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6课《对外的交往与冲突》导学案分析教学设计说明明朝前期我们中国尚未闭关锁国,对外交往尚处于正常阶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方式开展教学过程: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描述明朝建立之后在对外交往过程中一些正常的交往与冲突,交往当中的郑和下西洋,冲突中的戚继光抗倭以及澳门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比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考模式。课标精解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使学生了解到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明朝对外交往过程中,与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史实,以及与日本、葡萄牙的一些冲突。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第一,郑和下西洋主要了解其下西洋的路线以及造成的影响。第二,戚继光抗倭了解到的是其抗倭的背景及造成的影响,特别要重视戚继光抗倭所表现出的精神。第三,澳门问题的由来。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课的历史人物及故事在小学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详细。而且他们乐思好学,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课堂上利用文字、图片等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理解。而且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过隋唐宋元的对外关系,宋元时期的中国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航海技术不断成熟。这些都为学习本课提供知识储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戚继光抗倭图》等图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分组讨论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收集与郑和、戚继光有关的资料,使学生学会从教科书或教科书以外获取信息,学会搜集和运用有效信息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重点解读:1.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2.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处理方法: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内容,结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相关教育。2.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难点解读:本课将会接触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于地理知识相对匮乏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难点。处理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课时1课时(共计总课时:二十四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策略1.史料教学法:展示图片或文字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获得新知识。2.情境导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讨论问题,以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3.启发式教学:使用设疑启发、类比启发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4.自主学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图片或文字资料展开讨论、评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新课导入5分钟设计:2015年4月23日下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驶进了阅兵海域,让人们想起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观场面。600多年前中国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到底创造了什么样的航海奇迹呢?他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实现远航?明代的对外关系中还发生过哪些重大的事件?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海军成立60周年的海上阅兵,既可以起到爱国教育,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衔接到郑和下西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郑和下西洋教师课件展示郑和的生平简介:郑和(1371-1433),原名马三保。明朝伟大的航海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军进攻云南。10岁的马三保被掳入明营,受宫刑成为太监,后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难之变中,在河北郑州(今河北任丘北)为朱棣立下战功。1404年(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认为马姓不能登三宝殿,因此在南京御书“郑”字赐马三保郑姓,改名为和,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1431年(宣德六年)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然后教师从下面四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1.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西洋指的是哪里2.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总结:1.我国古代将文莱以西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称为西洋,以东称为东洋。(课件展示)明确西洋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对郑和本人的介绍。2.(1)宣扬国威(2)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3)寻找建文帝的下落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让学生继续思考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航海家,你会在哪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海,思考之后再从书中找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积极讨论,教师总结:(课件展示)(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指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然后请一位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介绍过程中注意:时间、出发地、途经今天哪些重要地区、国家、城市?穿越哪些重要海峡、港湾?最远到达哪里?)。然后共同完成下面一张表格(课件展示)时间1405—1433次数前后七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到达范围亚非30多国家和地区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通过对上面相关问题的提问以及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来完成郑和下西洋有什么伟大的意义?可以学到郑和身上哪些精神(课件展示)1.(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规模大,到达地区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世界航海历史上的无数先辈正是秉承这一传统而不懈2.这是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努力,最终实现宏伟计划的。实际上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也是需要在探索中奋进。二、戚继光抗倭教师过渡:郑和下西洋是我国明代与世界友好交往的典范。但是,这一时期不仅有中外间的友好交往,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教师课件展示戚继光的生平简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然后教师从下面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1.倭寇对我国沿海地区骚扰的危害性教师介绍“倭寇”的由来: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课件展示《戚继光抗倭形势图》,指导学生观看形势图,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和危害之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2.戚继光抗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相关内容,然后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2.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有什么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吗?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总结:1.(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家军经过严格训练,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军民配合,同仇敌忾。(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2.①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抗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戚继光和他领导的戚家军同倭寇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并取得胜利,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得以全部肃清。②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戚继光为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课件展示)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让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1.澳门近代是被西方哪个国家强占的?2.(葡萄牙)你知道葡萄牙殖民者是如何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3.什么时候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学生阅读回答之后,教师结合多媒体总结归纳:1.葡萄牙。2.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谎称遇到风浪,请求暂时借地晾晒货物。他们买通广东地方官员,许诺每年缴纳白银500两,得到允准,在澳门上岸,擅自搭棚贸易。后来,公然用木石砖瓦建造房屋,居住下来。1573年,他们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政(河蟹)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明政(和谐)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3.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明朝对外交往的友好与冲突,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的一面;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然而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于是就有了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他们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并在那里开始了殖民活动。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的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始落后了。板书设计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原因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对我国沿海地区骚扰的危害性2.戚继光抗倭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评价方案如何在新时代下发扬郑和的航海精神?为此我们还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教学反思本课介绍的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有和平的,也有对抗的。结合教学有如下反思1.图文结合。用多媒体演示书中关于郑和的相关图片,戚继光抗倭图,澳门回归的相关图片等。及时利用书中小字,让学生去理解、吸收,通过图文结合,利于学生消化、更好地掌握知识。2.文史知识的结合。讲解本文时,在学习戚继光抗倭时,我利用戚继光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通过理解诗意,从中发现他的志向,便于学生对他思想品质的认识,也能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精选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学会识图能力、观察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学习本课,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学习难点】涉及的时空概念较多,古今地名有差异等。【学习流程】一、知识链接: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二、新课导学【自主梳理】(5分钟)(一)阅读教材“郑和下西洋”完成学案。1.背景:_______前期,我国是___________的国家。2.目的:为了加强同_____________的联系。3.时间:____年,明____派_______率27000多人第___次下西洋,_____年---____年,____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