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窦金波来源:经济研究导刊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动力主要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所以城市的进度进一步加快并带有后现代的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数量都在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347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发达国家1950年城市水平已达53.8%,1980年上升到70.2%,上升了16.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47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17.0%,1980年为29.2%,上升了12.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407个百分点。从50年代至8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增长最快。这里面有一个疑点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6.4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2.2个百分点都超过世界城市化上升的10.4个百分点?其实在1975年左右,发展中国家城市总人口已超过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城市增长率。195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为734百万,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仅为287百万;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698百万,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已攀升到673百万,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持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如此迅速,为什么城市化率水平上升低于发达国家,且城市化年平均增长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人口上升快于发达国家,而城市化率上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从1980~2002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由70.2%上升到74.4%,仅上升了4.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21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仅攀升了152百万;而发展中国家则由198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39.3%,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0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则由966百万上升到1904百万,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之比为2:1,2020年时将为3.5:1。这表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参见下表)二、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影响,发达国家城市化呈现后现代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信息时代的出现和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开始逐步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知识资本逐步取代物质资本并在生产力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城市化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中心,并进入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分散化与集聚化(分化与集中)并存时代。城市功能由生产城市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三生”城市转变。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三共”和谐可持续发展状态。(一)信息技术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城市化基本上都是在工业化带动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过程,工业化期间,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的突破,都会形成新的工业部门,推动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工业为动力推动着城市的发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过分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和依赖,不可避免地产生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最近几十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社会的兴起,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业动力,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商业商务中心转变。(二)分散化与集聚化并存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网络对交通运输网络的补充,大大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使城市化呈现扩散化趋势。扩散化趋势引导了城市产业和人口的疏散,使其部门职能外迁,使城市外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制造中心的区域,促进了城市郊区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又呈现集聚化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信息最大化及传输完善化的地点也是区位条件最好人口规模最大化的地点,如巨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洛杉机、上海等)这些基础设施条件好,区位条件好的城市自然成为信息节点城市。信息像磁石一样吸引经济向这些节点城市汇聚,而通讯技术则使得节点城市对信息网络覆盖具有了较强控制力,加之信息技术发展与投资之间的互动效益,使得各类高水平管理机构以及各类跨国公司云集此地。为了便于同管理机构联系,由城市分散化分离出来的产业一般分布在交通和通讯较为发达的城市外围,或沿交通走廊延伸,因此,城市空间的扩展表现为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向外呈非连续性用地扩展,而城市集中的地区,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加强,整个城市群呈融合趋势,这也是近些年来大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三)从生产型转到生态型、个性化、特色化的城市工业革命后的城市,以工矿企业发展为核心和动力,在成为工业发展主体的同时形成区域的主要污染源,随着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绿化城市,促进城市和自然更加和谐,已成为各国大中小城市的共同行动目标,在各个领域也形成了相应的概念如生态型城市,最佳人居环境等。并有专家预言,21世纪城市将是“生态循环型绿色城市经济”的城市,相应地城市也开始由生产型城市—消费型城市—生态型城市的过渡。城市以工业化为核心和动力,也必然导致趋同化。趋同化包括城市规模扩张趋同化、城市功能趋同化,城市产品、服务、形态、形象无差别化等。趋同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不予重视,或者人为地将其破坏,致使城市无特色、千城一面的景观“克隆”现象。城市的可识别性缺失。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建筑风格多元化,以及体现个**好的色彩变换与搭配,城市发展进入了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发展阶段。城市的个性化和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质不仅满足人的个性化需要,而且成为现代城市竞争和发展的新需要。三、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城市群(圈)和大都市带的出现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不仅表现在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400万人以上)、巨城市(800万人以上)、大都市区等组织形式。大都市区是由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们融为一体,人口密度一般都很高。在大都市区化的同时,城市群(圈)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化的趋势。1920年,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仅为5%;2000年,400万人口以上城市已占世界总人口的19.9%.巨城市也由1920年的1个增加到1970年的17个,并且出现了7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990年,美国大都市区的数量由1940年的140个上升为268个,人口接近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0%.大都市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地域空间与规模,而且也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政治、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城市化的新趋势不仅表现在大都市区化,而且还表现在城市集群化。当在一个空间地域内,城市集群到一个较高的密度时,就成为城市群(圈)。城市群(圈)是若干个城市的集合体,它一般由一个中心或若干个次中心组成,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并逐步向一体化发展。城市集群无论是在美欧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比如,以英、法、德为首的西欧城市群,分布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沿岸的美国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及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城市群,分布在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中国城市群。在城市群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都市带。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认为,一个大都市带,至少应居住2500万的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方式。他在1989年发展表的《大都市带》一书中认为当代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1)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2)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3)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4)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5)英格兰大都市带(6)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并且还有几个都市带正在形成。参考文献:[1]许学强,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3重印).[2]王放.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2004,(3).[3]王朔.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3.[4]官卫华,姚士谋.世界未来城市展望与思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3).[5]谢卫红.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6]李京文.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发展趋势:城市群(圈)的出现及对投资的需求[J].创新,2008,(3).(作者简介:窦金波(1970-),男,河南信阳人,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从事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2012年4月5日目前全世界70亿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城市里,到2050年的未来四十年里,世界人口多达23亿的增长量将全部被城市吸收,这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非洲和亚洲显得尤为突出,给城市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带来了新挑战。这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4月5日发布的2011年版《世界城市展望》的主要结论。联合国经社事务部每两年对《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进行更新。该部助理秘书长孙达拉姆(JomoKwameSundaram)5日在纽约总部召开记者会,发布了2011年版的《世界城市化展望》。孙达拉姆说:“城市地区将在2011年至2050年的40年间吸收全部的全球人口增长量。在此期间,全球人口将增长23亿,而城市居民将增加26亿,城市在吸收全部新增人口之外,还将吸收一些农村人口,因此农村人口将减少2亿8800万。城市地区在2050年容纳的人口相当于1950年的全球总人口。”未来四十年城市人口在各区域的增长幅度不尽相同,非洲和亚洲将占全球城市人口总增量的86%。增长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4亿9700万)、中国(3亿4100万)、尼日利亚(2亿)、美国(1亿300万)和印度尼西亚(9200万)。非洲的城市人口在未来40年将增长三倍,从2011年的4亿1400万增加到12亿。亚洲的城市人口将从19亿增加到33亿。相比之下,欧洲城市人口的增加将很少,仅有5200万,北美将增加1亿1000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增加1亿7800万。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为许多人带来了改善教育和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因为人口的集中使得提供这些服务的成本相对较低。但与此同时,城市的就业、居住、能源和基础设施也面临更大挑战,减轻城市贫困、控制贫民窟的扩大以及应对城市环境恶化的压力也更大。生活在拥有100万到500万人口的大城市的人口从1970年占全球总人口的18%增加到了2011年的2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大城市的增多。1990年,全球有3900万人口生活在拥有千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相当于当时全球人口的3%。但在2011年,有3亿5900万人生活在特大城市,占全球人口的9.9%。到2025年,集中在特大城市的人口将达6亿3000万,相当于全球人口的13.6%。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首次列出了拥有7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地理坐标,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这些人口密集区与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包括是否靠近海岸、地震断裂带或特定的气候区域等。展望报告显示,欧洲和非洲的大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最少,这两个大洲分别只有26%和37%的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处在面临至少一种主要灾害风险的地带,而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北美,特别是亚洲,许多城市面临着较大的灾害风险。孙达拉姆表示:“全球60%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就是有450个大城市位于至少有一种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地区,如地震和洪水,这些城市拥有约8亿9000万人口。这构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