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和大家从以下几点:一、如何正确认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二、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三、对如何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建议。一、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意义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得以全面贯彻落实的保证,搞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意义重大。第一,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落实党管人才的需要。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并明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的重要原则。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做好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是探索党建工作规律的需要。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事物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把握党建工作规律,就必须了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把握了党建工作规律,才能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近年来,我们党在探索高校党建规律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对规律重视不够或没完全按规律办事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中还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发展、轻培养;重规模、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追求短期效应、忽视长远发展等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探索党建工作规律和把握党建基本原则上,严把党员发展的标准和质量,提高高校党员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进党员对党组织的情感认同,创新实践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踏踏实实、有的放矢,才能不断取得高校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进展。其三,是完善高校自身功能和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同时“高等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党建重要工作之一的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主要致力于培养和发展优秀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大学生加入党组织,通过活动的开展,既培养大量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产生大批可以服务高校、服务社会的优秀基层党组织,又为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撑。加强高校基层党建理论研究,通过深入研究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着力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最终推动、促进和服务高校的自身发展。第四,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提炼和升华的需要,也是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脱离实践空谈理论创新,必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的意义全在于应用,在于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开展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出理论上的回答。随着实践的开展,还会有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出现,这都要求我们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研究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二、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面临的挑战第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和各种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和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西方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宗教极端势力对高校的渗透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近20年来,教育部每年都组织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据调查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思想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西方价值观渗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加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现实问题的困惑,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着理想信念偏差、社会责任感缺失、信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沉迷网络、不关心主流思想舆论,过度注重个性和自我等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如何真正将思想教育融入课堂、研讨和大学生生活,引导大学生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仍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第二,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亟待提高越来越大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各类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人才工作是党的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而目前在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来源渠道更加多元,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比例逐年增加,流动性日益增强,在有效改善学缘结构的同时,也带来了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的多元化,加上高校内部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校人才工作的评价导向相对模糊,一部分优秀青年人才忽视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组织和同事的作用,降低了党组织在青年人才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些情况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青年教师身上。据统计,目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二以上,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也更直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第20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因此,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已经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第三,高校基层党组织自身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部分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发展的能力不足,功能不强,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活动载体中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创先争优活动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着部分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入党意愿不强和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倾向明显等问题,都有待在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解决,才能确保高校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科学化水平。三、如何大力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契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切实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第一,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一代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沿阵地,必须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全过程,切实把握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特殊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牢牢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坚持开辟多种渠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途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教师和学生受教育;引导教师、学生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深刻体会科学理论的真理性;通过理论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途径,在尊重差异中扩大思想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凝聚思想共识,以增强教师及广大青年学生对党的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应高校师生特点的工作方式。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创新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善于运用新的文化样式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组织党的活动,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党的工作,积极探索立体化、互动式、信息化的工作平台,切实增强党组织对高校师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探索更好发挥党组织作用的活动载体,找准师生乐于接受、易于参与的活动载体,围绕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选准切入点,善于运用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群众参与等形式,精心设计生动活泼、为党员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教学科研、党员和师生的功能,不断拓展党员发挥作用的空间。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切实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创先争优、舆论宣传、典型引领、榜样示范等活动,特别是开展与青年教师专业特长、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步骤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学习考察、挂职锻炼、调查研究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覆盖。第三,努力建设“三型”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抓好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在总结创先争优活动成功做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运用取得的各项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文化成果,坚持把创先争优作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经常性工作,贯穿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坚持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坚持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群众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群众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动员组织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服务广大师生中奋力创先争优,焕发生机与活力,以建立学习型高校基层党组织为前提基础,以建立服务型高校基层党组织科学发展、服务人民为方向方针,以建立创新型高校基层党组织为检验标准和永恒追求。结合高校实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宗旨意识,真正把服务师生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推进教书育人、维护师生权益的具体实践中去。要努力提高学校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复杂矛盾、处理突发事件以及协调多重利益关系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发现和找准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下大力气解决突出问题,真心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第四,按照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规律,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主要任务是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实现“五个进一步提升”的目标。高校党建工作要立足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实际,大力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固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内容完备、结构合理、特色明显、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部分高校调研党建工作时指出: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各个高校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覆盖面广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有实效、受欢迎的组织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建好、建强党支部,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高校党组织要在前期对支部调研分析、分类定级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提高,进一步完善党支部设置,选好配强支部书记,创新开展活动的形式以及发挥作用的途径,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认真落实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从制度层面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广大教学科研人才教书育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大力推进党务校务公开,提高党员对党内校内事务的参与度。善于运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开展高校党建工作,丰富工作载体,拓宽工作渠道,大力推进高校党建信息化进程。徐一红