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镇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县综治部门对此项工作都十分重视,县对镇千分制考核已经占到100分,在强基工程考核中更是实行“一票否决制”,2012年,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在全县134个行政村各配备了2名村综治专职社工,每村每年下拨2万财政经费;另外从创建工作来看,平安创建、五有五无村创建更是逐年加强,基层综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近两年的综治工作实践,我认为本镇不仅要把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摆到重要日程,更要结合实际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接下来的平安创建过程中,如何整合综治工作资源,充分发挥综治工作机构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解决好当前综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当前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虽然一直狠抓,但仍然存在着组织不够健全、机制不够完善、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主要问题有:一是综治工作台账要求过多。目前综治办承担着平安创建、法治创建、维稳、反邪教、禁毒、流管六大职责,每项职责每年考核两次,每项职责台账少则十来本,多则几十本,有的还需及时上传到网络电子平台,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村也需跟着做台账,做综治实质性的工作较少,一般上级来检查也都看台账。二是治安防控体系未正常运转。群防群治队伍不足,专职巡逻防范力量薄弱,就拿集镇来说,派出所专职保安目前只有4名,阳江镇域面积较大,人口多,4名巡逻员明显捉襟见肘;村虽然也有专职保安、红袖标义务巡防队伍,但这些人员基本只停留在书面名单上,没有真正开展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凭奉献和热情工作,往往也不能持久;各村均配有社区民警,设立有警务室,由于所务繁忙,民警很少到村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村村通视频监控体系正在建设,建成后如何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有待检验。三是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多发。土地流转、水面发包、征地拆迁、劳资工伤、安全事故、医患纠纷、83年民办教师辞退等社会矛盾和政策性历史遗留问题多,化解难度大,持续时间长,工作人员压力大。四是基层基础工作难到位。各村虽设立了综治办,但少数村办公面积有限,村综治办无独立办公场地,综治人员经常抽调到村务其他工作中,真正开展综治工作精力有限,目前各村配备的2名综治社工,综治工作基本在做台账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综治职责没有真正担负起来。综治宣传氛围还需进一步营造,群众对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还不高。五是政府对综治工作财政投入不够。比如司法所社区矫正社工,一个月只有1500元,社区禁毒聘用民警,一个月1000多元,流动人口协管员,一个月几百元,村综治社工,一年1万元,工资收入如当今社会消费水平差距很大,综治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稳定性差。综治专职人员的待遇、群防群治专职队伍的配备、综治激励机制的建立、治安防控体系的健全、综治机构办公条件的改善等等,都需要政府的财力投入,县镇财政部门纳入预算的一些有限经费满足不了实际创建需求,工作措施难以落实。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平安建设的质量提升难度大。二、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在措施落实上的几点思考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内容多、难度大,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好措施:第一,要深入开展排查化解工作,提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能力。要加强情况信息分析研判,建立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情况信息分析例会制度,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和影响社会稳定、治安稳定的各类情况,重点排查整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净化社会环境。此前矛盾纠纷排查会议一般由各村各部门填报排查表,存在排查不彻底或者瞒报的情况,我认为在排查工作上,在坚持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平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的同时,要将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常态化,从群众中获取更多不稳定信息,确保排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不留死角。各村各单位在填报排查表时不能当作任务应付,强化填表责任意识,对瞒报或排查不力的村、单位要明确惩罚机制。第二,要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下大气力解决好防控布点、防控力量、防控措施、经费投入等问题,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第三,要创新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配齐主抓综治、治调工作的副村级干部,建强村级综治、治调组织,推进村综治办的规范化建设。加强民营和新经济组织综治工作,推行综治工作巡查和平安建设指导员制度。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推进外来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工作和信息平台建设,实施好“安心工程”。认真组织开展青少年教育尤其是要加强社区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强化结对共建责任,注重从经济的、生活的、思想的、学习的等多方面给予关心帮助,实施好“关爱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管理,创新教育矫治方法,发挥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作用,确保帮教效果,实施好“转化工程”。深入开展无毒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禁吸戒毒工作社会化进程;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业的精神病人、违法犯罪艾滋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治疗、教育和管理措施,加强与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相关的社会事务监管,实施好“管控工程”。三、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在完善机制上的几点建议当前,政法综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政法综治工作一定要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做到围绕“保增长”献计献策,围绕“保民生”尽心尽力,围绕“保稳定”尽职尽责。要按照“目标化管理、规范化运作、项目化推进、标准化考核”的总体思路,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我认为,应建立健全四项工作机制,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建立领导责任机制,切实解决综治基层基础建设领导不力的问题。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平安建设、真抓实管的程度,真正把平安建设摆上应有位置,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在平安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领导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末位警示制等制度执行到位,做到组织领导有力、协调推进有方。要切实解决基层综治部门干部编制、职级配备问题,确保平安建设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二是要建立齐抓共建机制,切实解决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力量薄弱、组织松散的问题。要狠抓综治各成员部门在平安建设中职能作用的发挥,着力解决齐抓共管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努力形成工作合力。要把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发挥起来,对开展的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创建项目,要明确派出所、工商、学校、卫生院等职能部门为各平安创建项目的牵头责任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落实责任,一抓到底。各牵头单位要配齐配强创建办工作人员,确保日常工作有人抓、有人干。各创建主体要分别制定符合行业特性、易于操作的创建方案和评估标准,把有关的行业规范、行业管理与平安创建相结合,力求使整个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标可达。要加强对基层基础建设的检查和督导,确保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三是要建立政府投入机制,切实解决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经费保障问题。将综治和平安建设经费以及各专项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真正得到足额落实,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投入。加大对专职保安队伍和科技防范建设的资金投入,努力使平安建设的保障能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不断提高平安建设质量。四是要建立市场引导机制,切实解决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制约和瓶颈问题。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和制约作用来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防群治工作,可通过组建专业化、正规化、素质化的安保服务队,实行服务承诺,通过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安保服务来赢得居民的支持,也可通过社会力量组建多元化的保安服务公司,由保安公司与客户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可转换思路,变管理对象为服务对象,在一个社区或一个单位成立“外来人口之家”之类的组织,通过为外来人口提供创业指导服务,搭建创业平台来调动外来人口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起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再如当前比较突出的网吧管理问题,可按照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思路,建立网吧行业协会,在网吧业主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众之间搭建沟通平台,做到行业自律,积极举报网吧违规经营问题,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在平安建设的考核制约措施上,可比照经济领域的经营责任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把一定的治安防范任务以一定的价格,承包给一个组织或个人;在落实单位安全防范责任时,可事先核定一定的风险抵押金,发生责任问题时没收或扣除风险抵押金,以此加强单位的治安防范责任,提高治安防范意识;在不影响优化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要敢于对企业动真碰硬,针对一票否决对民营经济组织制约乏力的问题,可利用企业对市场反映的敏感性,在实施一票否决、末位警示时,将一票否决、末位警示的企业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向银行、工商、税务等利害部门进行通报,以此来增强民营企业加强平安创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总之,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决定着平安建设的成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重视,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措施落实,需要加大基层综治组织建设和经费保障力度,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更需要加大考评、督办和责任查究力度。这样,才能积极有效地解决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夯实综治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