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国际金融危机►金本位制崩溃(1920s)►华尔街危机和经济大萧条(1929-39)►美元违约(1971)和全球通胀(1970s)►拉美债务危机(1980s)►全球股市危机(1987)►日本金融危机(1991-2003)►欧洲汇率机制危机(1992-93)►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95)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危机:国际金融体系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危机:►亚洲金融危机(1997-99?)►俄罗斯金融危机和LTCM危机(1998)►巴西货币危机(1999)►美国Dot.com倒闭和财务丑闻(2000-2003)►阿根廷危机(2001)►印尼危机(2005)Forhistorianseveryeventisunique.Economics,however,maintainsthatforcesinsocietyandnaturebehaveinrepetitiveways.Historyisparticular,economicsisgeneral.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每一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经济学在社会与自然中却反复重复。历史具有独特性,经济学则具有一般性.第一节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一、国际债务危机概念国际债务危机(InternationalDebtCrisis),是个运用广泛的术语,它是指在债权国与债务国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不能按期如数地偿还债务,致使债权国与债务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它们各自正常的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四个要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契约性某一时点上的存量外币与本币及实物债务的总和二、衡量外债风险的常用指标1、偿债率:还本付息额占出口收入之比≤20%2、负债率:外债占GNP的比例≤20%3、债务率:外债占出口收入的比例<100%三、国家外债的经济分析经济学认为外债现值增加额等于经常项目逆差。增加外债的国内因素是储蓄减少、投资增加、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这也意味着外债增加来自私人储蓄缺口和政府储蓄缺口。四、政府外债的经济分析政府对外借款主要来自三种需要:增加外汇储备、为经常项目逆差融资、为私人资本输出提供外汇。只要外汇储备充足,政府就不会出现偿还债务困难。如果资本流入大于经常项目逆差,政府也不会出现偿还债务困难。五、1982年债务危机的爆发1、债务危机表现所谓的“国际债务危机”的开端始于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告知美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国际商业银行,墨西哥已经无力再偿还其欠银行的外债。墨西哥作为一个石油出口大国,曾是银行贷款的主要接受者,加上共多达630亿美元的银行债务,这才是引起金融市场震动的原因。2、债务危机背景1973~1974年以及1979~1980年的两次石油价格上涨,少数几个石油出口国手中,主要是OPEC成员国持有大量的国际银行存款。由于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疲软,这些国际银行将目光瞄向了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NICS)。这些债务一方面借给了巴西、韩国这样的石油进口国,以便它们能够支付石油账单;另一方面也借给了墨西哥、印度尼西亚这样的石油输出国,希望它们借用这些资金提高国内经济增长。究其原因:拉美、非洲和东欧国家政府由于石油危机,对贷款有永不满足的需求;国家主导型发展模式的诱惑(日韩成功)1970年代一系列冲击(越战引发的通胀危机;1973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1974-76年全球经济衰退减少西方国家的进口需求,而石油危机增加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进口,因此产生经常账户赤字需要融资;全球利率的上升)六、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最初的援助措施(1982-84)——在IMF的协调下,一方面,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机构向债务国提供贷款以缓解资金困难,另一方面,重新安排债务,IMF要求债务国国内紧缩,债权银行延长债务本金的偿还期限,但是并不减免债务总额。贝克计划(1985-88)——通过安排延长原有债务期限、新增贷款来促进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要求其调整国内政策。在贝克计划执行中,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手段,如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债务回购等。布雷迪计划(1989年后)——鉴于许多银行对不良债务失去了信心,因此,提出在自愿的、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原有债务采取各种形式的减免。1990年后,美国利率显著下降,债务国的政策调整也初见成效。1992年,债务危机基本宣告结束。第二节1997亚洲金融危机一、东南亚货币危机国际货币危机(InternationalCurrencyCrisis),又称国际收支危机(BalanceofPaymentsCrisis)。货币危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就可以称为货币危机(有的学者认为该幅度为15%~20%)。从狭义上看,货币危机主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市场参与者对一国的固定汇率失去信心,而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售该国货币,进而导致该国外汇市场持续动荡,固定汇率制度走向崩溃的现象。二、东亚金融危机1、根本性原因许多基础产品的过度供给(石油、金属、农产品)日元升值引起许多基础产业生产力过剩(日本公司海外过度投资,韩国在汽车和电器方面的过度海外投资等)国际金融市场失控(机构投资者寻求短期利润,游资规模巨大,银行业追求国际化趋势,国际银行过度借贷导致这些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短期外资,金融市场自由化改革速度太快,而监管缺乏等)日韩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2、诱发性原因早在1997年初,就有一些迹象:韩国韩宝集团破产、泰国第一金融公司破产、许多国家经常账户恶化等。诱发性事件主要有:1997年7月泰铢贬值国际银行业恐慌性撤资(6个多月时间收回800-1000亿美元贷款)美国对冲基金投机性冲击3、导致危机持续、严重的原因IMF救援方案许多区域内银行流动性困难或变得厌恶风险,信用枯竭许多企业背负沉重债务负担,面临破产政府试图通过以邻为壑的政策解决危机(如削减进口)但是,也有一些亮点:中国在危机期间仍维持了相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止各国进一步竞争性贬值,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中国维持了进口规模;香港1997年10月和1998年9月击退投机性攻击;台湾在危机中保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香港和新加坡的银行系统没有出现重大的违约或破产。东亚危机的影响日本是最大的输家美国是表面上的赢家中国是最大的政治上的赢家香港和新加坡银行业被证明是这一地区最强大的台湾尽管受到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但是IT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索罗斯其人乔治·索罗斯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一个中上层的犹太人家庭。童年的乔治并不十分突出,功课也只是中等。但小乔治聪明伶俐,好出风头,有很强的求胜欲望和顽强好斗的性格。童年的他对一种称为“资本家”的游戏十分入迷,几乎每玩必赢。这位未来的投资大师孩提时代就表现出了非凡的冒险精神和赚钱天分。二战爆发后,犹太人面临灭顶之灾。乔治的父亲利用其律师身份为全家伪造了非犹太人的身份证,并化名避难。14岁的乔治在这期间尝到了恐惧和人生的艰辛,但也从父亲身上学会了求生之道,学会了自信和勇敢。他大胆和理智的冒险家气质对后来的投资事业影响甚远。后来,苏军战胜德国法西斯,占领匈牙利。由于索罗斯的一家不信仰共产主义,战争虽然结束,他们仍没有安全感。于是,小索罗斯独自一人远走他乡,先到瑞士,后又转到英国,当年他仅17岁。在繁华自由的伦敦,索罗斯却备尝了贫穷和孤独,体验了人生的艰辛和苦涩。他先后当过餐厅侍者、农场零工和油漆工等。多年以后,索罗斯以及往事时说,他曾经嫉妒过一只猫,因为它有沙丁鱼吃,而他却没有。当1949年乔治·索罗斯如愿以偿地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时,他便开始了传奇一生的转折。在这所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中,索罗斯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当让今天的人们颇感意外的是,这位投资大师在校期间没有学到金融市场方面的知识,甚至不知道有它们的存在,反而对哲学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并深受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影响,深深地为其著作和思想而着迷。思考世界运作方式的哲学抽象思维赋予了索罗斯灵感,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思想,这对他后来对金融市场投资理论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索罗斯最终没能实现其当哲学家的愿望,迫于生计在毕业后投身于商界。伦敦求学的经历不但使索罗斯完成了经济学学业,更重要的是为他认真思考世界、思考事物运行方式奠定了哲学基础,为其一生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思维的动力源泉,使他受益终生。量子基金1953年,换了三次工作的索罗斯正式踏入金融界,受雇于英国一家小银行。但1956年他即移居美国,不久进入了华尔街。索罗斯从套利交易员做起,凭着出众的才华和经验的积累,很快成了一名金融分析师并开始崭露头角。1969年,索罗斯吸收第一批投资人基金,再加上自己的25万美元共400万美元,创立了“双鹰基金”,它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避险基金之一。这个基金能让他以股票和债券为担保品,买进任何数量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货币。1973年石油危机后,许多避险基金经营困难,纷纷在金融市场的惊涛骇浪中销声匿迹,而“双鹰基金”却在经营有方的索罗斯主持下,劈波斩浪,不断壮大。1973年,“双鹰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该年年底基金资本额已达1200万美元。三、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1、直接触发因素国际金融市场上投机资本的冲击;亚洲一些国家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国家的中期、短期债务较多,外汇储备不足,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货币贬值就很难避免。2、内在基础性因素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政府政策失误;出口替代模式的缺陷。3、世界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四、亚洲金融危机的经济影响金融危机中,外国资金大举外逃;由于债务链条中断,许多银行倒闭,流动性不足印象投资和消费,生产下降,失业增加;亚洲地区经济增长停滞或呈现衰退;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危机期间,各国政府往往采取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重了经济困难。第三节次级债务抵押债券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一、美国次贷危机的概念次贷危机又称次级债务危机,它是指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次级债务抵押债券得不到清偿,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并致使美国和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流动性不足的金融危机。二、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即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提供的住房抵押贷款。美国贷款市场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面向信用等级高,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次优级贷款市场,他们的信用记录不错或很好,但却缺少或完全没有固定收入、存款、资产等合法证明文件。次级贷款市场,是指面向那些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的贷款市场。三、次级债务抵押债券次级债务抵押债券是次级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包装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债务抵押债券的统称。次级债务抵押债券得不到清偿是次贷危机的中心环节。四、次级债务抵押债券的循环过程1、银行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银行主要是储蓄银行。次级市场的贷款分为两大类:无本金贷款和可调整利率贷款。2、抵押银行发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次级抵押贷款债券(CDO)属于抵押贷款债券(MBS),它是以次级抵押贷款为抵押发行的债券。它的好处是提供了储蓄银行的流动性和分散风险。但是,以次级抵押贷款作为抵押发行的债券不可能有高的信用等级,因此,CDO难以脱手。3、投资银行负责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深加工投资银行也称商人银行、证券公司、金融公司、投资公司、实业银行、开发银行、长期信贷银行、持股公司等。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把许多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凑到一起,按照违约风险的不同进行重新组合。4、资产评级投资银行家把CDO送到资产评级公司,以完成这种金融产品的检验程序,这些资产评级公司为了给自己招揽生意,倾向于给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打高分。所有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中的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到AA,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