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设计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4月日课题《寡人之于国也》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孟子及其倡导的仁政思想。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掌握其中重要的文言实虚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2、理解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学情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了进一步的感知能力,在反复诵读、记忆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了基本感知。尤其是学习了必修一、二中的文言文后,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实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有了基本认识,能够识记重要的实虚词用法和判定文言句式。在翻译的基础上,也能基本把握其中的文的部分。但在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学生还缺乏整体的感悟能力,某些特殊词语的意思掌握的不够全面。重难点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2、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新课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授课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时间设计授课过程一、自主预习(一)走近作者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兼并战争非常激烈,他主张施行“仁政”,统一天下。《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二)写作背景《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三)相关链接: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ǎ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于屠,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二、讲授新课(一)、基础梳理1.识记字音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衣.(yì)帛数罟..(cù阅读学案上的作者介绍以及创作背景,识记重要知识点,了解相关知识。学生阅读该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掌握其中的文言知识。在学生阅读学案知识时,教师适时讲解,补充相关知识教师对学生不懂之处进行讲解。3分钟gǔ)洿.(wū)池庠.(xiáng)序鸡豚.(tún)狗彘.(zhì)涂有饿莩.(piǎo)孝悌.(tì)养生丧.(sāng)死2.通假释义(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斑白)(4.)涂有饿莩(涂通途,道路)3.古今异义(1)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多指人或动物的凶恶。(2)河.东凶亦然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3)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4.)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5)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指一般行走。(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4.一词多义寡人之于国也(对)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1)于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移其民于河东(到)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和)填然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王道之始也(的)(2之申之以孝悌之义(他们)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间取独)未之有也(这样的事)完成学案上字音积累部分,并整理到随堂笔记中。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答案,其他同学同桌间交换,互查对错,并将重要词语积累到积累本中。学生展示答案,解释含义。同时记录到积累本中。学生通过查阅古汉语词典等工具,完成该部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学生完成后展示正确答案。同时圈点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教师在学生展示答案后,明确答案。教师结合学生的答案,明确词语正确含义。同时联系之前所学知识,列举类似例子。7分钟请以战喻(用)(3)以可以无饥矣(凭借)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把)谷不可胜食也(尽、完)(4)胜驴不胜怒(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5.词类活用请指出加点词语是哪种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1)填然鼓.之(鼓:名作动,击鼓)(2)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4)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5)然而不王.者(王:名作动,称王)(6)谨.庠序之教(谨:形作动,认真从事)(7)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6.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翻译(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译文:就不要希望本国的人民比邻国多。(状语后置)(2)申之以孝悌之义译文: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状语后置)(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头发花白的人不会在道理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状语后置)(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译文:这和用刀刺人杀了他有什么区别呢?(状语后置)(5)未之有也译文:没有这样的事(宾语前置)(6)非我也,兵也译文:不是我,是兵器(判断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通过翻译、解释找出词类活用现象。学生翻译句子,通过与原句比较判定句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翻译,点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并引导学生辨别特殊句式,点出辨别方法。20分钟(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译文:这是让人民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了。(判断句)(8)可以无饥矣译文:可以凭借这个没有饥饿了。(省略句)三、互动探究探究(一)、课文思路1.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怎样的疑问?孟子是如何分析其原因的?明确: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用设喻的方法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进而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2.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措施?明确: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⑦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3.试归纳本文所表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明确:①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②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③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④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探究二:写作特色4.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②准确运用比喻,明白晓畅、生动形象。善用排比,对偶,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③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④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探究三、开放探究学生点出答案,并分析原因。学生从原文中查找措施,并进行总结。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论辩艺术,理解文章的论辩思路。教师进行引导。教师明确答案。教师通过讲解议论文的写作方法,点明孟子写作的论辩艺术。30分钟5.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明确:孟子在这里所讲的,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但应该明白,古人提出这种观点,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二者出发点是不同的。学生联系现实,对孟子的思想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点评,引导学生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评析孟子思想。课堂小结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当堂检测阅读学案“典例探赜”,完成1、2、3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寡当众是以.君子远庖厨也B.再声则.阳陈而阳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C.忽前突之.王见之,曰:“牛何之.?”D.逆战于.归仁铺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狄青军事才能的一组是()①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多死②奔命之虏,忽止而拒我,安知非谋?③军人有夺逆旅菜一把者,立斩以徇④贼之标牌军,为马军所冲突,皆不能驻⑤青惧昆仑关险厄为所据,乃按兵不动⑥蛮使骁勇者当前,尽执长枪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追击敌兵数里之后,前有深涧相阻,敌人拥在山脚下,狄青意识到对方有伏兵,马上命令部队停止前进。B.上元节期间的夜晚,狄青忍着病痛冒着风雨率部偷袭了并夺取了昆仑关。C.前锋将领孙节作战不利,被狄青刺死,其余的将士惧怕军令,不敢后退。D.狄青指挥军队将叛军截为三段,对其轮番攻击,最终取得了胜利。答案:1.D(均为介词,在。A“以”分别为“凭借”、“因为”;B“则”分别表转折和顺承;C“之”分别为语气助词和动词“到……去”)2.B(①④为侧面烘托,⑥为敌军的部署)3.D(A并没有意识到有伏兵,只是怀疑;B结合上下文来看,狄青并未得病;C前锋将领孙节是被敌人刺死的。)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数罟.(gū)饿殍.(p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