支持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对我国企业信用评估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效应。然而,现状也不容乐观,贾晓军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体制模式创新为北京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中提及:相当一部分的宏观政策,缺乏可操作的细则,有的还相互抵扣。另外是各级政府在建设政府投资的项目时,还经常到一些中小商业银行融资,使本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为了单纯降低风险确保收益,将资金大部分投入了公用事业领域及大企业,相当于挤占中小企业的金融资源等等。李维谦,“浅谈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揭示了中小型企业在信用总体状况上的普遍现象,并就其普遍矛盾,分别从环境、外联、内在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陈健,“银企关系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成本——基于2003年NSSBF调查的实证4分析”中介绍了银行的贷款技术类型,并通过统计学中的统计调查、整理,因素分析法以及相关回归分析法着重考量了在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使用的若干个条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一部分,对信用评估的概念、国内外信用评估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2、拟解决主要问题(1)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研资料的取得。(2)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三、研究步骤、方法1、研究步骤(1)查找相关资料、文献。充分理解信用评估体系的概念与发展状况及研究成果。(2)初步拟定相关的定性定量指标。(3)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北京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银行信贷部群、信贷担保公司群,三方进行调查取证,对初定的指标体系进行增减删改,同时进行重要性排序,为后期的统计工作做准备。(4)对抽样调查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5)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2、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采用问卷采访法和专家调查法收集相关资料。(2)统计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加工,系统化并进行分析。(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中外信用指标体系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四、研究工作进度07年12月20日至08年1月10日查找资料,选定论文题目;08年1月11日至2月7日设计调查问卷,选取重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08年2月8日至3月5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508年3月5日至3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08年4月1日至5月6日完成论文初稿。08年5月6日至5月30日修改毕业论文。08年5月30日至6月10日提交毕业论文终稿,准备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赵昌文等.《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信用与融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2)[2]周仁仪.《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新来源——信用担保资金》2004(10)[3]刘征孝.《信用体系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途径》维普资讯2005(11)[4]贾晓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体制模式创新为北京地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2006(2)[5]宋德松.《信用创新促科技型中小企业腾飞》天津日报2007(1)[6]李维谦.《浅谈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财会研究2008[7]陈健.《银企关系与信贷可获得性、贷款成本》财贸经济2008(1)[8].曹毅.《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建议》财务与会计2008(2)[9].叶帆.《试析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福建论坛2003(8)[10].国家经贸委经济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02[11].傅梅烂.《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成长阶段的生命体特征》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2005(9)[12].何建奎孙东莹.《美国资信评估机构范式分析及启示》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2005(4)[13].郭敏华.《信用评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4].(美)林·C.托马斯等.《信用评分及其应用》金融出版社2006六、系(教研室)评议意见评议人:年月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