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犯罪的看法美国37任总统尼克松曾把犯罪列为国家的“头号敌人”,并提出“向犯罪宣战”的政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各种滋生和诱发犯罪的新因素大量产生出来,社会控制力减弱,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4月6日四年级小学生将催交作业老师打住院,美术老师,因为催学生交作业,竟然被学生打倒在地,住进了医院。10月18日下午湖南3名中学生劫杀女教师,因感到肚子饥饿,刘某在教学楼一楼工具室拿木棒将学校小卖部的门撬开,盗走面包、棒棒糖若干。三人发现学校只有一名女老师李某云守校,便商量抢学校老师钱,并将老师打死。12月4日湖南邵东杀师案,因觉得班主任妨碍了他看小说、睡懒觉。在办公室当着母亲的面,杀害了班主任。从一些媒体上我了解到,很多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虚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犯罪动机,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往往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复杂时期,此时生理发育趋于成熟,精力旺盛,血气方刚,但缺乏社会经验,且普遍存在很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导致其常会在偶然事件的诱发和特定情境的刺激下,容易一时冲动,产生犯罪念头并立即实施,对其行为的动机、目的和后果缺乏深思熟虑。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我们可以从青少年个体、家庭、学校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从生物角度看,青少年身体迅速发育,精力旺盛,血气方刚。从心理角度看,对父母的依赖减少。主动性和自我意识增强,渴望获得社会的关注和认可。从家庭因素看,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子女,有的任意打骂孩子,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家长甚至不去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缺乏对孩子的关心,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寂寞,为寻求安慰和刺激而走上犯罪道路。从学校教育看,邓小平曾经说过“十年的改革失误是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学校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缺乏法律常识,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导致了一些青少年道德品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学校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定一个学生的好坏,对成绩差的学生缺乏管理,甚至不愿管理个别教师由于素质较低,教育时不顾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任意伤害其自尊心,甚至打骂学生,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最终脱离学校,走上犯罪道路。从社会风气来看,当前社会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消极、腐朽的文化垃圾,造成青少年思想的混乱,使他们缺乏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目的不惜以身试发。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人一生的危机时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过渡阶段,一旦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就会陷入犯罪的泥潭。因此其防治工作就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的配合。首先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这是最根本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渠道。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丰富社区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提升家长素质,家庭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基石,也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强有力的防线。家长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结果,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娱乐场所和网络传媒的管理。严格管理娱乐场所、文化市场以及特定产业,铲除精神污染,开展健康、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还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思想教育工作,对已犯罪的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让他们知道他们还有可能改过,接受正常教育,并继续自己的人生;对于没有犯罪的青少年,同样要进行沟通,这需要学校配置专业的心理学人士进行心理防控,不要把他们看成小孩而不屑一顾。青少年犯罪是由于外部原因和他们自身的原因共同导致的,并且网络的日益兴起也孕育了犯罪的源头,同时中国的许多制度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弊端,特别是教育体制的缺陷。这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让全社会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完善法制体系,构筑社会防线刻不容缓。公共事务管理201105026林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