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周围其他人那里自然获得的语言。2、第二语言: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在应用语言学领域里,通常把第一语言之外的语言统称为第二语言。3、母语:本民族的语言,也是多数人出生后首先学习和习得的语言。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它涵盖性很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外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5、本族语:本民族的语言。与“母语”相通。6、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除了天然物质以外,人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财富”部分,即与“物质文化”相对的“精神文化”,包括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语言、世界观等。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7、对外汉语教育的目标: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出能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人才!8、学习:是指在课堂环境下有专门的教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课本,通过讲解、练习、记忆等活动,有计划、有系统、也有意识地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典型的例子是成人在学校学习第二语言。9、习得: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获得某种能力。习得是无意识的,无需专门的老师,专门的教学。典型的例子是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一般是母语)。10、迁移:旧习惯忽对学习新习惯产生干扰。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会对他们学习其他语言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叫迁移。正迁移,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迁移,当第一语言的某些语言点跟第二语言相同时就可能出现。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11、干扰:负迁移,也叫干扰,是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的错误或不合适的目的语形式。12、中介语:中介语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系统,介乎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产生的原因包括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和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13、情感过滤:也称为屏蔽效应假说。输入的语言信息有时没有被吸收,即使最容易的,已经理解了的输入也不总是被吸收。人类头脑这种语言现象的堵塞现象,是由于情感对输入的信息起了过滤的作用,称为“情感过滤”。造成过滤的是一些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力、对所学语言的态度、自信心、是否紧张焦虑,是否处于防卫状态,怕出丑等。这是对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深远意义的假说。14、语言学能:有的学生其他科目学得很好,但是学外语却十分吃力,这说明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这种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的素质叫做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也称语言学能。15、化石化:语言学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16、i+1原则:输入的语言信息既不要过难,也不要过易,克拉申用“i+1”来表示。i表示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也就是自然顺序上所处的某一阶段。i+1则是下一阶段应达到的水平,输入的语言应控制在i+1程度上,让学习者跳一步能够得着。如保姆或妈妈对孩子的讲话。二、简答与论述:1、简单概括一下语言学的发展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影响语言学一个世纪多的发展中,出现了四大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和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些语言学派的理论,特别是其语言观一直影响着第二语言教学,而最直接受到其影响的则是各种第二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形成或演变。A、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把语言当做知识来研究、比较、强调语言间的共同点,这就影响到最古老的教学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以与母语的翻译对比为基本手段的语法翻译法。B、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把语言看做是一种工具和手段,通过刺激—反应来获得,强调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着重研究和描写不同的语言系统及其结构形式。这就影响到注意口语并以句型结构操练和模仿为特色的听说法、视听法。C、转换生成语法时期,把语言看做是人的一种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们能掌握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人们能找我复杂的、受规则支配的语言生成体系,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这一观点成为重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强调认知语法规则的认知法的理论基础。D、功能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研究语言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影响了以培养语言交际为目标的交际法。2、请举例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语法:语法手段以语序和虚词为主,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对应关系复杂。现代汉语单双音节对于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形式结构简明。不需对词的变化形式做过多记忆。汉语重“意”而不重“形”,句法规则并不十分严格。词类和句法成分并不一一对应。有很多特殊的结构类型,特殊句型,与其他语言相区别。(2)语音:音乐性强,节奏明亮,声音悦耳,抑扬顿挫,韵律和谐。没有复辅音,音节界限清晰,与印欧语相比,音节结构十分简单;元音占优势;有声调,声调能够区别意义。音节数量少,且声韵调之间对应比较规律,音节结构简单,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语素。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声调是多数国家留学生的学习难点,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区别。(3)词汇:汉语历史悠久,创造新词的方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使汉语成为世界上最丰富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意义精确细腻,形象具体,可以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熟语丰富,言简意赅,有鲜明的民族韵味。音节少,便于记忆;词汇结构以词根复合法为主,词义与语素义有关.词汇丰富,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大量的固定四字成语,古语词。(4)汉字: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汉字是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相比,汉字是形、音、义相结合的文字。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记忆音义结合以外,还要掌握汉字的部件构造。难认、难记、难写。3、跨文化交际的特点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焦急行为。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其特点有:A、文化的差异与交流障碍。两种文化的共同之处有利于对双方语言的理解,不同之处则可能由于差异的存在而造成对语言理解和运用的偏误,并形成障碍。B、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人们在会话交际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焦急原则,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对这些原则理解不同。C、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D、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交际双方为了使信息传递顺利进行并实现焦急目的,在焦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向。E、交际的结果:文化之间会产生相互的影响,自身会发生改变。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异文化。4、文化适应四个阶段(1)观光期(蜜月期,2~3个月):一切感到新奇,心情兴奋。穿中国服装,用筷子吃中国菜。(2)挫折期(4~5个月)新鲜感过去,开始觉得处处不适应。语言上有隔阂,生活上不习惯,功课压力大,产生深度的焦虑。感到孤独、气恼、悲伤、思乡,浑身不适,甚至生病;喜欢结交本族朋友,发牢骚,大谈“外国人”的短处。(3)调整期(4~5个月):开始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第三阶段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期,对第二文化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不再像挫折阶段那样反感。(4)适应阶段:对生活环境逐渐习惯,对第二文化也在逐步适应,能接受或者理智地对待第二文化。在学习上进步很快,主要精力用在充实实力上,不受环境干扰。5、请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1)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重意合不重形合。这可能与中国人擅于概括、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的客观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汉语的文化特点:A、构词灵活,词缀少,主要采用词根复合法。能产性高。B、词类的功能灵活,有大量的兼类现象。C、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D、常由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部分,先原因后结果、由已知信息到未知信息。(2)语义文化:首先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别的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例如:梅雨、贫农、四合院。其次,有对应词,但词的内涵有别。如中国的龙为吉祥物,但在西方则为恶魔的象征。“叔叔”与“uncle”的对应词义范围不同。(3)语用文化: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A、称呼亲属称谓:张伯伯、李大爷、解放军叔叔官职的称呼被认为是最最礼貌也是被称呼者感受最好最好的:王右军、杜工部B、问候和道别问候:中国人喜欢根据当时对方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明知故问或无疑而问的问题。道别:除了“再见”以外,还喜欢说一些关心的话语,例如“慢走”。C、道谢和道歉中国人相对西方人来说,道谢和道歉都用得比较少。比如妻子给丈夫倒茶,丈夫一般不会说谢谢,以免显得生疏。D、敬语与谦辞贵姓、贵国请教、光临敝人、拙荆、寒舍自我介绍时一般不愿炫耀自己的业绩,甚至故意压低自己以示谦虚和有修养。谦虚在中国文化中是言谈得体的表现。6、中介语假说的内容和意义内容:中介语假说是以普遍与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它不但把第二语言的获得看作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步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作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且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意义: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对中介语的研究可以看做是语言习得理论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另一方面,由于中介语假说提出的时间还不长,很多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很多观点也未得到验证。比如对中介语的起点是学习者的第一语言的说法,就有不同的看法。7、输入假说的内容和意义内容: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提出了一系列假说,1985年的《输入假说:理论与启示》总称为输入理论。被认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但同时也引起很多的争议。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意义: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需要可理解的输入加上低屏蔽效应、低焦虑环境。促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发展。8、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意义:对比分析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研究、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对比分析应用于语言教学,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制订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编选教材和改进课堂教学与测试。局限:第一,对比分析的主要观点是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不同之处则产生负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越大,干扰越大,学习的困难就越大。实际上并非如此,两种语言差别大,虽然掌握起来要慢一些,但干扰反而小,掌握的准确度要大。第二,对比分析只研究第一语言(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迁移作用,而第二语言学习者所遇的困难和所犯的错误并不只是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事实上,学习者困难和错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第三,对比分析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只虽语言的表层结构进行对比,而且主要集中于语音、词汇、语法几个方面,没有语义、语用、话语、文化等方面的比较,因此这种对比也是不全面的。第四,对比分析最大的问题在于把学习者看作是机械刺激的对象,不重视对学习者的研究,干脆抛开学习者,只是进行目的语和学习者母语的对比,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现,也未涉及到学习者的特点。因此有学者认为对比分析只是一种语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