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发展的过程性、极端的复杂性(当代中国社会浓缩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信息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所在问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之间是相互缠绕的、相互裹挟的)、演变趋于恶化、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主体缺失(解决社会断裂问题,打同民间、学界和官方的桎梏,是越来越多的人有表达意见的权利,是社会多元化、言论自由,是一个社会良性运行的极为重要的、必要的条件。)、存在长期性对当代社会问题的透视及案例需要解释的框架九大社会问题:腐败问题、“三农”问题、下岗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犯罪猖獗问题(经济犯罪、黑社会犯罪、青少年犯罪)、人口生态问题、教育危机问题(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迷茫与困惑、职业教育的不发达、九年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制度、高等教育、教育行政化)、道德失范问题(没有信仰的民族能不能走向强大?信仰重建)、婚姻家庭问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演变趋势、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的问题、国富民强与国强民不富的问题九大问题总结:权力腐败愈演愈烈、贫富差距开始悬殊、下岗失业困难重重、农民增收仍很艰难、团伙犯罪如意猖獗、信仰缺失道德失范、婚姻家庭问题增多、环境污染趋于恶化、应试教育成为顽症。国外的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定义:社会问题是公共问题;社会问题是一种情景或情况;社会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事件的存在。国内的社会学家对社会问题的定义:1.社会问题就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对较多的人,他们的生活或进步遇到了障碍,社会有些失序,开始没有安全感,原来正常的生活或者应该正常的生活越来越不顺利。2.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综合现象,即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失调,社会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社会难以协调发展。3.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变迁或者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变异和矛盾,这些矛盾的生成虽然是局部的,但其演变及后果具有全局性,与此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导致不同社会群体日益复杂的利益摩擦和关系紧张。(群体性事件:2008年贵州瓮安“6.28”事件,说明当地的官民关系、党群关系、警民关系的紧张。)4.社会问题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被多数人认为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事件或情况。这些事件或情况影响到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不满和焦虑,它是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5.社会问题是一种被许多社会成员所共识的公共问题。这种问题不仅妨碍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而且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样的问题是有社会本身的缺陷或功能障碍、社会关系失调和整合错位等原因造成的。界定社会问题的角度和方XX思想:1.看一种社会事件、现象、情况是不是社会问题,就是看它是否妨碍了社会的正常运行。2.看它是否损害或者破坏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3.看它是否符合某一社会的主导价值规范。4.看它是否引起了许多社会成员的困惑与迷茫、愤怒和焦虑。社会问题是:1.社会有机体不正常的病态或失调的现象2.公共麻烦和公共障碍3.一种消极的、否定的社会存在4.由于社会系统存在着某种结构性的重大失调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失范,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困难和障碍,需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腐败问题什么是腐败?是公权主体违反公共规则的以权谋私的行为。腐败的要素:能够运用公共权力的主体;违反公共规则的事实;谋取私利的行为。(公共权力一般是指国家权力以及国家权力的延伸)一个人有腐败的想法、规划而无腐败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腐败。中国目前腐败现象的特点与趋势: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刘丽英认为,当前腐败案件有八大特点: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腐败分子结成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团伙性;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吏治和司法腐败严重;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往往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领导干部“傍”不法“大款”现象严重;作案方式和手段诡秘,更具隐蔽性;一些腐败分子向国外、境外转移赃款脏物,涉案人员向外潜逃;查处与反查处、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相当尖锐激烈。中国“一把手”腐败的特点:比例逐渐上升;日益向高层次蔓延;腐败金额愈来愈大;大都沾染“色”的色彩;腐败的船湾不断增加;家族式腐败严重;资金外转极端例子:湖南某市“三玩市长”、张二江、“三光书记”、张改萍、反腐败必须要靠制度设计来执行官商不分是国企腐败的重要原因。不同的观察者、研究者、亲历者,对腐败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所有的统治阶级在根本上都是反腐败的。腐败会导致执政党执政的政府灭亡。在政治上,腐败影响阶级内部的团结。政治思想史研究者所面临的课题即如何使掌握公共权力的人远离腐败。在经济方面,腐败侵吞的社会财富客观上影响了社会的扩大再生产。在文化方面,腐败会导致一种腐败的文化。在精神上,腐败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理,人们将对腐败现象产生麻木和疲劳。对统治者而言,腐败长期得不到治理,会导致统治者内在的担忧和恐惧感。腐败的原因:剩余产品的出现和人行邪恶(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是人类贪婪的本性(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英阿克顿勋爵));社会风气的混乱;制度设计上的漏洞与宽松(同体监督);权力的腐蚀性与人性的欲望(根源)腐败等于权利不受制约——尚重生腐败的五种心理状态:侥幸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权势心理(耕耘收获);冒险心理反腐败的对策选择:就是要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制度的建构,使掌握权力的人做到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怎样达到目标?掌握权力的人,第一,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愿腐败。反腐败的主要手段:精心的制度设计;末端反复;道德教育永远是反腐败的辅助手段——尚重生腐败者暴露的路径:事主说出来;小偷偷出来;群众举报;涉黄人员供出来;同伙牵连;凶手杀出来;自己露出来;办案吓出来。关于腐败与反腐败的异端学说:腐败必然理论;腐败代价论;腐败有益论;腐败繁荣论;腐败不可反论;腐败合乎人的本性论三农问题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概念后加问题,本身就反映了社会的病态和扭曲。——尚重生封建制度是超稳定结构的三个指标:君主专制制度;小农经济;儒家文化。中国的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农民的政治地位的问题。农民如果不能主动地争取权利,三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应该给中国农民素质发育的土壤、文化、制度。——尚重生农民和政府讨价还价是正常的、妥当的、最佳的。——尚重生只有通过谈判和博弈的利益均衡、话语权均衡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尚重生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政策。——尚重生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将会影响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地区的发展不均衡是一种病态的。不解决三农问题,中国无法走向强大。农业问题: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发展不均衡;对农业的技术、产业、专业等各方面扶植不足要解决农业问题,主要是加大政府的投入。农村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给钱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是实际上是外在的贫穷、没有接受较好的教育和生存问题。——尚重生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农民群体的待遇问题。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待遇问题。在国家政策的强势引导方面应该把人才、资本往较偏远的地方吸引,前提是待遇。——尚重生不应逃离“北上广”,而是应把“北上广”的大量人才吸引到农村去。——尚重生观念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引导,都是少数人的觉悟导致了一场变革时代的到来。——尚重生三农问题小结:三农问题的存在,在中国具有漫长的历史性(封建统治的结果是形成两极化的社会,一方面是君主权力,另一方面是草根阶层。);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着困境{分散的小农的存在,是专制政权存在的经济基础;分散的小农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稳定的兵源;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给农民分配土地是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源;建国后三农问题不能根本解决的原因:城乡经济的剪刀差;新兴政权需要强大的政治动员;国内政治形势严峻(政治斗争的形式事实上是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年代的思维的延续);帝国主义的威胁;台湾国民党特务的影响;抗美援朝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条件在不断的具备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温家宝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有较强的实力来解决三农问题,但三农问题积重难返。农民的政治权利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因为它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革和震动。下岗失业问题“下岗”与中国公有制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相关。“下岗失业”带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色彩。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造成效率低、浪费严重,从而导致物质的短缺。谈经济管理不能去产权化、不能去所有制。——尚重生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导致了下岗失业问题方面的困境。失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庞大的失业人群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运行的必要条件。有效的社会保障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失业是伴随人口数量增减永远存在的问题。就业高峰:知青返城(70年代末期);大量的农民工进城(80年代);大学的扩招(21世纪以后)伤痕文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待业青年一线的工作需要有知识的人,但是有一定知识的人不愿去一线干辛苦的工作。——尚重生年轻人要心存高远的理想,但不能有虚荣心。——尚重生生存第一下岗失业的正面及负面效应:下岗失业的“正面效应”:是就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的;下岗失业的“正面效应”是就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整个社会效益的提高而言的(通过裁员来提高效率、减小内耗、减小推诿是正确的);下岗失业对少数具有再择业、再创业能力的人来说,是人生走向新的成功的一次机遇。不能笼统地、抽象地谈下岗失业的“正面效应”,而只能在一定的参照意义上来确定下岗失业的非消极面。下岗失业对具体的个人而言,是一场不幸的灾难。下岗失业的负面效应:下岗失业给下岗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了生活上的困难和精神上的痛苦;下岗失业往往伴随着其他相联系的悲情的“生活事件”;庞大的失业人口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下岗失业的原因:需要就业的人数与就业岗位的供给落差太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失业;从本体论上讲,“所有人都要有工作”的理念需要被颠覆(现在人类生存资料的生产,只需少部分的人和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决策者的失误和腐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女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对极端弱势群体政府给予帮助;政府把零散的下岗失业者组织起来进行手工劳动;劳动者通过再学习和再培训来提高素质;对就业人员加强就业观念的教育。根据自己本身的能力来选择求职道路。——尚重生当今社会的大学生就业,需要各种各样的就业方式。——尚重生社会经验江湖意识大学生就业需要“男子汉大丈夫”的精神。——尚重生创业问题大学生创业的激情和愿望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尚重生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扶植,大学生也应该做好创业前知识、心理、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准备。大学生创业应该多向成功的有经验的企业家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少走弯路。——尚重生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所青睐的。创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为时尚早,还需从最基本的礼仪和细节做起。——尚重生贫富差距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复杂性的表现:贫富差距具有普遍性;关键是贫富差距的程度;在中国社会,不同的人对其认知不同(贫富差距问题的其他观点: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未形成极化和悬殊的局面;中国的贫富差距已形成极化和悬殊的局面。贫富差距问题是客观事实和主观评价的统一。);不同的群体之间对贫富差距问题的看法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对贫富差距态度、认知、心理感知等方面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中国贫富差距的表现:城乡之间的差距;行业之间的差距(垄断利益集团除了提供确保国计民生的产品和保证国家在基础供应的安全之外,还能与政府进行博弈。它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者也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地域之间的差距(当某些地方经济高度发达时,就会在政治上提出主张);人体与个体之间的差距收入不均衡是常态现象,收入分配本身就具有差异性,不可能是均衡的。持有的不公平是能够接受的。在非持有的不公平领域,有大量的矛盾和问题值得研究。非持有的不公平,对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人类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几乎是困扰人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