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足石刻保护现状的看法及建议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对大足石刻保护现状看法及建议学校:重庆师范大学专业:旅游管理年级:11级姓名:易长青学号:20110520119摘要:通过对大足石刻的保存状况和从风化、渗水、彩绘、岩体崩塌等方面的主要病害,以及它的保护现状,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总结五十多年来大足石刻岩体防风化、岩体加固、水害治理等保护工作的经验,以期更好地把握努力的方向,做好面向新世纪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工作。1大足石刻及其保存状况1.1造像内容及价值大足石刻是大足县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北宋,兴盛于南宋,延续至明、清。石刻题材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及中国石窟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儒、佛、道三教合一造像,大足石刻点多面广,现造像共计一百多处,5万余尊,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达75处,其中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简称“五山”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大足石刻以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佛、道、儒教造像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哲学思想和风土人情,其造型艺术和宗教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而被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2石刻区气候环境及地质构造大足地处大西南腹地,海拔高度为270—900m,位于东经105°28′—106°02′,北纬29°23′—29°52′,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少晴,年均温度17.2℃,年均相对湿度83%,年均降水量1006.6mm,年均蒸发量804mm,年均日照时数1314h,年均风速1.5m/s[1]。大足石刻文物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积带四川沉降褶皱带,出露地层为中生代三迭系、侏罗系,总厚度374—1750m,此外还有新生界第四系河岸堆积物。1.3保存状况历史上的大足地处偏僻之隅,交通不便,精美的大足石刻长期深藏闺阁,鲜为外界所知,但这也使其免遭战乱动荡造成的人为损坏,屡屡幸免于难,同时,大足石刻也未遭受过重大的自然灾害,因此.至今除个别龛窟早年崩塌,部分造像风化严重,局部残损及腐蚀外,多保存较好,有的甚至宛如新刻,整体保存完整程度之高是中国大型石窟艺术群中为数不多的几处之一。2、大足石刻的主要病害大足石刻的各种主要病害都是外界环境长期作用引起、产生或加剧的,大足石刻作为室外文化遗存,又多以摩崖造像的形式展现,为开放空间,直接与外界环境相依存,历经千百年的冷暖交替,风吹日晒,雨雾浸蚀等自然因素作用,造成造像岩体风化、失稳、崩塌等损害。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大足石刻的自然破坏有加速的趋势2.1风化病害大足石刻岩石成分以石英细砂岩为主,砂岩的胶结物成分主要为泥质、钙质,含量较高。由于岩石的矿物成分、胶结物成分、含泥量及泥质软弱夹层的分布等要素错综复杂的变化特征。导致了大足石刻不同部位抗风化能力的强弱差异.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风化:一类是由表层至岩体深处均匀风化.孔隙度逐渐减少的松散型风化:一类是受区域软弱夹层控制.由表及垦形成若干剥蚀带的层状剥落型风化;另一类是受温差、日照、风蚀等因素拧制.由表及里发行若干裂隙组的裂隙型风化。2.2渗水病害大足地区湿润多雨,水是引起大足石刻风化尊损坏扮最主要因素,多种病害坪是由于水的参与而产生或加剧。夏季日照强、温度高、蒸发量大、降雨量多,对石刻造像影响较大。强日照引起地表昼夜温差大,不仅影响岩石的热胀冷缩和水的物态,而且对矿物质在水中的讲解度,生物的新陈代谢,择种水溶液的浓度和化学反应速度都有报大影响;盛夏暴雨对石刻造像的剥蚀和淋蚀破坏更为严重。大量雨水浸入石刻造像内部,引起石刻造像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地表水沿立壁裂隙下渗.冲刷裂隙,不断溶蚀扩大裂隙,并与岩石组分、早期风化物、酸沉降物发生各种物化作用和生化作用,而生成一系列的岩类,沉积于造像表面,严重污损石刻:由于温暖潮湿,造像表面滋生许多有害植物与微生物,加之地下水毛细渗透,致使龛窟下部遗像风化掏蚀。2.3彩绘病害大足石刻的彩绘历经外界自然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光照、潮湿等作用,颜料胶结材料老化,颜料发生退色、变色、掉色、起泡现象,甚至起壳空鼓、掉落。大足石刻过去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烟熏火烤造成部分造像表面油烟污斑.造像表面低等植物地表苔藓的霉腐。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与尸斑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等均对石刻表面彩绘造成污损。2.4岩体崩塌病害大足石刻摩崖造像一般位于陡立的边坡岩体上,龛窟的开凿,内部应力分布受到改变产生新的应力集中部位,又长期受各种风化营力的作用,造像岩体出现变形,开裂、滑穆、脱层、掉块等以至有坍塌的危险。[1]2.5表面污损大足石刻过去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烟熏火烤造成部分造像表面油烟污斑,造像表面低等植物地衣苔藓的霉腐,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与尸斑以及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等均对石刻表面造成污损。3、大足石刻保护现状及看法3.1防风化治理大足石刻由于本身的岩性和所处的潮湿环境,风化一直是主要病害,经过20多年的试验观察,研究出一种具有一定的粘结性、憎承性、耐老化、抗盐类破坏的有机硅类封护材料(以甲基二三甲氧基硅烷为丰剂,由四川省文物考古所曾中懋研究员等研制)[2],1995年经专家论证后,对少数几处风化较重的龛窟、碑刻进行封护加固处理,效果明显,得到专家们的认可,为大足石刻的防风化治理尊定了基础。3.2岩体加固根据大足石刻中个别龛窟岩不稳定,存在裂隙,窟檐脱层掉落甚至可能倾斜的特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基岩加吲采用本地岩石砌块加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桩柱支撑岩体。二是治理裂隙选用抗老化、粘结强度适度的化学灌浆材料。三是采用窟檐岩体上加金属锚杆锚固,灌注化学浆液的方法,治理窟檐脱层和造壁岩体崩坍的病害。3.3渗水治理一是改进原有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洪水冲垮岩壁。二是根据不同龛窟的渗水特点,在不利于疏导的地方,采用灌浆堵漏的方法。三是在造像后擘岩体中适当部位开凿隧洞,以截断流向造像立壁的各方渗水。另外,为减少地表水的渗入,在造像立壁顶部铺设防渗层,并沿造像立壁走向和倾向设立作过防渗处理的排水系统汇集雨水,集中排泄,[3]如石门山石窟顶坝的防渗排水处理,收到良好效果。3.4保护管理大足石刻的保护管理工作受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指导下,市、县政府又专门制定了地方性法规,如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的《_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大足县人民政府颁布的《大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对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文物区管瑚的通造》等。3.5对保护现状的看法这些保护措施和方法依据历史文献、碑刻和造像题记,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采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预防龛窟坍塌和延缓雕像风化剥蚀方面,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绘图建立档案,对部分风化较重的龛窟造像或碑刻,采用化学材料封护表层渗透加固;在龛窟岩体加固中,主要采取垫砌、支撑、锚固等工程手段,兼采用化学材料灌注岩体裂隙加固粘结。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堵截、引导,较大规模地改善造像区周边环境,以杜绝对石刻的污染。为了更好地保护大足石刻,我有以下建议。4、对其保护的建议4.1打造优美环境,加大保护力度一是“面”整治。对宝顶石刻区包括镇政府机关在内的l8个单位、125户居民进行整体搬迁,基本实现石刻景区与社区的相对分离。对石刻景区实施退耕还林、水七保持、造林绿化等环保工程,进一步完善文物区内相关配套设施。二是“线”上改造。对邮亭至大足高等级公路、县城至宝顶公路、宝顶景区排污管网和电力通讯、广电线路进行改造,扩修宝顶、北山文物区内旅游道路及停车场。4.2强力营造有利石刻保护的良好氛围。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物法》颁布纪念日等时机,全县进行大规模、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长期以来,中国文物研究所、四川省考古所、重庆大学等单位与我馆合作开展大足石刻的保护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足石刻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为适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今后保护工作的需要,不但要继续和国内科研院所开展广泛深入地合作研究,还应积极争取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吸收、借鉴先进的保护技术和经验,开阔视野和拓展思路,提高专业保护人员的业务水平。4.3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坚决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维护法律法规和规划的严肃性,确保文物安全。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周密、防范有力,大足石刻自申报成功以来,当然,至今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章建设。4.4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保护水平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在宝顶、北山分别建立环境监测站,为博物馆配备了全自动电子分析天平、体视显微镜等科研实验设备,加强文物监测监控工作,为大足石刻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创新科技手段。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鼓励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锐意进取,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文物保护水平。4.5健全文保网络,确保文物安全建立网络,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坚持以人为本、严防死守,严格执行定岗、定人、定责、定时的“四定”24小时守卫、监督和巡查制度,与ll0、消防中队建立联动机制,制订应急预案,完善处置措施;完善设施,为文物区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坚持做好安全、消防、救护等物资储备。5、结语大足石刻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为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所了解,文物旅游为大足石刻的保护提供了资金保证,大足石刻的保护得到了长足进展。回顾大足石刻保护所走过的道路和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大足人,我感到十分欣慰,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探讨面向二十一世纪大足石刻的保护,能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努力的力向,积极探索与实践去开创大足石刻更为辉煌的明天。参考文献:[1].文物保护与环境地质.潘别桐、黄克忠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2].大足石刻保护文集.蒋思维、王金华.[3].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王金华.1999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