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把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这一中心,大力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和基层建设不断推进,村级干部建设面临着与形势发展和实际不相适应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要解决当前农村干部中突出的消极腐败问题,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和贯彻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战略方针,从抓制度、抓规范、抓教育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才能逐步解决好农村基层中存在问题。2对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2008级公共管理本科班张丽娜村级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直接承担着发展农村、建设农村、致富农村的重要职责,村干部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优劣决定着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建设好村干部队伍是兴农、富农的重要之举。目前,我国加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也到了攻坚时期,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不适应要求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就加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一、加强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工作面临着新一轮的严峻挑战。发展农村生产力,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的村级领导班子队伍,对推动农村改革发3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村级班子是农村方针政策的实践者村干部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指导员和作战员。国家的涉农政策及法律法规,诸如计划生育、土地承包、征地拆迁等都是通过农村“两委”干部的言传身教来贯彻落实的,通过他们以身作则、依法施政、按章办事模范作用的带动,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不断增强,从而保证了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村级班子是农村和谐稳定的维护者村干部每天都和村民打交道,能够及时发现群众中的各种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构建和谐村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村班子,可以消除成员之间的阻力,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村班子的整体战斗力,营造一种“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兴事、以和成事”的氛围,从而促进各村和谐,进而实现整个农村的和谐稳定。(三)村级班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4“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村级班子。有了好的“领头羊”,就能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因地制宜地制定完善农村发展规划,并发挥组织协调和引领示范作用,以自身致富的成果引导群众谋发展促致富。(四)村级班子是农村文明建设的促进者在移风易俗、弘扬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村干部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各村借助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个大平台,充分利用文化室、农家书屋、宣传栏等阵地,有效发挥村文化俱乐部的作用,用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丰富农村党员群众的精神生活,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推进农村文明建设,描绘农村政通人和的美丽画卷。因此,加强农村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二、当前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当前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农村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相5适应的地方。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1)在职不在岗。目前很多村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村干部长年或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等,严重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2)待遇偏低。2009年以前,村干部享受的工资待遇很低,尤其是支委和村委,他们只能拿到少量的误工补贴,根据乡村干部财务管理制度,一个村干部在村工作一天也只能拿到20元钱,而他外出打工,则日工资平均在50-100元。目前工资待遇虽然有所提高,但年收入只有一万元左右,这种付出与所得不对称的薪酬待遇直接导致部分村干部缺乏工作热情。(3)村干部年龄普遍偏大。据调查,新一届村两委中,平均年龄均为40-50岁,30岁以下的很少,这些村干部的思想跟不上时代发展,对外界信息接收滞后,大部分人不会使用电脑。(4)文化层次偏低。村两委中最高学历为大专毕业,大部分都是高中和初中学历,也有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6这样的文化层次也直接导致整体村级班子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2、主观方面,主要表现为:(1)工作热情不高。一方面,随着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角色转换,农村干部不再是“为民作主”的主人,而是“由民作主”的仆人,村干部的心理不再有优越感;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之后,相当部分的农村干部对于当前农村工作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再加之村级经济薄弱与必要的公益事业支出的矛盾比较突出,难以做到让群众满意,内心感到苦闷。(2)创新能力不强。相当多的村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的职能定位,还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常规性工作和突击性任务上,习惯于应付。(3)工作协调不够。工作作风简单,缺乏民主气氛,综合素质偏低,“两委”班子在具体工作中,不沟通不协调,互相扯皮推诿不负责任,出现“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令村民无所适从。7(4)工作作风不实。少数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或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不抓党务、村务,只抓财务;或利用村干部的身份谋取私利,不了解群众需求,疏远了干群关系。(5)后备力量薄弱。农村基层组织培养贮备、选拔使用后备干部工作与市、区组织部门要求的标准相比明显滞后。多数农村青年出了校门就纷纷外出自谋职业;退伍军人、农业经济人对当村干部兴趣不大;部分村干部抱着各种私心杂念,本身就不愿意在农村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后备干部,从而使农村后备干部后续乏人的现象进一步加剧。总之,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使遗留问题逐年积累,给农村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二)当前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选人用人把关不严。在农村村级换届选举中仍然存在:一是贿选现象。有8些人出于某种动机和目的,运用非正当手段谋取村官,贿选就是其中手段之一。二是宗派势力、家庭势力和农村恶势力幕后操纵选举。这种现象在人口数量多的大村较为明显。三是候选人误导群众,有的人在竞选演说时,耍起了说大话、许空愿的把戏,以此换取群众支持,达到做村官的目的。四是选举的组织工作不够严密。追求大民主,满足于履行法定程序,事前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村情、民意、上下届村干部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了解不够,不注意做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忽视积极正确的引导,致使那些整体素质低下不适合当村干部的人走上村干部岗位。2、思想认识有误区。有些村书记对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就是村里的一切事务就是支部书记一把手说了算;而村委会却认为党支部是少数党员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是全体村民选举的,只有村委会才能真正代表广大村民群众,村委会主任理应是村里的“一把手”,因此不把村支部书记放在眼里。这些片面的错误认识导致班子互不信任,在具体9工作中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严重阻碍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3、监督查处不力。主要反映在:第一,制度不完善。近年来,各地普遍注意加强了对农村干部的监督和群众管理的制度建设,但大多数是刚性的,没有细化,缺乏可操作性,如公款吃喝与正常接待如何界定?对不执行制度或违反了制度该怎么办等,都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这就给心术不正者留下了可乘之机。第二,监督不到位。一是上级有关部门未能很好地帮助农村“两委”班子理顺关系,分清职责,完善相关制度;未能及时有效地把先进村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推广;对农村“两委”班子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反应迟缓,措施不到位。二是来自外面的监督乏力。有些单位和领导干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重视不够,甚至对个人存在问题进行包庇袒护,使监督流于形式,目前虽然推行了村务、财务公开,但公开内容不规范,半公开或不公开的问题大量存在,群众知情不多,难于实施有效监督。三是内部监督较弱。干10部和群众虽然发现问题,但大都怕得罪人,影响关系,因而你好我好、大家好,监督成了空谈。第三,惩处不够严。一些领导片面认为,在农村基层工作不容易,村官不好当,形成对个别地方违纪违法的村干部和群众的处理,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对一些农村家族和宗派势力和影响较大的事情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致使正气难树,不法分子有恃无恐。4、培训教育实效性不强。培训工作年年开展,但流于形式,内容针对性不强,忽视了民主法制知识的教育。不少的村干部特别是年龄偏大的部分村干部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知如何科学地开展工作,规章制度知之甚少,一些村干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造成工作中揽权、越权、盲干或为了自保消极怠工混日子等现象。三、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农村基层干部是党的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最终实现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目11标的决定因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决反对腐败,是当前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解决当前农村干部中突出的消极腐败问题,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和贯彻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坚持党中央、中纪委一贯倡导的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战略方针,从抓制度、抓规范、抓教育入手,增强预见性、提高针对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1、完善村干部选举工作。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选举工作意义及选民的权利12义务,使之坚持原则,珍惜并正确行使民主权力;二是坚持民主公开原则。要做到候选人条件、选举程序、选举办法、选举结果公开,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尊重选民意愿,减少政府干预。三是坚持党对选举工作的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不正当拉票及贿选行为发生,坚决杜绝家族、社会势力对选举工作的干扰,把政治思想好、改革意识强、群众威信高、民主作风硬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2、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推行村民直评村官制度。教育培训不流于形式,有效地落实班子成员的任前培养和任中培训,培训内容要突出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村民自治及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要高度重视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村级班子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其宗旨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定期举行村民直评村官活动,这项活动的群众参与度要广,直评过程要真。要通过直评活动,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逐步解决。要通过直评活动,让村官知道不犯错13误也不勤政的混日子观念是行不通的,在其位谋其政,要拿成绩来交卷,合格不合格村民说了才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直评末位的要自我剖析,组织要对其诫勉谈话,连续直评末位的要予以淘汰。3、转变工作作风,主动服务群众。在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日益增强,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越来越频繁,离土不离乡、经商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村民需要的服务村干部提供不了,村干部提供的服务村民又不需要。村干部要用一定比例的工作时间走家入户,问计于民,了解村情民意,形成工作日志,定期梳理解决或拿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